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新传 作者:京流云
网友上传章节 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三章 东瀛
汉献帝新传 作者:京流云
网友上传章节 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三章 东瀛之葬
.东瀛之葬
在结束内战的最初一年之中,刘协一直致力于国内思想的改革,帝国内也有人表达学术思想管制的问题,但刘协没有过多在意,总体来说思想管制局限在治国学说上,而自然学科的学术思想还是非常宽松的,这种一紧一松也促使了大量的学者从儒学转向自然科学,开始打断道家学者垄断自然学科的局面,尤其理工学者的高年俸更是吸引了大汉帝国大量年轻学士的向往。
大汉帝国皇帝刘协给他们这些学子关闭了一道门,却又为他们打开了一道更宽敞的门,在这道门的背后是一个自然的乐园,使他们拥有更多的机会成为一名符合大汉帝国利益的学者和君子,潜心或者疯狂的研究自然学科,不用再去过问朝政,也不用去争名夺利,只要解开一个方程式,只要将岩石归类,只要发现更崭新的自然学科分支,就可以同样获得丰厚的回报。
中央太学府也帝国皇帝的支持下,成立了帝国学府和天京学府,虽然筹备地点还在襄阳学府和长江学府内,但最终地点都选择在天京城,襄阳学府和长江学府一分为二的申请也得到了皇帝的许可。
在天京城落成后,荆州的治所将同时搬迁到江夏,使大汉最富裕的扬、荆、蜀三州的治所都平迁到长江沿岸,而襄阳学府一分为二,一部分前往江夏,保留襄阳学府名称。主要的学术力量则前往天京城,成立天京学府;长江学府同样一分为二,主要学术力量前往天京城,成立帝国学府,而另外一部分则前往金陵。继续保留长江学府名称;襄阳理工学府会移迁到天京城,成立京都理工学府;襄阳军府同样会移迁到天京城,成立京都军事学府。
帝国学府和天京学府会从原来地基础扩展,所有学科都会独立授课。道家、数学、理学被定为基本科目,学子在完成基本科目的学习后就可以成为学士,然后在法学院、商学院、文艺学院、理工学院、政学院、农牧学院、医学院、博学院八大分院进行法学、儒学、财经学、管筹学、水利学、农牧学、商学、工学、天文学、虫兽学、建筑学、地理学、组织学、文学、音律学、史学、器械学、冶炼学、船舶学、统计学、逻辑分析学、语言学、汉医学、罗马医学等二十多细分学科的系统学习。
儒学和法学不在是学子必学科目,除了政学院和博学院外,普遍可以免修,而设立博学院的主要考虑是这些学科的知识深度和结构还比较简单,很多人在单一学院无法满足其求知欲望,就可以申请入读博学院,而学院根据其能力进行评断。1^6^k^小^说^网
在八大分院中,只有政学院和博学院出身地学者是专门向治略机构和中央皇庭培养外。其他学院出身的学者则大多数必须专心研究学术问题。
刘协倒没有过问这些问题,该问的他早就过问了,如今大汉的学术环境还是让他比较满意地,尤其在管宁出面后,一些吃饱没有事情做得儒生也不再是大汉帝国前进的绊脚石,虽然贾诩也暗中处死很多儒生,但由于刘协本身对待大汉学者不薄,也并没有引发什么不良反应。
胡昭也开始实施他提议的封书举措,大量经书典籍在中央太学府进行修订。修订完善后,原本就刻定成铁版,藏在中央太学府藏书馆中,没有皇帝的同意,即使中央太学府的很多博士、院士都没有机会再读研,民间和各学府的旧版也在收集上来,朝廷免费一一兑换新版,私藏者定刑也非常重。
刘协知道有胡昭和贾诩在,这些问题也不会出什么错。尤其胡昭在的情况,决不会引发大部分学者的逆反。
刘协则将自己的心思都放到国内其他方面的建设,要想加快国内建设,尤其是天京城地建设,并且不大量调动帝国子民,也不影响国内建设。必须首先解决一个问题佣工的问题。
雇者。以钱粮雇赁之人;佣者,仆奴之辈。
佣工是官方和朝廷的说法。对商社而言,佣工就是奴工,除了基本日常饮食外,根本不用支付薪水,与其支付这些人的薪水,不如从帝国雇请驻防军来军事管制这些奴工来的划算。
根据治略府的报告,现在大汉帝国这样的大规模建设需要一百万新佣工,南方虽然拥有三百万的雇工,但大多数从事的加工制造,并在农忙时节参与插秧等短工,既满足了南方农业地水稻细耕的特点,保证了亩田的高产,也使实际完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降低,确保了南方人均拥有土地的绝对数量,真正能够调往北方也不多,只有十多万专门从事水利、建筑的专业雇工可以调动,而北方幽、冀、并三州人口也不多,经过南北统一战争之后,总数不过六百多万,实际劳动力应该不超过两百万,从其中抽调百万出来,北方立刻就混乱一片,所以余下的劳动力都需要外族奴工来解决。十六k文学网
刘协打算用外地奴工虽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现在大汉帝国的《雇工法》已经确定了在大汉帝国使用非大汉子民为佣工地合法性,大汉帝国上下也都默认了,可是去哪里寻找八十万劳动力呢?
