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辣书屋
首页锦屏记 锦屏记第37部分阅读

锦屏记第37部分阅读

    锦屏记 作者:肉书屋

    锦屏记第37部分阅读

    儿几个过来行礼。

    轮到官哥儿给荀卿染行礼的时候,小胖墩糯糯地叫了声四婶婶,就扑到荀卿染腿上,要荀卿染抱他,却被宗哥儿说了一句。只好又接着给齐琬丽行礼。

    礼毕,大家在厅内分别坐下来。

    官哥儿被奶妈放在大椅子上坐了一会,就开始不老实,一边踢蹬着肥肥短短的退,一边东张西望。见荀卿染也在看他,官哥儿便裂开小嘴笑起来。

    荀卿染冲官哥儿招招手,官哥儿从椅子上爬下来,小跑到荀卿染跟前,荀卿染俯身将他抱在怀里,小声逗弄他说话。

    官哥儿靠在荀卿染怀里,问他什么他就说什么。荀卿染对这种胖乎乎,又傻傻的没什么心眼的小孩子最没抵抗力,就是跟在她身后的桔梗和麦芽,也都对官哥儿喜欢的不得了。

    那边齐二夫人就问宗哥儿和那两今年纪稍大的男孩,书读到哪里了,可有长进,听说换了先生、新先生教的可好.又嘱咐几个孩子要用心读书,也不要耽识了骑射等语。宗哥儿一一答了,他年纪渐大,这一屋子的女眷,颇有些不自在,坐了一会,就带着两个庶弟出去了。齐二夫人就和宝姐儿聊起家常,一会工夫,方信从外面走了进来,说是请齐二夫人到喜堂上去坐。

    因为方信父母早丧,拜堂的时候、只拜祖宗牌位。如今请齐二夫人到喜堂上坐,并不用受新人的礼,也算有个长辈在场鉴证的意思。

    齐二夫人自然应了,便有人来请众人到席上去坐。大太太、郑姨妈带着齐三奶奶、郑好儿和郑妹儿两姐妹和齐婉丽先去了席上。齐二夫人则带了荀卿染在身边伺候。

    荀卿染扶着齐二夫人在喜堂上坐下,四下打量,这侯府的喜堂布置的富丽堂皇,一派喜气洋洋,但都比不过新郎官方信身上的喜气。

    方信今天一身大红的喜服,走动间两根帽翅不断颤动,着实是意气风发。就听外面鞭炮声响,小厮跑来禀报,说是新娘的轿子已经到了路口。方信带着人接了出去,就听鞭炮声一路从门口响过来,方信在前手里一根红绸,引着新娘子走上喜堂来。

    曾静蒙着盖头,看不出脸上表情如何,不过从轻轻移动的脚步,摇摆的腰肢,微微低垂的头,可以想像,一定是满面娇羞和喜悦的。

    荀卿染心下想着,曾静在侯府日子不长却俘获了方信的心。这门亲事,算不算的上是男女情投意合那。荀卿染听齐二夫人透露过,她和齐二奶奶都认为曾静有些不妥,并不赞成这门亲事,但是显然没有说服方信。两人也就作罢,毕意方信的庶长子,再过两年就可娶亲,另外两个庶子,也已经长大,宝姐儿又聪慧泼辣,只有个官哥儿让人操心,却是幼子,总是继室讨好拉拢的对象。不论曾静如何,在侯府施展的余地都不大。司礼官喊了声吉时已到,方信和曾静两人对而站好。

    “一拜天地。”司礼官高声赞道。

    方信和曾静就要跪拜,就听门外围观的宾客中靠人喊了一声,“且慢,这堂不能拜,亲事结不得!”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闹喜堂

    那司礼官第一个被这喊声惊了一跳,他主持过不少的婚礼,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何况,这可不是普通人家,是定远侯成亲,竟然有人跳出来阻止,这实在是闻所未闻。

    曾静本已经拜下去,听了这一声,不由得身子一震,险险栽倒在方信的身上。方信扶住曾静,站直身子,有人出面阻拦,自然这堂就拜不下去了。

    方信沉下了脸色,众人也觉惊奇,不约而同向出声的地方张望,想看看是谁这样大胆。

    就见从外面围观的宾客中,走进来一个年轻人。这人约莫十八九岁的年纪,白净面皮,眉清目秀,身穿缎面长棉袍,腰间挂着枚比目双鱼玉佩。

    不用方信出面,早有旁边一个管事的走上去,拦住那年轻人:“请问贵客怎么称呼,因何扰乱喜堂。”

    这管事的语气中却透出威胁,但是举止话语却十足的客气。毕竟今天来贺喜的宾客中,来的都是各府的王爷,朝廷命官,其中御史、言官也有不少在场的。定远侯府虽然势大,这个场合,却要做足面子工夫,不能让人感觉侯府以势压人。

    “在下登州寒山县人士,姓韩,名玄理。阻止侯爷拜堂,实在迫不得已,也是为了侯爷着想。”韩玄理朝着方信躬身施礼。

    方信这时走上前去,“小兄弟,你我素不相识,想来也没有恩怨,你扰我成亲,可得说出了道理来。”

    “在下确实是为侯爷着想。侯爷,强占良民之妻,可是大罪。侯爷是朝廷肱骨之臣,断不能明知故犯。”

    强占良民之妻!

