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辣书屋
首页天下(梦溪石) 第 37 章

第 37 章

    天下(梦溪石) 作者:梦溪石

    第 37 章

    天下(梦溪石) 作者:梦溪石

    第 37 章

    天下(梦溪石) 作者:梦溪石

    第 37 章

    第37章

    赵肃觉得那人有些眼熟,走近了一看,才发现是冯保。

    冯保见了他,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凑近了低声道:“你可出来了,里面那位小祖宗……李娘娘去庙里上香了,王爷又约了人去郊外游玩,小世子闹着要出府,我只好和王妃报备一声,带他到这儿来了。”

    他口中的王妃,就是府里那位常年在香堂茹素诵经如隐形人一般的正妃陈氏。

    赵肃也苦笑不已,去裕王府的次数一多,跟这些人都混熟了,他才知道,由于裕王不受宠的缘故,他本也比较随和,所以安全方面做得很松懈,府里没有太多规矩限制,朱翊钧这才得以三天两头往外跑。

    待到他掀开车帘子看清里面的情形,不由一头黑线。

    裕王府的马车自然还是很宽敞舒适的,但是……

    几床被褥乱七八糟地堆满车厢,就在那小山似的凌乱之中,朱翊钧小朋友四横八叉地躺在那里呼呼大睡,口水把脑袋旁边的枕头都浸湿了。

    现在怎么办?赵肃回头,以眼神询问。

    你看着办吧。有他在,冯保松一口气,索当甩手掌柜了。

    在他看来,赵肃能到殿试这一关,得个进士出身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裕王一直属意让赵肃来当小世子的老师,最难得的是小世子也喜欢他,这样的人,现在不交好,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赵肃:“……要不还是送他回府吧。”

    冯保笑道:“那敢情好,正好天色也晚了,今夜王爷和娘娘都不回来,赵公子不若在府上留饭吧。”

    赵肃摇头:“这不合规矩。”

    裕王不在,府里都是女眷和宦官,他一个大男人,最容易招人闲话。

    冯保想想也是,便不作声了。

    这时候呼呼大睡的小屁孩翻了个身,揉揉眼睛,表情迷迷糊糊的。

    “肃肃……?”

    “嗯。”赵肃的神情柔和下来,弯腰探入车厢,伸手。

    小屁孩很自然地握住,顺势坐了起来,然后歪向他怀里。

    “抱抱。”

    赵肃趁机作思想教育:“都多大了,自己不走会被笑话的,说裕王府出来的小世子都不会走路。”

    朱翊钧左顾右盼装作没听见,表情可爱至极。

    恐吓无效,赵肃忍不住掐住那水嫩嫩的脸颊往两边拉。

    小屁孩吱哇乱叫,有样学样,也要来捏赵肃,后者反应很快,马上侧头躲开,结果小屁孩一爪子拍在赵肃身后毫无防备的冯保脸上。

    冯保:“……”

    赵肃忍笑虚咳一声:“永亭兄,天色也不早了,我们把小世子先送回去吧。”

    朱翊钧小朋友从来就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闻言马上嘴:“我不回去!我要去你家!”

    赵肃觉得脑壳有点疼:“我家没有零嘴,也没有好玩的,被子也不够,晚上睡觉一点儿都不舒服的。”

    朱翊钧嘟嘴:“我不回去,父王不在,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我要去你家睡觉!”

    赵肃倒是很能理解,这就像是小时候去亲戚家作客,经常会想留下来玩耍过夜,即便没自己家里舒服,也会有种新鲜感,只可惜朱翊钧身份不同,这种新鲜感从没体会过。

    冯保一脸苦相,跟着劝解,但小朋友表示很坚持,绝不改变主意。

    最后赵肃他们这边只好投降——总不能把泫然欲泣即将大哭大闹的小世子硬绑回去。

    妥协的结果赵肃带着朱翊钧先回去,而冯保则回裕王府报个信,顺便带些换洗衣服过去,反正还有侍卫随行,不虞安全问题。

    赵肃这边的宅子朱翊钧早就来过好几回,轻车熟路,基本每个角落疙瘩都被折腾过,以至于屋顶那只猫咪见了他就绕路走。

    刚刚到家,朱翊钧就嚷着肚子饿,赵肃看看厨房里材料还算多,决定包饺子。

    饺子皮好弄,面是现成的,旁边还有两个孔武有力的侍卫,可以让他们帮忙和面擀面,赵肃则把猪馅剁碎,香菇切碎,再掺些香菜。

    香菇本身可以当万能佐料,什么东西里边都放上一点,其味无穷。赵肃刚到这里的时候,就经常从山上采些野生香菇给陈氏做饭用,多余的还可以卖给回春堂,不过普通香菇卖不了多少钱,因为自宋代起,就已经开始有人工栽培香菇的方法了,到了明朝,闽浙一带的菇民更多,这也大大降低了野生香菇本身的价格。像京城这种地方,经常有人把香菇烘干了来卖,只需要用热水泡软之后就可以切开,而且香味更加浓郁,又可以保存过冬。

