欢迎书友访问辣书屋
首页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52)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52)

    他脸上挂着笑,并不觉得麻烦,园子里比宫里好,再远的距离都不用腿跑,坐着船舒舒服服的办差。
    康熙的寝殿集凤轩旁边就是一小片葡萄园,是吐鲁番贡上来的葡萄藤,在园子翻修那年嫁接的,今年是第三年,才开始挂果,康熙便带着蓁蓁来尝鲜。
    这葡萄生得硕大,粒粒饱满剔透,叫人望之便心生喜意。
    蓁蓁挑了一颗外形最漂亮的放进嘴里,咬破后,一下就将眉毛眼睛皱成了一块。
    好酸啊。
    有那么酸吗?康熙很意外。
    都说吐鲁番的葡萄最好,色如碧玉,甜而不腻,可惜吐鲁番实在太远,水灵灵的鲜葡萄尚未送到京城时就烂了,哪怕用上冰雪贮存,也无法完好的送达京城。
    为了吃一口鲜果子,康熙叫人寻了吐鲁番的葡萄藤、哈密瓜种子,在这园子里培育。
    皇上尝尝便知晓了。
    蓁蓁往他嘴里塞了一颗,康熙嚼了两下,也不禁挑眉,这葡萄哪怕是你喂我吃的,我也不能说它味道甘甜,确实酸。
    没想到这葡萄也有南橘北枳的效果,长得差不多,味道相差极大。吐鲁番土地干燥,终年不雨,土性远不如内地,却能长出更美味的瓜果,倒是个神奇的地方。
    那这些怎么办啊?酸得倒牙,丢掉又可惜。蓁蓁仰头看着藤架上的葡萄串有些发愁。
    康熙拿起剪子继续剪,无妨,这酸葡萄采下来做成葡萄酒,多加些冰糖便没那么酸。回头朕让户部的人来瞧瞧,看看能不能改进。
    蓁蓁也拿起剪子重新剪葡萄串,想起康熙刚说的吐鲁番,便问道:臣妾之前看过《西游记》,听说里头的火焰山就是吐鲁番,山上到处是火,寸草不生,那这果子是如何长出来的啊?
    康熙微微思考了片刻,同她道:火焰山确实是吐鲁番,但并非说当地四处有火,而是说天气酷热。
    那个地方终年无雨,即使偶然得雨也是一落地就干了,但那里有雪山,从雪山脚下挖筑沟渠,引下来的水足以灌溉庄稼、菜地,自然能存活。这一点也比内地全赖上天雨露的好。
    蓁蓁恍然大悟,原来吐鲁番没有火山,倒是有雪山啊。皇上您懂得可真多,可真厉害。
    康熙被她眼里的崇拜取悦到,不自觉继续往下说,前两年噶尔丹占据哈密、吐鲁番时,一些当地人迁徙内地,甚至有到杭州的,还说杭州不如吐鲁番生活舒适。
    为何?
    蓁蓁睁大了眼,杭州可是天下人最向往的地方,怎会比吐鲁番比下去。
    不是都说江南好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三岁小孩都知晓呢。
    康熙也不卖关子,解释道:朕当时也不解,特意询问过,这才知晓缘由。那哈密、吐鲁番等地虽然天热更甚于杭州,但当地有雪山凉水解暑,而杭州一到三伏天,井水、泉水、河水都是温热的,不能消除暑气。
    原来如此啊。天下之大,奇异颇多,臣妾真想去瞧瞧。
    康熙笑着应道:朕也有此想法,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等台湾的事情解决,朕就准备南下巡游诸省,见识各地风俗民情。
    闻言,蓁蓁两眼放光,扯着康熙的袖子,颇为期待的问道:那那皇上能带上臣妾吗?臣妾也想长长见识。
    那是自然。朕可不愿挨相思之苦。朕还记得上次去盛京,某人只给朕写了一封信,寥寥数字,甚为敷衍,你说朕是不是该罚你,嗯?
    蓁蓁没料到康熙居然还能记得这种小事,说他小心眼,一点错也没有!