    喜堂内外顿时轻嘘声一片。齐二夫人在椅子上不安地动了动,荀卿染可以理解齐二夫人的焦躁心情。这个罪名,不仅是重罪,而且,更加有损定远侯府的名声。

    方信脸色微变,转了转大拇指上的白玉扳指,又抬起手,用扳指抹了抹唇上的短髭,开口笑道:“小兄弟,信口开河,诽谤朝廷命官,也是大罪。”

    “在下没有真凭实据,自不敢前来。”韩玄理说着,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侯爷请听在下细说。家父曾于八年前在广东通化县为官,与当时的通化县知县曾少山曾大人结识,相交甚笃。家父与曾大人约为亲家,将小女儿许配给韩某人为妻。在下这里有曾大人写下的许婚书简,还有这枚双鱼佩的表记,可以证明在下所言非虚。”

    韩玄理将解下玉佩,与书简一起捧在手上,又说道:“后因家祖父病逝,家父回乡奔丧。按制守丧三年。可怜家父因伤心过度,未满三年也病逝了。从那以后,只留下家母带着在下,在家乡渡日。现在下已到婚龄,曾家姑娘也已及笄,在下奉家母之命,前来寻找岳父曾大人,迎娶曾姑娘,回乡奉养老母。”

    韩玄理的话说的有条有理,曾少山,正是曾静的父亲曾老爷的名讳,八年前,曾老爷也是在广东做知县。

    喜堂上顿时变的寂静无声。

    荀卿染不由得仔细打量韩玄理,看他的穿着打扮,家境并非豪富,但是举止中却带着浓浓的书卷气,行事说话都是条理清楚、礼貌周全。所说的婚约,是否是真有其事,就要看那书简还有信物玉佩。

    若是两者都是真的,那么曾静早有婚约在先,现在前约未解,就嫁进侯府,这个可就麻烦了。

    荀卿染又转眼去打量曾静。曾静依旧蒙着盖头,似乎有些站立不稳,靠在小丫头的身上。那大红衣袖下略显苍白的手紧紧抓着小丫头的手臂,手背上的青筋若隐若现,可见其心情是如何的紧张。

    方信听了韩玄理的话,伸出手要去接那信笺和玉佩,韩玄理却将手抽回。

    “曾老爷来了。”就听有人禀报道。

    一个肥头大耳、矮矮胖胖的中年人从门外急急走进来,他想是已经听了小厮的传递的消息,又听见了韩玄理方才的话,因此一进门,就直盯了韩玄理看了几眼,这才过来和方信相见。

    方信示意曾老爷去看那书简和玉佩。

    韩玄理却不肯将这两样东西交给曾老爷。

    “侯爷,并不是在下不信侯爷,实在这事关重大。曾大人,已经毁约一女二嫁在先,也不合适看这书简。还请哪位德高望重的老大人从中作保,在下才敢交付。”

    这年轻人做事很谨慎啊,荀卿染不由得赞道。

    “老夫是都察院都监御史,姓杜名严,韩老弟若信得过老夫,便将书简和玉佩交托老夫,这众目瞪瞪之下,定不会有人做什么手脚。”

    一个中等身材,瘦瘦的老者站了出来,正是都察院有名的铁面御史杜严。这杜严,不仅在朝堂上,在民间也颇名气,人们都称他铁面无私,最不惧怕权势富贵,敢于直言道谏。

    韩玄理想必也知道杜严的名声,就将书简和信物都递了过去。

    杜严将书简和玉佩都仔细看过,又传给身边几个同僚瞧了,才递给曾老爷。

    曾老爷接过东西,半晌说不出话来。

    方才已经有看过书简的人私下说,那书简是曾老爷的笔迹。此时看曾老爷的神色,周围人哪有不明白的,已经知道这事情八九是真的。

    “不过是酒后笑谈,玩笑着写了这书简,这玉佩更是随便买来的,并不值钱。况且你们一家回去后,就再无消息,这婚事却是做不得准的。”曾老爷慢慢说道。

    “曾伯父此言差矣。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大丈夫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若是酒后笑谈,玩笑,怎么会有书简留下?伯父这样的话,侄儿不敢苟同。伯父说这玉不值钱,家母和晚生却一直当作至宝珍藏。信物表记,岂有因为价高就是真,价低便是假的道理。若如此,那乡野村夫,没有钱的百姓,一根木簪子就可下定,以伯父看来,那便是儿戏,就不能成夫妻之礼了?伯父是朝廷命官,有教化百姓的责任,还请慎言。”韩玄理躬身对曾老爷施礼道。

