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辣书屋
首页锦屏记 锦屏记第27部分阅读

锦屏记第27部分阅读

    锦屏记 作者:肉书屋

    锦屏记第27部分阅读

    子了?”

    齐攸没有说话,伸手替荀卿染紧了紧大氅。只是他手劲太大,又不惯做这些,荀卿染心里吐槽,这是想勒死我吗?你瞧瞧人家,荀卿染把眼神往右飘了飘。

    殿外栏杆旁站着一对小夫妻,男人一张灿烂的笑脸,正万分温柔地替女子整理披风。那动作,就像羽毛指面般轻柔。

    齐攸眼神也跟着飘过去,又马上收回来。

    “该回去了。”齐攸说着话,手底下劲道不减。

    荀卿染乖乖收加眼神,齐攸手底下才放轻了。两人走下大殿台阶,荀卿染又偷偷瞥了那对小夫妻一眼,觉得那两人感情一定非常好。

    “小心看路。”齐攸道。

    荀卿染忙转回头,发觉齐攸的眼神中有警告的意味。好吧,她承认,那男人是不好看,笑的也挺傻的。不过如果齐攸肯那样对她,一定帅呆了。

    观音庵外,周家巷口,算命先生正在收摊,卖吃食的小贩也挑起了骆驼担子,往别处去了,那卖绒线的夫妻两个,还是站在那里,眼睛盯着那亭子来往的人。

    “大兄弟,你们站了半天了,也没生意,还是换个地方吧。”算命先生开口道。

    那男人吓了一跳,“先生,您不是瞎子吗?”

    “呸,瞎子怎么走路,我还有一只眼睛是好的。你们老盯着那亭子做啥,要过去就过去,一文钱一碗热汤,冻了半天,带你媳妇去暖和暖和吧。”

    说话的工夫,有两个人从亭子里走出来,其中一个靠在另一个肩上,脚步有些漂浮,两人出了亭子,就进了周家巷。

    “什么世道,大老爷们跟个娘们儿似地。”那算命先生盯着两人背景看了看,翻了翻他剩下的一只好眼睛,“南风有什么好,真是世风日下啊。”说着就收了摊走了。

    “那个,还真像个闺女……”卖绒线的夫妻面面相觑道。

    观音庵门外,荀卿染带着麦芽和紫菀坐上马车。麦芽刚上了马车,就想要下去。

    “奶奶,婢子想……”

    荀卿染顺着麦芽的目光望过去,见庵外靠墙有个卖糖的小摊,卖的是很普通的麦芽糖。这种糖,并不是很甜,吃起来,比较粘牙。一般是过小年,大从孩子们要吃一点,也要给灶王爷供奉这种糖。麦芽很对得起她的名字,她并不是爱吃甜食,但是就是对麦芽糖情有独钟。

    齐二奶奶和齐三奶奶的马车已经启动,庵门外人流混杂。荀卿染不想让麦芽下车,就向黄芩招了招手。

    黄芩跟在齐攸身后,正要上马,荀卿染看见招手,忙一溜烟跑过来。

    “奶奶有什么吩咐?”

    荀卿染让麦芽把钱交给黄芩,指着卖糖的摊子,“各样都买一些来。”

    黄芩痛快地答应了,一会工夫就捧了几包糖球回来。

    “奶奶,给你的糖。”

    这小厮很利落,就是糖买的太多了。荀卿染笑笑,一抬头,就见齐攸和唐佑年正骑在马上,向她这边望过来。

    荀卿染低头,黄芩正咧嘴捧了大包小包的糖球递上车来。荀卿染的嘴角不由抽了抽,齐攸不会以为这糖是她要买来吃的吧。

    麦芽已经接了糖,递还了一包给黄芩,脆生生道:“奶奶赏你的。”

    很好,这下更坐实了。

    荀卿染无奈地坐回车里。

    马车个,唐佑年坐在马上,笑的脊背发抖。齐攸依旧面色如常,只是嘴角翘起的弧度非常可疑。

    第一百零三章疑踪

    荀卿染众人回到安国公府,老太太知道齐攸最终还是去了观音庙,直笑的合不拢嘴。大家在宜年居坐了一会,荀卿染和齐攸就回宁远居,齐二夫人打发人叫了齐攸过去。

    荀卿染将外出的大衣裳脱了,换了家常的小袄,坐在炕上,让人将宋嬷嬷叫过来,问她家里可有什么事。

    “采芹她老娘病了,”宋嬷嬷答道,“奶奶说让这几个丫头都在家做针线,只是奴才想,采芹她老娘年纪大了,也曾是府里的老人儿,采芹又求的恳切,因此奴才也只得让她去了,说好了今天傍晚前回来。并没什么其它的事。”

    采芹出府去了?!

    荀卿染点点头说知道了,就打发了宋嬷嬷下去,叫桔梗过来。

    “采芹是什么时候出去的?”