    皇上怎么能翻旧账呢!再说了,那时臣妾怀着小十和三格格,体力不支,能写一封信已经很不容易了。
    康熙却不接受这个解释,是吗?那你给胤礽写了好几封呢,又是哪里来的力气?
    啊?
    蓁蓁一下被噎住,只好倒打一耙,皇上,您怎么还跟一个孩子吃醋?这未免太幼稚了吧。
    朕就是幼稚又如何,朕要你补偿朕。
    蓁蓁:我就知道他不是无缘无故的翻旧账!必有企图!
    康熙正准备提要求时,两丈外传来梁九功的声音,皇上,太后娘娘派人来请您过去一趟,说是有事相商。
    太后?
    康熙拧了拧眉,太后一向不理事,这突然来找他,莫非有要事?
    他拍拍蓁蓁的脸,今日就先放过你,改日再说。朕去太后那一趟,你留在这园子采摘也行,回去歇着也行,不必等朕。
    臣妾明白,皇上快去吧。
    嗯。
    康熙提步离去。
    作者有话说:
    晚安~
    《康熙几暇格物编》记载了康熙种植新疆葡萄的经历,当时移栽到南方失了原本味道。(马乃子这个称呼清朝就有了,其它葡萄名没留下来。关于杭州和吐鲁番的比较,也是参考《康熙几暇格物编》,没有拉踩的意思!只是想表达两地不同!华夏大地上每个城市,作者都喜欢~)
    第82章
    太后打发人去叫康熙的时候,也在思考自己该怎么说,才能说动皇帝。
    她也知晓,让一个嫔去养一个贵妃的孩子,是不大妥当的。而且先前因为自己养着小五,导致小五如今都四岁了,汉话还磕磕绊绊的,皇帝亦是心生不满。但她当初抚养小五,是姑祖母太皇太后做的主,皇帝不好说些什么,这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姑祖母让她养小五,一方面是觉得她孤独,有个孩子能热闹热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科尔沁草原考虑。
    太宗皇帝时期,是大清和蒙古关系最紧密的时候,当时的皇后和四大妃哪一个不是来自蒙古?等到先帝时期,大清和蒙古虽还有联姻,却不复之前的荣光,静妃被废,她在后宫也几乎是个透明人,先帝更是起用汉人来压制满蒙大臣。
    到今上这,蒙古与大清的关系更是淡漠了,蒙古送来了那么多姑娘,皇帝却没一个看重的,就连宣嫔也是看在科尔沁博尔济吉特这个姓氏上,入宫好几年才给了一个嫔位。
    皇上不宠幸蒙古姑娘,怕是不想生下有蒙古血统的皇子吧。
    既然皇上不愿生下有蒙古血统的皇子,那就只能养一个亲近蒙古的皇子。
    朝廷在入关后,江山越发稳固,不再依靠蒙古的助力,可蒙古却不能没有大清,需要大清的粮食、药材、布匹、盐铁还有瓷器。一旦哪个部落缺了这些东西,实力就会越来越弱,最后被其它部落蚕食吞并。
    蒙古部落有那么多,需求那么大,朝廷自然不会每一个都应允,更不会要多少给多少。这种情况下,自然需要一个亲近蒙古的人在朝廷办差,为蒙古部落争取好处。
    小五便是姑祖母相中的人。
    当初把小五送到寿康宫时,姑祖母就对她说了这么一番话,让她明白事情的重要性,姑祖母还打算小五将来的福晋也从科尔沁娶。
    原本有小五就足够了,可她今日听到了德妃的话,不免有些意动。
    宣嫔孤独,有个孩子陪伴极好;其次小五母族一般,哪比得上小十母族世代显赫。若是将来小五小十都不成器都犯了错,小五无人帮扶,小十还能有人奔走援助,继续帮扶科尔沁。
    人就是这样,某样东西,没得到的时候,心想有就行了,可得到之后,就难免生出攀比之心,希望有个更好的。
    对于太后来说,小五是白面饽饽,小十就是油汪汪的肉饼子。
    她自然会心动。
    况且,这么多年来,皇帝对她一向孝顺恭敬,她又从未提出其它要求,就这么一次,皇帝应该能同意吧?