    曾老爷开口,虽否认了婚事,但却承认了书简和玉佩都出自他手。因此,这韩玄理对他的称呼,也从一开始的曾大人变成了伯父。

    “至于多年未通消息,是侄儿不对,却实在有缘故。家里祖父、父亲相继病逝,家产消耗殆尽,只有侄儿和家母相依为命。侄儿初时幼小,全靠家母针线养活,后来年长些,不得已,只得弃笔经商。多年奔波,企望能够有充足衣食,供养老母,抚育妻儿。如今总算置下些家产,不至于让妻儿受冻馁之苦,才敢来娶亲。侄儿本想着,若是不能有所成就,侄儿自不会让曾家姑娘久等,老大而独守空闺,自会来退亲。幸亏祖辈保佑,家母记得清楚,曾家姑娘今年不过刚刚及笄,并不算老大。伯父与我父亲有约定在先,实不该将女二嫁。”

    韩玄理一段慷慨陈词,有情有理,说的好多人连连赞许,内中有两个花白胡须的,更是捻须颔首,都觉得这个年轻人不仅孝顺,而且上进,还肯替人着想,真是难得的好青年。况且韩玄理,说话行事都体现出良好的教养,一定是读过不少书的。最后转为经商,也是为了奉养老母不得已而为之。小小年纪,能做到这样,更有些老学究为他惋惜。

    相比之下,曾老爷就比较不堪了。废弃婚约,一女二嫁,很难不让人认为他是攀附富贵。那么定远侯方信那,是明知曾家女儿有婚约还坚持娶亲,还是被曾家人瞒住了,并不知道这回事,糊里糊涂地抢了别人的妻子?

    众人都关注着曾老爷和方信的反应。

    方信是紧皱眉头,一时没有言语。那边曾老爷一边抹着脸上的汗珠,一边内心挣扎。

    曾老爷这边权衡利弊,韩玄理手里的证据充足,这喜堂上好些人身份不凡,大多已经偏向于韩玄理。可是,如果方信定要娶他这个女儿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曾老爷这么想着,就什么话都没说,只看着方信,那意思,侯爷就看你了,你一定要娶,那我就矢口否认,不然,我就认了下来。

    曾老爷这态度,明明白白告诉众人,这韩玄理所说都是事实。

    方信看懂了曾老爷的眼色,不禁万分无奈。现在他是进退两难。要坚持娶曾静,韩玄理肯定不答应,双方对簿公堂,他堂堂一个王爷,和一个经商的小民争女人,还是正室,就是争赢了,脸上也不好看。还得有人说他仗势欺人。如果输了,那就更难看了。

    荀卿染在齐二夫人身边看的清清楚楚,心道曾老爷办事非常不靠谱,而方信不管怎么做,这脸都是丢定了。

    堂上沉默毕晌,方信没说话,曾老爷自然就认为方信这是不想娶了。

    “确实有此事,年头多了,你们又毫无音讯,因此便忘了。如今既然韩贤侄来了,那就依照前约。好在还未礼成,哈哈,哈哈。”曾老爷干笑道。

    齐二夫人呼出一口气,曾老爷担了责任,就把方信给洗清了。

    众宾客见这样,这婚礼是不成了,那接下来,这酒席也不好吃,就有人住外走。

    “等等,我有话说。”一个娇滴滴的声音道。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闹喜堂(二)

    等众人发现,说话的是新娘子,堂上顿时前所未有的静了下来。

    不论曾静为人如何,这个时候敢于站出来说话,荀卿染内心里很佩服她的勇气。

    曾静这样做,可以说是违背了这个时代女人的道德准则。这个时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男子,对自身的婚姻也没有多少发言权,女人更是父母怎么安排,都只有听从。三从四德,不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曾静在这个公开场合,亲自开口说话,这是很不和规矩的。围观的人群里,就有些人脸上露出不屑的神色来。

    曾静依旧蒙着盖头,小步走到曾老爷身边。

    “婚姻大事不同儿戏,女儿只好不顾嫌疑,来请问父亲。父亲你和韩家定过婚事,书简上可写了是将我们姐妹中的那个许给韩家?”