    “奶奶刚走,采芹就出去了。”

    “其他人可有什么动静?”

    “香橼说是借花样子,去了太太院子里。婢子要宝珠替她跑腿,她不肯,自己去的。回来后,就找了我,一起做针线,再没离开过。宋嬷嬷自己去过外院,说是帮着唐大人收拾房舍。其他人,都没出去过。”桔梗细细地说了院内人的行踪。

    约略盏茶工夫,陈德家的从外面进来。

    听了陈德家的回话,荀卿染低头沉思半晌,“没什么事发生……这样也好。这件事,你辛苦了。回头到桔梗那领赏。”

    “都是奴才的本份,也没啥功劳,当不得奶奶的赏。”陈德家的道。

    荀卿染看了眼陈德家的冻的发青的脸,嘱咐道:“这个天气,委实不好过,你也不是做惯了这个的,去领了赏,不要对任何说起。”

    这边刚打发了陈德家的出去,佟家的就在外面探头探脑。

    荀卿染招手叫她进来。

    “嬷嬷有什么事?”

    “也没什么事,就是来奶奶跟前,看奶奶有什么差遣?”佟家的陪笑道。

    她本来兴头的很,恨不得一脚就把宋嬷嬷踩下去,她做了这内院的管事才好。可是经过一两件事,她的手段才干在宋嬷嬷面前,实在不堪一提。荀卿染虽还没收服宋嬷嬷,但却不肯把事情交给她这样的人去管。这两天,荀卿染又使唤起了陈德家的,佟家的很怕再被陈德家的给比下去,因此更加巴结起来。

    “奶奶,陈德家的粗手大脚,奶奶叫她做做粗使还凑合了,别的事只怕她不能行,反坏了奶奶的事。”

    荀卿染微微一笑,佟家的这是有了危机感,那么,或者可以利用一下。

    荀淑芳的纸条无故遗失,今天就是约定的日子。荀卿染用了引蛇出洞这一招,结果却毫无所获。荀淑芳那边打的什么主意暂且不提,如果齐府内有人拾到纸条,怎么既不归还,又毫无动静?这件事情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结束了,或者是有人还留了什么后招。

    只是,今天她计划的如此周密,就是有人拿了那纸条,又能兴起什么风浪来?但是,适当的防备还是必要的。

    “今天留你在家,你都做了什么?”荀卿染问。

    “奶奶让奴才留心宋嬷嬷,奴才跟了宋嬷嬷前院,不过是收拾屋子,打扫庭院,奴才看着没什么大事,太太身边的忠顺媳妇有事找奴才,奴才想着不能得罪了她,以后不好办事,就跟她过去了。”佟家的道。

    也就是说根本没看住宋嬷嬷,荀卿染暗自叹气,不够聪明不怕,如果够坚韧勤劳,是足可以补偿的。不仅不聪明,还偷j耍滑,这就无药可医了。

    “你说的不错,像陈德家的这样的粗使,自然是我吩咐一句她做一句。嬷嬷你却不同,你是我的左膀右臂,有些事情是要替我想在头里的。让你看着宋嬷嬷,也是要你跟她习学。”荀卿染缓声道,又话题一转,“采芹老娘怎么病了,你知道吗?”

    “她老娘年纪大了,三天两头的病,只怕活不过年去那。……奴才知道采芹去看她老娘了。”

    “这么多活计要做,总共就她们这几个人,哪个不是从早到晚忙的什么似地,偏这个丫头……,唉,还有我那点心方子,也不知是哪个丫头促狭,拣去了不肯还我,着实可恼。让我知道,定不轻饶了她!”荀卿染揉揉额头,自言自语的抱怨道。

    佟家的站在地下,觑着荀卿染的脸色,“奶奶,您……”

    “嬷嬷别想多余的事,这些日子事情多,嬷嬷该想着如何帮我分忧,我自然不亏待嬷嬷。”荀卿染端起茶杯,打发了佟家的出去。

    以佟嬷嬷的智力和心性,应该会有所举动吧,嗯,荀卿染这么想着,又把桔梗叫过来嘱咐了一番。

    暖阁内已经烧起了地龙,屋内温暖如春,香炉内燃着西洋进贡的薰香,满室都是淡淡的薰衣草香气。荀卿染和齐攸吃过晚饭,一个坐在桌前看书,另一个坐在对面,拥了薄毯,低头做针线。

    桔梗从外面进来,在荀卿染耳边低语,“按照奶奶说的做了……,她出去了半晌,方才回来,和她女孩儿嘀咕了一会,就叫了香橼几个出来,她女孩儿回屋子去了。这一会,就该来找奶奶了。”

    果然,荀卿染一片叶子还没绣完,佟家的就从外面进来。

    “奶奶,奴才女孩有事回禀。奶奶说丢了点心方子……”佟家的见屋内没有外人,神秘兮兮地道。

    “哦,那纸条是她拾到了?”荀卿染放下帕子,坐直身子看着佟家的。

    “奶奶,并不是奴才女孩儿拾到了,是她看到……”佟家的如此这般说了一通,“奶奶现在去搜,肯定搜的到,晚了,只怕被她给毁了。”