    她不断给自己打气。
    康熙到的时候,太后已经捋好了思绪。
    儿臣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吉祥。
    太后赶忙扶起他,皇帝不必多礼,快坐吧。这个时候把你叫过来,没耽误国事吧?
    不耽误。是朕的疏忽,这些日子没来给皇额娘请安。康熙抿了一口茶水,问道:传话的太监说,皇额娘找朕有事相商,不知是何事?
    太后没料到皇帝如此直白,险些打乱她预先准备好的话,稳了稳心神,才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方才午睡间,梦见了你额娘,有些感慨。
    当年先帝独宠董鄂妃,眼里容不下其它人,我与你额娘没少受苦头,尤其是你额娘,先前还算得宠,董鄂妃入宫后就失宠了,每日都是泪汪汪的,跟兔儿眼睛一般,看得哀家也心疼得很。
    康熙的心情变得低沉起来。
    太后见他神色,又改口,但你如今成长得这般出色,英明神武,朝中大臣莫不敬服,又有诸多子嗣,若佟妃泉下有知,也是会欣慰的。
    忽地她话音一转,已经走了的人,是没法弥补的,可咱不能让活着的人遗憾委屈啊。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康熙已经彻底明白太后此番找他的来意,大抵是想要他雨露均沾,尤其是多沾沾蒙古女子。
    果然,他听到太后说,我知晓你喜欢贵妃、宜妃,疼皇贵妃,可宣嫔也是你的表妹啊,你多疼疼她吧,她一个小姑娘千里迢迢的来京城,无依无靠,你还这般冷着她,心里得多难受呀。
    康熙笑道:朕瞧着宣嫔日子过得挺自在欢乐的啊。每个月都要叫喇嘛、和尚进来念经,听完还给不少香油钱。朕亦听闻宣嫔在吃穿用度上颇为大方,哪里来的难受。
    太后微愣,道:那是苦中作乐啊。
    康熙不与她争辩,点点头,行,那朕以后就多去瞧瞧宣嫔吧。
    说罢便搁下盖碗,准备离开。
    太后这还没达成意图,哪能让他这么走。
    她从瓷碟里取出一块马蹄糕,递给康熙,皇帝尝尝,小时候你最喜欢吃这个了。
    康熙自然不会拒绝。
    太后沉着他吃糕点的空当儿,又道:你可别哄我,你是不爱去宣嫔那的,我也不勉强你。
    康熙面上笑意变淡,那皇额娘希望朕怎么做?
    不如放个孩子在宣嫔身边养着,如何?
    康熙脸上已经没了表情,平静的问道:皇额娘觉得哪个孩子交给宣嫔较好?
    太后以为康熙这是答应了的意思,声音里头便带着一股兴奋劲,贵妃不是有两个孩子吗?按照祖制是要交给旁人养的,正好就把十阿哥交给宣嫔吧。可巧宣嫔和贵妃交情好,孩子送到宣嫔身边,贵妃也能安心些。
    康熙抬头,认真的看着自己这位嫡母,想要从她的神色上分辨,她是不是认真的。
    他一直都以为自己这位嫡母虽不如祖母有智慧,但她有自知之明,是个识趣儿的人,所以他才愿意好好奉养着她。
    当然,他承认自己也有利用嫡母为自己塑造好形象的心思。
    但嫡母今日的要求实在僭越了。
    她没有权利对他指手画脚。
    不过,怒到极点,他反而更加冷静,脸上重新浮起笑意。
    他是不会跟嫡母吵起来,不会破坏自己恭敬孝顺的形象。
    朕知晓了,过几日,朕会送一个孩子到宣嫔那。
    太后满意了,几乎是热泪盈眶的拍着康熙的手,哽咽道:皇帝啊,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有你这样的一个儿子,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康熙却不想听这些话,起身说道:朕还有些公务要处置,就先回去了。
    好好好,国事要紧,皇帝回去吧,只是也要当心身子
    太后的嘱咐还没说完,康熙就已经大步走出老远了。
    康熙走到宫门口时,忽地停下,看向两个守门的太监,问道:近日都有哪些人来看过太后?