    曾老爷见平时不言不语的女儿,这今时候不仅敢于开口说话,还比他更为镇定,先是愣了一愣,等听清楚曾静的问题,他方才是看过书简的,便答道:“这个,并没提到你们姐妹的名字。”

    “那就是了。父亲,那个时候您在广东,女儿最为年幼,家中适龄的只有二姐。长幼有序,大姐早就定了和方家的亲事,您那书简上和韩家定下来的,自然是二姐,却和女儿没有干系。韩世兄不早来迎娶二姐,却扰乱妻妹的婚事,实在是无礼。”曾静清楚的声音说道。

    “啊,哦,书简上是没写到底是你们姐妹哪个,”曾老爷挠头,“可你二姐已经嫁人了,昨天来的信,你也看到了,你二姐她都已经怀孕了。”

    “父亲!您……”曾静的手抖了抖,似乎想拉扯曾老爷的衣袖,终究还是收回了手。

    荀卿染在旁边见了,不觉心下想到,这曾静还真是个人物,若换做别的女孩,早就惊慌失措,哪里还会想到这么好的推脱的法子。只是,这个法子太不厚道了些,置她二姐与何地那?曾家的二姑娘曾宁,早就嫁人,而且已经怀孕。如果被夫家知道,原来她是别人家定下的媳妇,人家找上门来了,那曾宁会是什么样的处境?何况,荀卿染记起她听到的传言,曾宁那门婚事,本来是说给曾静的,却被曾静推脱了,曾太太只好把曾宁嫁了过去。

    当然,曾静此举,是可做缓兵之计。拿她二姐出来,韩玄理未必就知道曾宁已经嫁人,先搪塞住他,等这边风风光光拜完花堂,曾静便是侯府夫人,方信总不至于让侯府夫人再嫁他人。到时候私底下,无论怎样打发了韩玄理也就是了。只是,曾老爷却是个实在人。

    “啊,这个……”曾老爷干笑两声,他自然听出曾静语气中的抱怨,只是他依然不肯表态,只看方信的脸色。

    “既然书简上并未指名是哪个女儿,那就是哪个女儿都成。现在曾家二小姐己经适人,定的自然是三小姐。长幼有序,也不是一成不变,何况在定亲上。”杜严在旁边说道。

    “韩兄弟,我并不知道你与曾家有婚约。现在这个情形,你也看到了,若韩兄弟坚持婚约,不会因此就瞧低了曾姑娘,答应善待她,我自然退出,成就韩兄弟的美事。这里一切都是现成的,我与韩兄弟投缘,曾姑娘又是我妻妹,你们便在我这拜堂成亲,这喜酒就算是我贺韩兄弟的。若韩兄弟心里哪怕稍微有些不自在,那恳请韩兄弟退了这门亲事,另聘淑女,我定远侯愿意为韩兄弟做保山。韩兄弟你看如何?”方信响亮的声音说道。

    方信终于说话了。

    就有人听了声好,更有人小声称赞,都说定远侯果然是大丈夫,不仅大度讲道理,而且重情重义。

    荀卿染看了方信一眼,她也不得不承认,方信这个做法十分漂亮。韩玄理听了方信的话,立即躬身施礼,答道:“侯爷过虑了,韩某不是那样张狂的小人,既然诚心来求娶,自不会因这等事,就生出别的心肠。我千里迢迢而来,家中老母还在等我回去,自然还依前约。多谢侯爷美意,韩某感佩于心。”

    韩玄理坚持娶曾静,众人又是赞声一片。

    荀卿染心情有点复杂,因为疑心曾静在官哥儿身上耍手段,她对曾静并无好感。但是,这喜堂上充斥的大男人气场,让她有点不快。她知道,又是前世深植于心的那点女权意识在作怪。抛开这一点,毕竟这不是个自由恋爱的社会,这两个人的行为还是很男人,完全符合这个时代的道德规范,周围人的称赞无可厚非。

    也就是说这喜事还要继续,新娘子没变,新郎却换了人,而且可以想像,这件事将被传为一段美谈。宾客们已经兴高采烈地议论开来。

    “不!”曾静后退了两步,提高声音叫道,语气中夹杂了哭音,“我并不知韩家的婚事,这个人凭空跑来,谁知道他是不是韩家的人,多年没消息,说不定人都死绝了,他是冒充来骗婚的。我只知道,我与方家,有父母之命,大姐的遗命,媒妁之言,三书六礼都是全的,我已经进了方家的门,没有再出去的理。好女不嫁二夫,我生是方家人,死是方家鬼。我只知道这门婚事,只认这门婚事。若要我再嫁他人,我宁愿一死。”

    曾静说完,微低下头,向旁边的柱子撞去。

    宾客们这时可笑不出来了,眼看着喜堂就要变灵堂。

    方信正站在柱子旁,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曾静这样撞死。他几步赶上前,拦腰抱住了曾静。曾静脚步一个趔趄,顺势摔倒在方信怀里。这时候曾静的盖头也掉在了她上,露出一张梨花带雨的粉面,双目盈盈地看着方信,那眼中似乎有千言万语。