    “可看真了?若是有虚假,我可拿你是问。”荀卿染道。

    “是的,肯定是真真的。若不准,奴才情愿受罚。”

    “既然这样,那咱们就走一趟吧。”荀卿染站起身,让桔梗拿了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来披了。

    “你们俩就不用去了,在屋里做针线吧。”荀卿染留下桔梗和麦芽,另外带了宝珠,又叫了宋嬷嬷,由佟家的在前面领路,就到东耳房来。

    东耳房屋里拢着两个炭盆,虽比不上暖阁,也还算暖和。香橼和香秀正坐在床上低头做针线,采芹盖着棉被躺在床上,采荠端了茶给她,她既不吭声,也不肯起来。

    见荀卿染来了,采荠推了采芹一把,“奶奶来了。”

    荀卿染走进屋里,香橼和香秀迎过来,采荠也跟了过来,等荀卿染在地当中的椅子上坐下,采芹才从床上爬起来。

    “奶奶这么晚过来,可有什么吩咐?”香橼陪笑问道。

    荀卿染怀里抱着手炉,微笑着四下打量。香橼穿着棉绫袄裙,全身上下一丝不乱,香秀也是一样,采荠只穿了袄裤,并未着裙,采芹穿的齐整,但是衣服皱皱巴巴,头发也乱糟糟的,再看采芹脸上,荀卿染皱皱眉。

    难道她老娘病的严重了,怎地眼睛都哭肿了,嘴唇似乎也破了。

    “奶奶丢了件物事,你们都是知道的。有人看见在你们这个屋子里,现在奶奶过来,知趣的,就自己拿出来。”佟家的开口道。

    “我们才不会做没脸的事,是谁看见的,说出来我和她对质。”采芹瞪了香秀一眼,咬着牙道。

    荀卿染脸色微微一沉。

    “奶奶在这,你怎么就称起我来了。你也是院里的一等丫头,这点规矩都不懂?”宋嬷嬷训斥道。

    荀卿染心中暗笑,其他的丫头都不吭声,采芹一副病恹恹的样子,竟然还敢和她叫板,实在是很有趣的事。

    香橼上前一步,给荀卿染福了一福。

    “奶奶,婢子自信是清白的。不过既然有人告到奶奶那里,奶奶自然不能不理。婢子愿意把自己箱笼都拿出来,请佟嬷嬷、宋嬷嬷搜一搜,既能证明婢子清白,奶奶也能堵了那告状人的嘴。”

    荀卿染微笑,香橼这个丫头,自有她的过人之处。

    “婢子也愿意。”采荠道。

    “婢子也是一样。”香秀瞥了采芹一眼道。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采芹也无话可说。

    荀卿染微微一笑,阻拦道,“我听人这样说,也是不信,但不过来问问,又让人说我护短。你们实在不必这样。”

    “奶奶,这是婢子们自己愿意的,不干奶奶的事。”香橼、香秀齐声道。

    四个丫头都将自己的箱笼搬出来,各自开了箱笼,站到一边。宋嬷嬷和佟家的就开始搜检。

    宋嬷嬷先搜检香椽的箱笼,不过翻了翻,就说没什么,要接着去翻检香秀的。

    “嬷嬷信香过婢子的,不过还是请嬷嬷仔细搜检,才能证明婢子清白。”香橼又将另一个箱子打开。

    宋嬷嬷看了香橼一眼,果真仔细搜检起来。

    那边佟家的第一个拣了采芹的衣箱,翻了个底朝天,却并没有半个纸片,抬眼见采芹床下有个小箱子没拿出来,就过去搬了出来。

    “这是我今天换洗的衣服,嬷嬷不怕腌臜,就不肯给婢子留点体面吗?”采芹扑过去,一把夺了那小箱子抱在怀里。

    佟嬷嬷眼睛冒光:“别的姑娘都肯让搜,偏你不让,可见是心虚了,定要搜个仔细。”就去抢那箱子。

    “哎呀,怎么会这样!”却听香橼惊叫了一声。

    宋嬷嬷手里正拿了件香橼的衣裙抖了抖,一个纸条飘飘悠悠落了下来。

    第一百零四章意外

    宋嬷嬷看了眼香橼,就捡起纸团,也不看,直接恭敬地交给荀卿染。荀卿染招招手,让佟家的过来,毕竟她和采芹两个抢个箱子,实在难看了些。

    佟家的从宋嬷嬷手里接过纸团打开,脸色就是一变,转身将纸团交给荀卿染。荀卿染看了佟家的脸色,心里就明白了几分,还是接过纸条。

    “澄面半斤,细糖三两、酥酪三两……”

    荀卿染照着纸条念了两句,就靠在椅背上,打量众人的脸色。佟家的和香秀两人偷偷交换眼色,似乎很是惊讶。采芹也是一脸的讶异,香橼则是满脸惊恐。

    “奶奶,这可是您要找的那方子?”宋嬷嬷恭谨地问道。

    荀卿染不置可否,只看着香橼。她要看这几个丫头如何做下去。

    “说说吧,是怎么回事?”