    他冷落宣嫔又不是最近的事,怎么前些年没见太后出来为宣嫔做主?十有八九是这些日子有人过来跟太后说了些什么。
    守门的太监停顿片刻,便回道:回皇上,一个时辰前,德妃娘娘来过。昨日并无访客。前日宜妃娘娘来过,再前日是恭亲王妃,再再往前是淑惠太妃来访
    好了,朕知晓了。好好当差吧。康熙心里已然有数。
    奴才恭送皇上。
    康熙离开太后的寝宫,折道往德妃的寝宫行去。
    德妃宫门口的人远远就瞧见康熙的仪仗,忙叫里头的人去通知德妃准备。
    德妃心情苦闷了大半日,陡然间听到康熙莅临的好消息,有些回不过神来,还是身旁侍女推了推她才叫她打起精神。
    时间仓促来不及妆扮,只好整整衣裳出去接驾。
    臣妾恭迎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免礼。
    皇上请用茶。
    康熙接过盖碗,并不出声,只拿着盖子轻轻的刮着盖沿。
    梁九功听着,觉得这好似屠户那磨刀的声音。
    康熙这般态度,将德妃先前生出的喜悦一下就冲淡了,反倒升起一股不安。
    皇上皇上这般不像是要找她侍寝的样子啊。
    那皇上找她是为了什么呢?
    她想起中午的事儿,越想面色越白,大夏天的竟然觉得身上生出一股子冷意。
    德妃,朕刚去见过太后了,她说是你出的主意,将贵妃的孩子交给宣嫔抚养。德妃,朕你跟朕说说,怎会生出这样的念头?
    德妃扑通一下跪地上,紧咬着唇,眼里含着将落不落的泪珠,模样很是楚楚可怜。
    康熙只是诈一诈她,但她的反应一下就坐实了他的猜测。
    他的眼里没了温度,冷冷的盯着德妃。
    他的记忆一向很好,眼下的场景叫他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宠幸德妃,也是这样的场面。
    当时德妃还是乾清宫的一个奉茶宫女,模样好,他留意过几次。后来有一回德妃给他递茶,不小心将热茶泼到了他的身上,她跪下请罪,紧咬着颤抖的唇,眼里蓄着雾蒙蒙的水汽。
    那一日的她彷佛一株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的小白花,柔弱又坚强,让人眼前一亮,心生怜意。
    第二日,他封了乌雅氏为贵人。
    后来他知晓那日的事是乌雅氏故意所为,但他并未生气,宫女为了博一个好前程,用些心计又如何。世人对皮相好的事物,总是多些宽容的。
    但德妃这次的意图是什么?他想不明白,将贵妃的孩子送到宣嫔那里,对她自己有什么好处?
    德妃见自己跪了这么久,康熙也没半点怜惜之意,只好抽噎着回话。
    臣妾只是只是觉得宣妹妹孤独凄苦,所以想帮她一把
    只是这样?
    皇上,臣妾真的只有这一个心思,臣妾只是希望宣妹妹能高兴起来德妃仰着头,晶莹的泪珠顺着她精致的下颌线滑落,滴在下巴上,好似缀着水晶的项链。
    很漂亮。
    但这一回,康熙并未被她的美色所惑。
    他沉默了一阵,方才开口,既然你如此爱操心,那你回京城吧。宫里能管事的人都来了园子里,宫里没人主事,你就回去吧,多多操心些。
    他喜欢上进的人,但不喜欢无端伤害旁人利益的人。
    你可以有野心有嫉妒之心,但不能有害人之心。
    回宫?
    德妃的身子往后跌了一下,这个时节宫里那般闷热,皇上竟要她回去?
    畅春园里住着那么多的小贵人小常在,独独把她赶出去,今后她在那些小宫嫔面前还有什么颜面?
    她心里不愿意得很,却也知道康熙做出的决定难有转圜,但她还是想争取一下。
    恋耽美


同类推荐: 顶级暴徒被前男友他爸强肏(NP,重口,高H)孽缠:被前男友他爸囚禁强肏(NP,高H)重生国民女神:冷少宠妻宠上天独占帝心:后位,我要了医品太子妃金玉满堂(古言女尊NP)乱七八糟的短篇集(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