    喜堂上顿时乱了,四周窃窃私语,说什么的都有。

    曾静突然双眼一闭,晕了过去。

    方信抱着曾静,吩咐人快请御医。

    看来,方信对曾静也不是没有感情的,他眼中的流露出来的神情,明明就是怜惜。荀卿染想到。

    齐二夫人坐在那干咳了两声,打发了两个丫头到方信身边。

    “侯爷,你方才救人,是情非得已。那毕竟是别人的未婚妻。”方信听得齐二夫人说话,低头看着体中娇小的身体,那张瓷娃娃一样的脸上,长长的睫毛微微颠动,上面依旧挂着泪珠,方信便有些不忍。齐二夫人又连连咳嗽几声,方信才让丫头们过来接了曾静。

    “曾伯父,侯爷。”

    韩玄理在曾静要撞柱子的时侯,也赶上来要抢救,但是他本就离的远,自然落在方信后面,之后,他就一直静静地看着,此时,才开口说话。

    “在下本是信守约定,来迎娶曾姑娘。在喜堂阻止拜堂,不仅为了约定,也是为侯爷名声着想。现在看来,却是我错了。若知道,曾姑娘早有……”韩玄理说到这,停顿了一下,硬生生把要出口的几个字给咽了回去,平了平气,才继续说道:“韩某从不强人所难,若早知道曾姑娘的心意,韩某也会早有决断。如今也不晚,就请在场各位大人做个鉴证,韩某与曾伯父退了这门亲事吧。”

    “啊,啊,这个,这……”曾老爷又不知该说什么了,见韩玄理态度坚决,自然乐得点头道,“既然韩贤侄说了,那就这样吧。”

    “这书简、玉佩请曾伯父收回,也请曾伯父将我家的玉环还回来。若是别物,侄儿不敢讨还,只是,那玉环是韩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只给韩宗长媳佩戴,韩某实在不敢丢弃。”韩玄理又道。

    “玉环,什么玉环?”曾老爷茫然道。

    韩玄理指着曾静,“便是曾姑娘压裙角的那枚,韩家先祖是先汉淮阴侯,那玉环上面刻着一个信字。”

    曾静己经被两个丫头扶着,安置在齐二夫人旁边的短榻上。听到韩玄理说话,曾静的身子几不可见地动了动。

    “那自然,那自然。“曾老爷道,就吩咐小丫头从曾静裙子上取解了玉环下来,交给韩玄理。

    荀卿染转头打量曾静,几乎认为自已看错了,昏迷着的曾静,胸脯正微微起伏,脸色竟然也变红了。

    荀卿染厚道地收回视线。韩家的信物就放在曾静身上,是她随身携带着,那方才那些说辞,说不知道与韩家定亲,又说定亲的是她二姐,现在可就都成了狡辩了。这枚玉环,定是曾老爷在与韩家定亲后,就给了曾静的。如果曾静此时不是昏迷,而是清醒的,想必还可以为她自己辩解辩解,可惜,她是昏迷的。

    玉环上一个信字,偏方信的名字就叫做信。

    那韩玄理拿了玉环,别了曾老爷、方信,又给杜严等人施礼,便头也不回告辞出去了,走的极为潇洒。

    喜堂上已经有宾客悄悄走了。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走到方信身边,“大丈夫何患无妻,侯爷,娶妻娶贤。侯爷一向英明、莫要……”至于莫要什么老者没说就走了。

    “侯爷,宗哥儿这两年也该说亲了。”齐二夫人道。

    方信沉默半晌,吩咐道:“送曾姑娘回家。”

    第一百四十三章 妻妾

    方信吩咐人让送曾静回家,又请剩下的宾客入席,说权当大家聚在一起乐呵乐呵。眼看着这场婚事成了这个样子,再留下来也没什么意趣,这些宾客中就算是最没心没肺的,也不会真的留下来,因此大家纷纷散去。

    喜堂上就只剩下方家和曾家的人。

    齐二夫人松了口气,又怕出什么变故,因此没有马上离开,就要督促人送曾静回曾家的别院。

    曾老爷有些着急,正没有办法的时候,曾太太已经得到了消息赶了过来。

    “侯爷,我这送出门的女儿,哪有往回抬的道理。这让静儿以后如何做人,侯爷,您这是要了她的命啊。”曾太太拿帕子抹着眼睛,走到曾静跟前看了看,就对方信说道。曾太太话音落地,就听曾静呻吟一声,睁开了眼睛。

    “母亲,您也来了,正好看我与姐夫拜堂。我的盖头那,快来人帮我把盖头找来。”曾静满面娇羞欢喜地道。

    荀卿染看着曾静的表情,顿时觉得脊背发麻。曾太太也愣了,她自然不同于曾老爷,不过稍微愣了一会,马上反应过来,果真叫人拿了盖头来。

    “静儿,你这个痴心的傻孩子,侯爷要送了你回家那。”曾太太道。

    “回家?侯爷心疼我,可是,出嫁女,哪能随便回家,总要三日回门,才能再见父亲和母亲。”曾静再次娇羞道。

    荀卿染觉得很想吐,曾静这是在玩什么?刚玩了晕倒,现在玩的,莫非是失忆?