    香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请奶奶恕罪,婢子想起来了。那天跟了奶奶出门,是拣了个纸团。婢子不认得字,当作没要紧的东西,就放在怀里。后来玩叶子牌,还有些别的事,就混忘了。那天奶奶问的时候,婢子实在是忘了这件事。后来想起来,想找却找不到,婢子怕奶奶责罚,就不敢和奶奶承认。不知道什么时候夹在这件衣服里!婢子该死,婢子并不是诚心要藏起这个来让奶奶着急。请奶奶责罚。”

    “你看看,这可是你那天拾到的纸条。”荀卿染将纸条递给香橼。

    香橼接过去,仔细看了,陪笑道,“奶奶别笑话婢子,婢子不识字。当时捡到了也没仔细看,这么瞧着,像……不,婢子看着就是那天拾到的纸条。”

    佟家的和香秀两个张了张嘴,终究还是什么话都没说。采芹则是满脸通红,身段微微发抖,看向香橼的眼睛满是恨意。

    这屋里保持淡定的,就是荀卿染和宋嬷嬷,还有一个不知所措的是采荠。

    荀卿染将众人表情都看在眼里。看佟家的和香秀的表现,这纸团应该在采芹的箱子里找到。可却出现在香橼的箱子里,香橼还承认了,确切地说,是很有技巧地承认了。

    没想到事情会变的这样有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经此一事,就是再有人拿了纸条出来,要兴风作浪,也是不能了。她的目的就是如此的简单,只是复杂而有趣的人将这件事弄的复杂有趣。

    “总算是找到了,也免得再去找荀大奶奶,让她笑话我。”荀卿染笑道,“这件事,宋嬷嬷你看该怎么处理?”

    宋嬷嬷沉吟了一下,“这件事香橼有错。要如何罚,还是奶奶说了算。依着府里的规矩,故意欺瞒主子,最少要打四十板子,也有撵出去的。若只是办事疏忽,或者是罚月钱,或是打二十板子。”

    故意欺瞒就是重罪,无意疏忽只需小惩大戒。荀卿染点点头,齐府这些规矩还是很有管理智慧的。

    “奶奶,婢子不敢故意欺瞒奶奶。是婢子疏忽了,请奶奶重罚。”香橼道。

    借着这个机会重罚香橼,或者把她撵出去?佟家的和香秀都激动地睁大了眼睛,采芹手里撕扯着帕子,也是十分紧张、期盼。

    “我也不信你是故意欺瞒我。不过做事疏忽,还是该罚。”荀卿染道。

    香橼跪地磕头,“奶奶慈悲,婢子情愿领罚。”

    荀卿染一笑,“香橼遇事不狡辩不推脱,这认罪态度很好。打板子就免了,只罚你两个月的月钱,你可心服。”

    “多谢奶奶的恩典,婢子心服口服的。”

    荀卿染从椅子上站起来,转身出了东耳房。佟家的有些失望地跟出来。东耳房内,几个丫头开始收拾各自的箱笼。香橼并未受方才的事情影响,毕竟罚月钱对她来说是极轻的惩罚。香秀有些心不在焉,而采芹则呆站在那,两道刻毒的目光看着荀卿染的背影消失,又凝住在香橼的身上。

    荀卿染回到暖阁,就将纸条拿给齐攸看,将事情挑能说的大略给齐攸说了说。

    “……这点心香软可口,早就要拿给厨房里,做给老太太尝尝。”

    齐攸不过在纸条上扫了一眼,并没说什么。

    这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雪,第二天早上起来,整个世界银装素裹,齐攸依旧早早地出了门,荀卿染便到齐二夫人这边来请安。

    祈年堂院内积雪已经打扫干净,院子里丫头婆子们来回走马灯似地忙碌,却也悄无声息。荀卿染进了外间,齐二夫人并不在,齐婉丽和齐婉烟坐在椅子上,见荀卿染进来,都站起身。荀卿染让她们坐下,又对站着的周、李两们姨娘点了点头。

    “太太……?”荀卿染低声问。

    齐婉丽用手指了指里间,示意荀卿染轻声。

    这时就听里间传出妇人的哭声,听着有些耳熟,却不是齐二夫人的声音。

    荀卿染就走到齐婉丽跟前坐了,低声问她是怎么回事。

    “娘娘天没亮就让人送了消息来,荀家四姐姐和郑家的好儿姐姐,被永晴公主看上,要带了一起去和番。”

    “啊?”