刘协看着大汉帝国疆域图,用玉尺敲了敲瀛州,和陈群笑道:“就这里了!”
华夏十二年末,徐庶、文聘、郭嘉、凌操、董袭、陆逊纷纷接到调函,右大将军徐庶再一次获得大汉皇帝授权,统领十五万汉军平定瀛州。
定东军正式得到调函,前往南京。降为南京驻防军,吕蒙抽调回中央统帅府,廖化提为扬州驻防都尉。
定南军调往广州南海郡,降为广州驻防军,军中精锐抽调回征南军。鲁肃任广州驻防都尉。
定北军调回济南,降为济南驻防军。
随之不久,刘协第一次开放商军开拓授权,所有拥有商军的集商社获得随同汉军开发瀛州地权利。各自领着自己的水军前往淮安港集中。
刘协给所有集商社社长都发了一封秘密信函,要求他们看完之后烧毁。
瀛州现在已经从早期的百余国变化有三十多小国家和百十个小部落地域,根据这些从辽州出发的军机人员查探结果来看,瀛州目前主要存在两个大国西瀛(九州)一带地邪马台国和东瀛(本州)一带大和国,除此之外,在东瀛西南部靠近辽州地域还存在一个相对较大地斯马国(今广岛附近),在斯马国南方还有一个伊都国(今四国岛)。
由于大和国和邪马台国的力量较为强大,双方都在几十年前就从三韩引入了水稻种植和铁铜器打造,由于缺乏铁矿,当地地主要兵器和金属用具还是保留在铜器时代。
从两国的政权机构特性上来。大和国和邪马台国则仍然处于奴隶社会和原始部落交错文明阶段。
从大和国出现地时机和地理位置上来看,这个政权的发展确实至少经历了五百年,而他们的第一任大王神武天皇还是有可能出现在春秋时代的。
对于后代很多日本学者宣称的神武天皇在中国春秋时代已经成立奴隶社会的说法,刘协一直是非常鄙视的,中国在春秋时代的时候,日本本土文明还处于绳纹时代的末期古坟时代,这是明显的石器末期时代特征,以这种文明速度就进入奴隶社会时代,未免有点造假嫌疑。至于神武天皇时代就是日本封建社会开始阶段,那更是部分没有良知地日本学者在犬嚣。
在日本历史文化所有天皇承继中,有一段历史非常有意思,就是从公元二零一年到公元二六九年的神功女皇统治时代,到底谁是神功女皇,这是一个疑问,日本学者一直拒绝承认卑弥呼统治了本州的大和政权,但从目前的情报来看,大和政权并没有统一的大王。而是承认卑弥呼的统治权威,各诸侯分立的状态。
刘协敲了敲桌面,他意识到自己遭遇到了瀛州初步统一的阶段,虽然这种统一的基础是薄弱地,但直接从淮安出兵邪马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无论是海潮上还是季风的角度上来说。都是不可取的。而从辽州釜山港出发,首先平定小国斯马国。然后消灭大和政权,其后在灭掉邪马台才是最佳选择。
现在的瀛州到底有多少人口和军力呢,刘协继续翻看着军机院提供的情报,虽然其中没有详细记载瀛州的人口,但大和政权有部落七十有余,每部落有民万余或数千,而邪马台的部落则有三十有余,每部落民皆有万者;这些百余个部落也就是史书中所说的国百余地出处,其实就是一些部落。
这就让刘协心中多少有些担心和惊喜,担心的是竟然能有百万的人口,斯马国和伊都国其实不过是比较大的部落而已,各自有民数万;惊喜地是有百万人口就可以解决非常多的问题,首先是大汉女子匮乏的问题,其次就劳动力地问题,如果能够凑足三十万奴工,或许也是非常不错地事情。
除此之外,在北海道还有虾夷(阿依努族)本地土著,这些人中大约也可以抽调十万奴工,有了这些人口,至少北方各种水利灌溉建设工程就可以解决,而且瀛州是罗马混凝土的一个不错地产地。
事实证明罗马式的混凝土在建筑中的粘粘效果要强的多,比传统大汉的灌浆要好多了,但和罗马帝国不一样,大汉帝国缺乏火山,没有火山灰就不能大量使用罗马混凝土,目前帝国所用的混凝土大多是从辽州的长白山一带调用的,而瀛州评定之后,就可以确保这些混凝土大规模的出现。此外还可以用河沙弥补缺乏地部分。
由于缺乏大规模的登陆作战部队,孙坚的征东军也临时调往淮安,二十五万大军从淮安出发经山浦岛(今济州岛)补给,抵达釜山港,在釜山进行补给。
华夏十三年夏末。辽州海峡风浪终于平静下来,徐庶正式指挥大军进入瀛州,在东瀛登陆,在登陆处定地名为南渡县(今日本长门县)。数日后遭遇斯马国,三日内悉数俘虏当地夷民,各商军随后而至,在徐庶的允许下,商军开始以万人为营,向各处征伐。
大和政权在丧失三个部落之后,开始集中全民反击,在东姬县(今神户)荆州武威集商社五万丹阳商军、文聘三万镇东军、陆逊的两万青州驻防骑兵团(原定北军)遭遇,在陆逊指挥下,十万大军分三路逼进大和部落民兵。杀两万余,俘者过五万。