    曾太太又用帕子抹了抹眼睛,才走到方信跟前道:“侯爷,可怜这孩子对侯爷您一片痴情。我不得不为她辩解几句。侯爷知道,我们老爷是个实心眼的人,有时候爱犯糊涂。和韩家婚事,我们老爷糊里糊涂地认了。可我说句实话,我是完全不知情的,何况是静儿,那时才几岁,自然更不知情。就是那玉环,她戴在了身上,也定不知道来历的。还请侯爷莫听了别人的调唆,冤枉了静儿。”

    “玉环,什么玉环?”曾静抬手要戴上盖头,听到玉环二字,停了下来,朝裙子看去,“唉哟,我的玉环怎么不见了?”

    “是你们谁拿了,快还给我。”曾静转头恶狠地对身边的小丫头道。

    两个丫头吓的后退了两步。曾静似乎发现自己失态,马上缓和了脸色,朝方信看过去,又害羞地低下头,轻声道:“那玉环,并不是值钱的物件,却是父亲送给我的唯一一件东西,因此十分爱惜,不敢离身。”

    这母女俩一唱一和,算是将方才的事情都解释清楚了。而且曾静的失忆,更让她显得楚楚……荀卿染干咳了一声,她怀疑,其实曾太太和曾静应该是亲生母女吧。

    方信此时紧锁着眉头,半晌,才说道:“曾姑娘似乎病的不轻,就送到城外静慈庵好生将养吧。”

    “那怎么能行!”曾太太急道,一副定要赖上方信的模样。

    “曾太太,你在乡野地方住的久了,也许忘了,这京城人家,最讲究的是体面。侯爷若是娶了你这女儿进门,侯爷以后如何在人前立足?宗哥儿、官哥儿以后要娶什么人家的女孩?宝姐儿要嫁到什么人家?曾太太,我原来那侄媳,莫非不是你亲生的?”齐二夫人道。

    曾太太顿时无语。

    荀卿染扶着齐二夫人,可以感觉到齐二夫人已经气的发抖。

    曾太太呆了一会,再次转头看曾静,那眼神就与方才的有些不同。

    “罢了,既然闹到这样,还是带你回家吧。”曾太太说着,就过去拉起曾静。

    曾静脸色数变,目光中有丝狠厉之色一闪即逝,“母亲,女儿这样回去,这以后只怕都要父母供养,大姐留下的儿女,只能交给陌生人照看,那女儿还不如一死算了。”曾静说着,甩脱了曾太太的手。

    “你!”曾太太惊道。

    曾静膝行到方信身边跪下,抱住方信的大腿,抬起眼睛,哭诉道:“我不走,我哪也不去。我已经嫁给了侯爷,侯爷要赶我走,我哪里还能活,不如侯爷干脆一剑杀了我。死在侯爷手里,我心甘情愿。”

    “你,你怎么这么不要脸!”齐二夫人被曾静的举动惊到了。

    曾静却对齐二夫人的话充耳不闻,只是抱着方信的大腿,一边哭一边说。

    荀卿染见了这个情景,心下已经明白了。曾老爷和曾太太都不是会为了庶女着想的人,出了这样的事,以后曾静要再嫁人谈何容易,还不知会被怎么安排那。已经走了一个韩玄理,自不能再放跑了方信。今天,曾静如果出了方家的门,以后就再没机会进来。只有留下来,曾静才有一线生机。

    方信脸上的寒冰有了融化的痕迹。

    “要不然,便让静儿留下,与侯爷做个妾室,她有了活路,外面人也不会说三道四了。”曾太太忙道。

    ……

    京城北一处小院韩玄理在收拾行囊,另一个一身貉裘的高大男子站在一边。

    “韩兄弟,这就要走?”