    齐婉丽轻轻的一句话,仿佛是个焦雷,荀卿染不觉心里一沉。

    原来前朝时候,与北面的番邦多有战事。番邦多是游牧民,勇悍非常。本朝建军国后,对番邦则是采取了抚恤为主的策略,所谓抚恤就是用宗室女子和亲。因为气候和文化差异,去和亲的这些贵女,多十分短命。这次番王亲自上表,要求娶公主为妻。因是番王求娶,不好以宗室女子代替,而皇帝膝下仅有一个适龄的公主,就是这位永晴公主。永晴公主要和亲,这并不是新闻,可竟然选了荀淑兰和郑好儿做和亲的女官,难道太后当初收留她两个在宫中,就有了这个打算?

    原来是出了这样的大事,怪不得连长久卧病的周姨娘都来伺候了。

    荀卿染正在琢磨,齐二奶奶从里间探出头来,冲她招了招手。荀卿染忙站起身,跟着齐二奶奶进了里间。

    齐二夫人在炕上坐着,正拿着帕子抹眼泪,旁边两个哭的眼睛发红的,一个是郑姨妈,另一个赫然是方氏。

    “大姐,这可怎么办?听说那蛮子的地方,风向刀子似的,那里的人是肯生吃人肉的,好儿,好儿,我苦命的好儿。”郑姨妈哭道。

    “说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变成这样了。前面那些去和亲的贵女,哪个是长命的,更别说陪着去的那些个女官宫女们。兰儿娇生惯养,不能让她去受那个苦。”方氏道。

    荀卿染上前给齐二夫人请安,又给方氏和郑姨妈行礼。

    小丫头端了一盆热水进来,荀卿染忙和齐二奶奶一起用热水浸湿帕子,递给三人擦脸。

    “我就这一个女儿,怎么值得她去受苦!”郑姨妈哭道。

    “大姐,你当初答应的好好的,现在可不能不管。只要不去和番,也不郡王、世子了,普通的宗室子弟、不是宗室也没什么,只要年貌相当,家世般配,知道上进,也就行了。”方氏拉住齐二夫人的手。

    “大姐,你想想办法啊,晚了,就来不及了。”郑姨妈也道。

    齐二夫人呐呐地说不出话,满脸愁容。

    荀卿染趁机从里间退了出来,齐二奶奶也跟出来。

    “这是怎么回事?”荀卿染低声问齐二奶奶。

    “唉,”齐二奶奶叹口气,“说是公主体弱,只怕不大能生养。这跟着去的宫女、妇官,如果跟番王生了儿子,就收在公主名下,可能就是未来的番王。因此特别选两个家世好,看着好生养的带过去,生了儿子,就可立做侧妃。兰儿妹妹和好儿妹妹在太后宫里,就被公主看上了,要带了她们两个去。如今还没经旨意下来,咱们娘娘特意派人带出信儿来,让两位姨妈有个准备。”

    原来是这样。这次和亲只有永晴公主够资格。皇帝的意思,自然是希望未来的番王是他的外孙。然而永晴公主体弱,担负不了生育大任,只好选两个家世好些的女子,就是为了替公主生孩子。

    莫说北番生活重要任务恶劣,就是气候和江南一样,这做公主的陪嫁女官,其实也和做一般大户人家女孩儿的预备做通房的陪嫁丫头没啥区别。荀卿染知道方氏对荀淑兰的婚事期望很高,她心里是指望荀淑兰做王妃的。从王妃到通房丫头,而且一去就跟肉包子打狗一样没有回头的,这落差实在太大,方氏哪里受得了。

    不仅是方氏,一般人家都舍不得吧。

    只是舍不得又如何,已经进宫参选,这婚配的大权就在皇家手里。指望着嫁进皇族,现在要跟着公主和亲,就想反悔,能怎么办,难道跟皇帝说咱们散买卖不散交情,这个婚事我们不同意,您另指个年轻英俊位高的王爷给我们家女孩?这不是找抽,这是找死。

    “这可怎么办?怎么公主一下子偏瞧中了咱们家两个女孩儿?”齐二奶奶也皱了眉。

    没有正式的旨意下来,这事情……或许还有缓和的余地吧,荀卿染想。只是贤妃这么急着送了消息来,那么旨意也就是旦夕之间的事。这么短的时间,能有什么好办法,让两个女孩子免于远嫁?