到了东初,徐庶已经将马斯国和大和政权扑灭,考虑到商社需要佣工,战争中徐庶也极力避免人口损亡。消灭大和政权之后,主要地六家集商社都各自得到了五万左右的佣工。
刘协也开始着手进行瀛州规划,根据军机不断传来的详细地图,将瀛州分为北海道、东瀛(今本州岛)、四国和西瀛(今九州)、北瀛(今库叶岛)五郡,后考虑东瀛郡过大。分设东姬郡(今日本广岛、神户、京都一带)和东瀛郡(今本州岛东部东京、东北一带),在东瀛郡的东瀛平原设东宁城。
各商军在东姬郡和东瀛郡到处沿海建城和港口,在内陆平原之地开发良田,让部分本地奴工耕种,而大部分本地奴工则运到东姬郡,准备在开春后运入渤海湾,参与大汉北部建设。
虽然其间卑弥呼派使臣前去拜见徐庶,表示愿意称臣,却被徐庶拒绝。
刘协也从扬州抽调了二十万青年壮士前往淮安。准备让汉人开发瀛州,彻底将瀛州划入大汉帝国版图。并让徐庶通知各家集商社只留部分中青年在当地参与本地建设,其余壮年劳动力必须运送到大汉京都,参与京都和北部建设,女性可以根据年龄,部分运回大汉。留部分为移迁过去地汉人妻妾。
瀛州的本地土著是大汉帝国各集商社第一次大规模吸纳奴工。也使各集商社备尝甜味,拉开了大汉帝国以集商社为代表。在此后数百年间不断征伐海外补充劳动力的战争。
留在襄阳的刘协是没有见到那一幕幕,但他知道这种奴役的残忍性,可是又能有什么办法,每个帝国的壮大过程中,奴隶工都是一个重要资助力量,想不断扩大战果就必须使国内民众压力减轻,那么使用奴隶工就是唯一的选择。
在刘协的心中,这些到底是北海道的虾夷人还是大和人,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在他的心中,感兴趣地就是数字,到底有多少青壮年劳动力才是最重要的。
但有一点同样很重要,就是这些奴工能活多久,在他们面前,不仅有北方正在兴建的二十多个水利工程、天京城建设、黄河治理工程,还有漠北的碉堡工程,在这些工程完成之前,他们必须活下去。
为此,刘协特意下诏令,让各家集商社要富有大汉帝国的人文精神,善待佣工,注意饮食和温暖保障,要注意卫生条件,尤其注意防止大规模瘟疫,要注意尊重他民族的安葬习俗,一律采取瀛州土著倾向的火葬,死后骨灰留在地中。
至于瀛州当时到底是否采用火葬,刘协倒不是很清楚,但至少不应该大规模留下可以考证的墓葬群或者坑埋群。
在瀛州本土,徐庶向刘协发来奏函,表示在瀛州壮劳力大量流逝后,当地老人无法获得赡养,是否由辽州提供一定的粮草支援。
刘协想了几日,最终回复是让他自己决定,但徐庶哪里有调拨辽州粮草地权利,他只好让各商军自行处理,汉军则不得过问此事,任何人不得留下相关记录,并且对瀛州土著采取火葬仪式。
刘协估计瀛州的事情解决至少是明年夏秋时节,届时还会有不少劳动力陆续抵达渤海湾。
在大汉帝国的历史上,平定瀛州将意味着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其一是集商社成为大汉征伐的主力;其二是大汉帝国迈开了海洋帝国的脚步。
看着十多年前的海楼船设计图纸,刘协清醒的意识到,必须首先系统的解决海洋帝国地根基问题。
大汉帝国的舰队还留在十多年前的水平,这些年来江东船舶军备集商社虽然也开发了很多新船只,但真正意义,远洋航行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面需要天文学、数学、理学、地理学等各方面学科顶尖学者的参与,仅仅依靠江东船舶军备集商社一家的力量实在是太单薄了。
网友上传章节 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三章 东瀛之葬在线阅读
网友上传章节 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三章 东瀛之葬
网友上传章节 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三章 东瀛
网友上传章节 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三章 东瀛
同类推荐:
我才不会爱上什么徒弟/太上忘情、
骚穴插入特集(脑洞肉段,粗口向)-v文、
乐可(完结+番外)、
他超霸道的 完结+番外、
男生宿舍被调教的小伪娘-v文、
皇上在奏折里夹话本看、
深度开发1v3、
轮流发生性关系(双性/NP/产乳/生子/QJ/LJ/人兽)-v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