    “出来有些日子了,又绕道来京城,已经过了约定的日子,只怕家中老母惦记。”韩玄理道。

    “韩兄弟何不多留些日子,如今韩兄弟声名鹊起,咱们男人,这辈子求的不过是建功立业,封妻荫子,韩兄正可借这个机会,一展抱负。”

    “这个名,不要也罢。”

    “韩兄此来,可是说好娶亲回家的。如今曾可是有好几位老大人有意要韩兄做东床快婿,韩兄不如娶了亲回去,也能让伯母高兴。”

    “齐大非偶。”韩玄理笑了笑,“以前那是父亲遗命,自然要守约。如今再娶妻,家世倒在其次,定要提前了解好人品。”韩玄理说着停顿片刻,叹道,“若是知道曾家姑娘心中早有意中人,我就不该去喜堂了。”

    “这也是没有法子,韩兄弟也是堂堂男子,怎能忍受夺妻之耻。”

    “这次还要多谢硕兄。”韩玄理躬身道,“若没有硕兄提醒,又派人快马取了定亲的信笺和信物,这事断不会如此顺利、凑巧。”那高大男子听韩玄理说凑巧,哈哈大笑起来。

    “我就知道这事瞒不过兄弟你。哈哈哈!”男子道,“咱们自家兄弟,我就和你说实话。这里面确实有些小恩怨,正巧又知道了韩兄弟你定亲的事,就借用了兄弟你。不过我断不会害你,就是没有那恩怨,这事也定会告诉你知道,曾家女子不是良善之辈,配不上你。那恩怨,我也告诉韩兄弟你知道,是……

    韩玄理打断男子的话,“既然是小恩怨,大哥不必告诉小弟知晓。”

    “好,痛快。”男子拍了拍韩玄理的肩膀,“不管怎样,这个缘故,应该事先告诉你。这是大哥做错了,大哥给你赔礼。以后若有什么地方用的到大哥,管他刀里火里,兄弟你尽管开口。”

    两个男人大笑起来。

    少顷,那男子和韩玄理一起出来,目送韩玄理和跟随小厮一起离开,这男子也转身上马,往西而来,在一处高大的门楼前下马。

    “大爷回来了,大爷回来了。”门内跑出两个小厮,一个牵了马,另一个迎了男子进去。

    内宅,一个略微年长的妇人正陪着一个大着肚子的女子说话,听见外面报说大爷回来了,两人都喜得迎了出去。

    “你这身子怎么不好好在家歇着,跑来做什么。”顾家大爷见了大着肚子的女子,不由得嗔怪道,又对旁边稍微年长的女子道.“你做嫂子的,怎么也不劝着她。”

    顾大奶奶含笑不语。

    “不关嫂子的事,是妹妹任性。”大着肚子的女子,也就是顾氏道。

    三个人说笑着进屋坐下。

    “妹妹可是不放心那事?”顾大爷道。

    “大哥办事,妹妹有什么不放心的。这次是奉了公公婆婆的令来的。”顾氏说着,让丫头送上来一包银子,“这是公公婆婆给的,说是赏给大哥手下办事的人。”

    “我都已经打点好了,这个你拿回去。”顾大爷将银子推了回去,“你公公婆婆最是明白人,定会给你们,正好给你留作私房。”

    “这次的事,多亏了大哥帮忙,公公婆婆感激的不得了。要我代他们谢过大哥。”顾氏说着站起来,就要下拜。

    顾大奶奶赶忙起身,扶了顾氏依旧坐下。

    “妹夫受了委屈,难道我还能坐视不理。”顾大爷道,“只是他的性子还是那样,都快做父亲了,还这样不成器。当初我不愿这门婚事,便是看他这脾性不好,偏你一定要嫁。”

    “都怪妹妹任性,总要大哥跟着担心。五爷他,只是世路上不惯,没有心计,是个人都认作好人,容易受骗。他人是极好的,对妹妹,也极好。”顾氏说着害羞地低下头去。

    顾大奶奶看着直笑,对顾大爷道:“还说这些做什么,眼看着都要做舅舅了。你当初不也说,只要咱们妹子心里高兴,怎样都行的吗。”

    硕家大爷见自己妹妹虽身材略显臃肿,但是脸色红润,眼睛清澈,嘴角含笑,全身衣着打扮无一不是上品,知道妹妹日子过的舒心,便笑着摇了摇头,“我就你这一个妹妹,罢了,罢了,只是以后还要管束着他些。”

    顾氏点头,“大哥放心,公公禁了他出门,他每天在家陪着我。等我生产后,才放他出去,寻个清静衙门,挂个闲差,让人好生看着他。”

    “就是闲差,也要仔细,有人照应着他才好。你二哥那里,年后官职或有变动,”顾家大爷沉思片刻,“反正还有些日子,慢慢寻个妥当的差事给他就是。”

    ……

    京城永昌伯府

    炕上摆了丰盛的酒菜,永昌伯坐在炕上,悠闲地喝着小酒,屋里丫头婆子都退了出去,只有刘夫人笑吟吟地在旁边替他斟酒。

    “老爷这次计策真妙,总算出了这口恶气,也除了后患,看曾家那丫头以后如何做人。只是便宜了方信,竟让他逃脱了,还顺便也赚了个好名声。”刘夫人道。

    “这样也就罢了。方信不是个糊涂人,那爵位是祖上传下来的,可五城兵马司那军权可是实打实他自己挣回来的。那样的场合下,说几句场面话,这点子本事都没有,这些年他也就白在朝堂上打滚了。”