    第一百零五章 对策

    “大姐,公主体弱,听说常年不出玉华宫。还有娘娘照应她们俩,怎地那么多参选的女孩儿,偏挑中咱们家这两个?大姐,”方氏有些疑惑地看着齐二夫人,终还是问出了口,“可是娘娘,娘娘她有心如此?大姐,娘娘要助力,咱们想别的法子就是。我家兰儿,可使不得。大姐,你可要记得,娘娘那里我可是已经出了大力的。”方氏哭道。

    郑姨妈听不懂方氏在说什么,有些糊涂地看着她这两个姐姐。

    齐二夫人却听明白了,心里很是尴尬。她明白方氏的想法,方氏怀疑郑好儿和荀淑兰跟着和亲,是贤妃娘娘在里面干涉的结果。毕竟她两个都是贤妃的表妹,跟公主去和亲,可以说是做出了牺牲,皇帝也要记贤妃娘娘的人情。以后两人之中真的有人生了儿子,做了番王,那贤妃娘娘在宫里的地位就更超然了,更有甚者,若是贤妃得子,那么……”

    “二妹,你莫胡思乱想。娘娘不是那样的人,若她有那个心思,怎么会急着捎信出来,等着下了旨意,就是板上钉钉了,何苦现在自寻烦恼。”

    贤妃娘娘本来是打算将两个表妹嫁进宗室人家,做个臂助的,齐二夫人当然不能跟方氏明说。只是,如果郑好儿和荀淑兰真的跟着去和亲,对贤妃来讲,还真是个不错的护身符。不管两人生子与否,这份牺牲,都会让太后和皇上对贤妃心有感激和愧疚。

    这个想法在齐二夫人脑子里不过一闪,毕竟郑姨妈那里还好说,方氏是花了本钱,她那性子怎么肯轻易罢休,闹腾起来,那就不好收场了。

    “大姐,你还是进宫去求贤妃娘娘,免了兰儿跟着去和亲吧,大姐。”方氏央求道。

    郑姨妈也跟着附和。

    齐二夫人心里愁的不行,那送信来的小公公言语里的意思,贤妃娘娘对这事也是束手无策。娘娘还是太心软了些,莫说娘娘,就是她自己,也何尝不心软,别人也就罢了,自家两个妹妹,实在是不好交代。

    外间屋里,荀卿染和齐二奶奶坐在炕上,吃着丫头们送上来的点心充饥。周姨娘已经站了好一会,她本就体弱,身体开始打晃。荀卿染看在眼里,便开口叫人拿了两个小杌子让周姨娘和李姨娘坐下。

    齐婉丽感激地瞥了荀卿染一眼。周姨娘是她的生母,生下她以后身子就没好起来,大部分时间卧病在床。李姨娘比较年轻,不过三十出头,风韵扰存,生了一子一女,就是七姑娘齐婉烟和六爷齐佐。

    外间屋大家都不说话,听得里屋絮絮的说话声,时而夹杂着哭泣。

    荀卿染和齐二奶奶对视一眼,心里都知道这件事情难办。忽听齐二夫人在里屋呼唤,两人忙站起身。

    “我跟两位嫂子进去。”齐婉丽也跟着从椅子上起来。

    齐二奶奶正觉得事情棘手,她又走不脱,巴不得再来个人,也不阻拦,三个人一起进了里屋。

    “如今的事你们都知道了。一人智短,两人智长,你们也帮着想想法子,怎么才能免了你们两个妹妹跟着去和亲。”

    “便说家里有长辈去世,暂时不能婚嫁,把孩子们接出来。”郑姨妈犹豫半晌道。她郑家在老余同族还有几房,长辈不少,假托个亲近的长辈去世,并不是难事。

    “她们只是跟着公主去和亲,并非正式婚嫁。”齐二夫人叹道。

    这比如家里主子姑娘出嫁,预备的陪嫁丫头家里死了人,说要守孝,但是还得跟着嫁过去。遇到那讲究的人家,暂时不让这丫头做通房也就罢了。这个法子行不通。

    荀卿染低头沉思。

    俗话说,一字入宫门,九牛拉不回。现在是要把个送进宫的女孩给拉回来这件事谈何容易,简直就是虎口拔牙。要不得罪皇家,还要把事情办成,除非,有那么个人,他在皇帝和太后跟前有相当的份量,他还要不爱功名利禄只爱美人,趁着旨意还没下去宫里求亲,才有可能救得人出来。

    可是如果真有这样的人,那郑好儿和荀淑兰的亲事早就定下了,哪里用等到现在。

    还有个法子,就是有人自愿替她们跟着去和亲。这个人还得年貌家世和她们相仿佛的。只是,这并不是件好事,谁会愿意去顶缸。

    其他的办法,就算能成,那对两个女孩今后的婚嫁,也会造成影响。

    荀卿染思量了一下她的处境,还是选择了沉默。

    齐二奶奶更是个精明的,平时巴拉巴拉嘴巴说个不停,现在也低头装泥塑的菩萨。

    屋里寂静无声。

    “大姐,你……,把我们家兰儿害的好苦啊,大姐,你快想个法子吧。”方氏着急起来。

    齐二夫人尴尬地抹了抹头上的汗,这么多小辈在眼前,她还真怕方氏不顾一切,说出两人背地里的勾当。

    “二妹,别急,大家这不是在想办法吗。”齐二夫人只好先安慰方氏。

    “太太,我有一个法子。”

    “哦,是什么法子,快说说。”齐二夫犹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方氏和郑姨妈两人半信半疑。

    荀卿染和齐二奶奶都抬起头,看着说话的齐婉丽。

    齐婉丽盈盈地走到齐二夫人跟前。

    “太太,如今硬要两个妹妹回来,就会得罪皇帝,遗祸齐家、荀家和郑家就连大姐姐在宫里,也跟着有了不是。”齐婉丽道。

    这话等于没说一样,道理在座的都懂,因此才会这样为难。齐二夫人脸色沉了下来,亏她还以为寄了转机,认真听起一个小女孩的话来,果然是急得昏了头。

    “太太,为今之计,只能找人替两位妹妹。还得寻年貌相当的大家闺秀。”

    齐二夫人和方氏、郑姨妈三人面面相觑。

    “急切之间,哪里去找这样的人,还得人家愿意才行,实在是难。”

    “太太不要为难,我虽比不得两位妹妹,可我的年纪,齐家的家世与两位妹妹还算相当,我愿意替两位妹妹跟着公主去和亲。我蒙太太养育之恩,愿意借此报答。”齐婉丽扑通一声跪在齐二夫人脚下。

    表妹替了表姐,功劳还是齐家的,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方氏不由看了荀卿染一眼,如果不那么早把她嫁掉,如今就能派上用场了。

    荀卿染接到方氏的目光,尽量不引人注意地往齐二奶奶身后挪了挪。

    齐二夫人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脸上添了喜色,瞬间却又换上哀容。

    “你这傻孩子,哪就到了那个地步。你姨妈们舍不得女儿,我就舍得你了吗。这个傻话,莫再说了。”

    齐二夫人站起来亲手扶了齐婉丽起来,拉她坐到自己身边,慈爱地看着齐婉丽。

    方氏眼看女儿要得救,见齐二夫人如此,不觉有些着急。

    郑姨妈却愣愣地接着齐二夫人的话。

    “你太太说的对,你这傻丫头,莫转这个念头,那地方不是好去处。”

    “叫周姨娘进来,劝劝五姑娘。”齐二夫人吩咐道。

    周姨娘从外面进来,她已经知道齐婉丽的决定,只叫了声五姑娘,眼泪就扑簌簌地掉下来,再说不出别的话来。

    “姨娘莫如此,这是好事。”齐婉丽道。

    “原就说我房里这些人,只有你是个极好的。如今五姑娘也这样知理,你做姨娘的,该跟着开心。我是舍不得她的。你也莫哭,你身子不好,我昨个刚寻了两根野山参,如今在厨下烧着,正要送去给你补补。以后啊,咱们老了也要在一处好好作伴的。”齐二夫人道。

    “周姨娘生了个好女儿,是个有福气的。”方氏道。

    周姨娘只默默流泪,不敢哭出声。

    “跟着去和亲的话莫再说了,我定然不让你去。老太太也舍不得你。”齐二夫人摩挲着齐婉丽的头顶道。

    齐婉丽笑了笑,“太太,说句不怕羞的话,女孩家长大了,总有这么一天。这是我自己愿意的,我自己去和老太太说,老太太最明白道理.没有不答应的。”

    “老太太院里的姐姐刚才过来了。”有丫头进来禀报。

    “我正要过去老太太那。”齐二夫人道,又吩咐齐婉丽,“你扶你姨娘回去歇着,我们去老太太那,你莫过来说傻话。”

    众人就往宜年居来。

    “有这样的事?!”容氏听了齐二夫人的讲述.沉默了半晌才道,“宫里的事,瞬息万变,这就是为何我家这几个女孩,我都不让她们进宫的缘故。”

    “老太太见多识广,和太后颇有交情,还请老太太帮着想个法子,咱们家这两个女孩娇生惯养,去了那里,哪还能有命在。”方氏和郑姨妈道。

    “荀家老爷是什么意思?”容氏问道。

    “这个……”方氏有些语塞。

    “老太太,”这时齐婉丽从外面进来,“老太太,我愿意跟永晴公主去和亲。”

    容氏听了齐婉丽的话也是一惊,眼睛在齐二夫人脸上一扫而过,转而对齐婉丽填道:“你这丫头,说什么傻话。大人们商量事情,你个孩子家莫跟着掺合。”

    齐婉丽到了容氏跟前,又把方才在齐二夫人那的话说了一遍,“……我是齐家的女儿,我想为家里做点事。”

    “你这个孩子,唉……”容氏叹了口气。

    众人都屏住呼吸,只等着容氏一锤定音。

    第一百零六章转机

    “你这有个想法是极好的。”容氏缓声道,突然话锋一转,向齐二夫人三人问道:“齐家一个女孩怎能换得两个女孩回来,你们打算如何换法?是让六丫头换回荀家四姑娘,还是郑家的好儿姑娘?”