    “男人不糊涂又怎样,遇到美色,不糊涂也糊涂了。我还以为,曾静已经迷了他的魂,没想到他还能把持得住。”刘夫人有些不甘心,原以为曾家那丫头多有本事,也不过那样罢。”

    永昌伯对这个话题似乎没什么兴趣,话锋一转道:“银子你让老五媳妇送过去没有,这事,多亏了她大哥,可是解了咱们的围。”

    “我已经让她去送了。”刘夫人答道,又满满斟了杯酒给永昌伯,“这事还不是全靠伯爷您,若不是您从曾家老本那套出来的消息,谁知道他们家还有这么一回事那。偏巧顾家大爷那边竟还认识这姓韩的,这可不是老天都在帮咱们。”

    永昌伯呵呵笑了两声,“夫人你也有功劳,不是你买通那丫头,如何确保曾家丫头今天一定戴那玉环。”

    刘夫人也笑,“现在好了,再也不用去奉承那对母女了。”老夫妻相视而笑。

    “想,说到顾家,你当初还嫌顾家门第低了些,如今知道好处了吧。那顾家兄弟多,顾老大更是个英雄人物,最心疼的就是他这个妹子,老五性子惫獭,以后咱们不在了,有她媳妇这娘家,也不会让他吃亏。”永昌伯又道。

    “老爷总比我想的周到。”刘夫人最心疼的就是小儿子,听永昌伯这样说,顿时觉得十分窝心。

    就在这时,外面进来个管事媳妇,到刘夫人身边耳语了几句。

    “唉哟,老爷,您方才可夸错方信了,外面刚送进来的消息,方信还是把那曾家丫头给留下了。”刘夫人的笑容有些幸灾乐祸。

    “又留下来了?那最多只能做妾了,方信,还是心软了……”永昌伯笑道。

    “还不是被色迷住了眼!可惜了方信刚得的好名声,曾家那丫头,以后……”刘夫人意味不明地笑了起来。

    第一百四十四章 妒意

    定远侯方信的婚礼轰轰烈烈的开始,悄无声息的结束。齐二夫人等人,也没有留下用饭,就返回了齐府。

    方信将曾静留了下来。

    方信说的清楚,只是暂时留曾静在府中,救她一命。他的理由是,曾静经过这一场事,如果返回家中,只有死路一条。至于他是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应该和曾静那句话有关系。曾静说那枚玉环是她身上唯一能拿的出手的饰物。由此可见,曾静在曾家所受的是什么样的待遇。而且,荀卿染怀疑,曾静留在侯府那段时间,只怕已经通过各种方法,向方信展示了她的楚楚可怜。

    齐二夫人则认为曾静失了妇德,即便是做妾都不够格。侯爷是何等身份,便是买个妾,也要规规矩矩,清清白白的女孩。

    “说是不会收用她,可外人会怎样看?怕侯爷以后要说不清楚的,曾家那女子,实在无耻,留她下来,始终是个祸患。”

    齐二夫人将曾静恨的不行,又气方信不听人劝。

    她虽然是方信的嫡亲姑妈,方信的身份、地位、年岁在那摆着,她即便十万个不愿意,也不好太过坚持。

    荀卿染只好在旁边温言劝解。她心里也觉得,方信这种做法,太儿女情长了些。如果对方是个温柔善良,值得珍惜的女子,荀卿染也许还会为方信说两句括,但是对方是曾静。

    方信这么做,只能猜测,方信眼中看到的曾静,与她们眼中所看到的曾静是不同的。男人看待女人和女人看待女人是不同的,在这方面,女人永远无法理解男人的想法,原因很简单,女人没那个功能,分泌不出那么多的男性荷尔蒙。荀卿染囧囧有神地想到。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定远侯府的事,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先是盛赞两个男人如何大义,如何忠肝义胆。后来,曾静被留在侯府,这说话的人语气就变了,甚至不去称赞韩玄理了,而是大谈英雄难过美人关,温柔乡英雄冢。

    这个话题可比前一个更有魔力,传播之快,随着传播变形、夸张的幅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曾静如何天生尤物,用多少狐媚手段迷住了定远侯。也有的说定远侯色迷心窍,言不由衷,强霸妻妹做妾。

    “……奶奶,外面传的越来越不成样子了。唉,二太太正生气,奶奶您千万莫现在过去祈年堂?br /gt;

    锦屏记第37部分阅读

    欲望文


同类推荐: 长日光阴(H)娇艳欲滴(高H,1V1)我想操你(各种花式操弄,高H)快穿之精精有味(H)只想和你睡(1V1 H)他似火 (军婚 高干 婚恋)AV拍摄指南糙汉和娇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