    “这个……”齐二夫人沉吟了一下,其实她也没想好,是去换了郑好儿还是荀淑兰。

    “自然是换了我家兰儿。”方氏抢先开口道。

    “大姐,二姐。”郑姨妈眼睛又蓄满了泪水。

    方氏说完,也觉得有点愧对郑姨妈,齐二夫人更是不好说什么。

    容氏在几人面上扫视一眼,又问:“要换人,也要个章程。现在咱们巴巴地送了六丫头去,可想好了在皇上和太后跟前怎么说?”

    齐二夫人等人俱是低头思量。

    容氏抿了抿嘴,又说道,“让六丫头去换人,就算找了多么天衣无缝的借口出来,皇帝和太后面前,如何瞒哄得过去?就算皇上和太后答应了,心中难道就没有芥蒂?两个女孩儿以后的婚事怎么办?两位姨太太家里的前程又如何打算?”

    姜还是老的辣,容氏明显不愿意齐婉丽跟去和番,可她却一句反对的话都不说。上来一句,先是瓦解了郑姨妈和方氏的联合阵营,接着反将了姐妹三人一军。

    方氏和郑姨妈互相看了一眼,她们何尝不懂得这个道理,只是实在舍不得亲生的女儿。这事说到底,不该齐家的女孩去换人。如果是她们自家的女孩去换,这功劳还是她们自家的,也就不涉及触怒皇上,影响家族前程的事。

    方氏又一次恨恨地看了荀卿染一眼,转头对郑姨妈道:“妹妹你还好,还有一个姝儿,总可替了好儿回来。”

    “姝儿,关姝儿什么事?”郑姨妈一开始没明白,等明白过来,立刻摇头,“姝儿更不成,她年纪小,还没姐姐老成。手心手背都是肉,我舍不得好儿,也舍不得姝儿。”

    不过是一句话,这姐妹俩的心性、人品高下立现。

    容氏瞧了瞧这姐妹两个,看向郑姨妈的眼神柔和了许多。

    “那如今可怎么办?”齐二夫人、方氏、郑姨妈急得团团转。

    “四爷跟前的小厮黄芩在外面,说有事回禀。”就有丫头进来禀报。

    “这个时辰,老四有什么事?……必是宫里有了新的消息,快叫他进来回话。”容氏哈哈道。

    一会工夫婆子领了黄芩进来,闲杂人等都被打发出去,就在里间门上挂起珠帘,只让黄芩门口回话。

    “快说,可有什么消息?”齐二夫人忙问道。

    “回老太太、太太。娘娘从宫里传出话来,说是一个参选的秀女,顶了郑姑娘的缺,要跟着公主去和亲。请老太太和太太、姨太太放心。”

    有人顶了郑好儿的缺?!用了顶缺二字,也就是说不仅是那个人自愿,而且还颇有了一番工夫才替了郑好儿?

    荀卿染和齐二奶奶对视一眼,心下不约而同地想到,不知这郑好儿是运气好,还是手腕高,她果饶有兴趣是不用人操心的。

    郑姨妈悬着的心落了下来,低声念了声佛。

    方氏此时更加着急,开口就问,“那我家女孩那?”

    齐二夫人赶紧问黄芩,“荀家的四姑娘可也有人替了?”

    “回太太,娘娘打发出来的人没说这个,只说估计过了晌午,就有旨意下来。又说,圣上也知道了这件事,请太太、姨太太不要勉强行事,免得触怒圣颜,得不偿失。”

    方氏一听这话,身子再也坐不住,一下子从椅子上滑到地上,一口气憋在那里,脸色瞬间紫涨起来。常嬷嬷在方氏跟前伺候,她是有经验的,忙叫了一个婆子帮忙,掐人中,抚胸口,又从怀中掏出药碗,要了碗水研话了,给方氏喂下去。

    半晌方氏才缓过气来,哇地一声哭了。

    这边就打发了黄芩下去,让他一有消息立刻来禀报。郑姨妈私下里叫了跟着的一个媳妇出去,封了个大大的红包给黄芩。

    容氏面露倦容,在炕上叹了口气。

    齐二夫人忙让人扶了方氏起来:“老太太年纪大了,禁不住呱噪。我这就带了姨太太回去说话。”

    容氏点头,“在我跟前你们都拘束。还不如你们姐妹好好商量个办法出来。荀家四姑娘,我看着是极好的,跟去和番可惜的。或是要用金银,尽管来和我说。”

    荀卿染暗笑,老太太真是太狡猾了,话说的很漂亮,其实啥也没应承,真需要金银,谁还好意思来找她要。

    郑姨妈扶着

    锦屏记第27部分阅读

    欲望文


同类推荐: 长日光阴(H)娇艳欲滴(高H,1V1)我想操你(各种花式操弄,高H)快穿之精精有味(H)只想和你睡(1V1 H)他似火 (军婚 高干 婚恋)AV拍摄指南糙汉和娇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