    赵肃到京城时,身上的钱在付了这院子一半的租金之后,后来又拿出一部分帮赵暖开铺子,赵暖那间旧货店开了没多久,他自己就进了诏狱,赵肃无法,只好让李松和赵暖的书童帮忙打理,自己偶尔过去看看,指点一下,没了赵暖的经营,铺子少了很大一笔进项,只能勉强维持在不亏的局面。

    眼看没有赚头,自己还要复习准备考试,赵肃索把铺子转租出去,租金收得不多,但也总算比之前好,再者他来回裕王府都有车接送,有时甚至还会被裕王留饭,一个月基本花不了多少钱。

    陈洙是世家出身,陈氏在长乐是一个比赵氏还要庞大的家族,他虽然也是庶子,却不像赵肃那样被苛待,从小吃喝用度都比照嫡子的待遇,这次上京,家里自然也给他准备了足够的银钱。陈洙觉得以赵肃那样的家世背景,日子必然过得很艰难,所以处处抢着付钱,连请做饭的婆子也不肯让赵肃出钱,平素和气的陈洙在这方面尤其固执,他认为朋友有通财之义,两人既然是朋友,就不必计较那么多,反复几次,赵肃就懒得和他抢了。

    如此一来,赵肃用钱的地方几乎没有,他一个大男人,对穿的用的不是那么讲究,但由于前世的人生,在吃上面却比较注意,有时候还会在婆子做饭的时候从旁指导,久而久之,连婆子的厨艺也变好了。

    元殊曾笑话他不是君子,因为君子远庖厨,赵肃答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元殊自是被他驳得哑口无言。

    这一日元殊并不在家,陈洙本也是一同赴殿试的,这会儿还没回来,赵肃等人在厨房忙得大汗淋漓,终于下好饺子汤。

    大家饿得饥肠辘辘,闻到香味都觉得食指大动,平常在家里动辄挑食的小屁孩这次居然也吃了满满一大碗,更别说其他人了。

    那头冯保跟裕王府那边报备完再带着衣物赶过来时,朱翊钧已经吃饱喝足,鸠占鹊巢在赵肃的床上呼呼大睡了,烛光映得白皙的两颊更加粉嫩,活像只小猪。

    什么叫天生富贵命,这就是天生富贵命啊,赵肃看着他的睡颜默默感叹,顺道同情了一下更加悲催的冯保同志。

    殊不知冯保却觉得自从有了赵肃和他一起分担苦难了之后,自己身上的担子已经轻了很多,比起以前,现在的日子简直就是幸福。

    紫禁城,东阁。

    按照规矩,所有殿试的卷子,都要统一被送到这里来。

    卷子的评分过程分为四关。

    先由受卷官预阅,这里是第一关,受卷官一目十行看过去,有些字迹潦草堪比草圣的,有些卷子沾上污渍的,那么卷子肯定会被往后排。

    第二关是读卷官评审,这里来头就大了。由于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选出来的官员,指不定哪个就是出将入相,名留千古的,所以为了考试的公平,也为了照顾各个部门的感受,读卷官会从内阁、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等这些部门里抽调正官组成,把这几百份试卷排出一、二、三甲的名次。

    然后这些排好名次的卷子,会送到内阁阁老那里进行最后的预定,这就是第三关。

    最后一关,内阁要把卷子报上去给皇帝最终钦定。

    但是要知道,科举三年一回,对考试的人来说很重要,对皇帝来说却未必很新鲜,像嘉靖这样在位时间特别长的皇帝,早就对钦定名次没什么兴趣,所以这项工作实际上的终审就会落在内阁身上,皇帝那里不过是最后走个过场而已。

    比如说殿试里的某个人,卷子写得特别好,本来中状元是绰绰有余的,结果他得罪了内阁里的某位阁老,又或者别人找关系走了后门,那么在第三关的时候,他的名字就从一甲被涮到三甲,连庶吉士都没份,而皇帝最后也只是略略扫了一下前几名的卷子,本不会注意到这个人,于是他的命运发生了颠覆的改变,从此也将走上不同的人生。

    这并不是无稽之谈,明朝开国两百多年至今,这种事情不算稀奇。

    所有的程序必须在两天内完成,两天之后,名次公布天下,那是最为轰动的一刻,而此时,阅卷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所幸这会儿不是三伏天,这么多人凑在一块,只觉得暖和,而不是闷热。

    一夜过去,天蒙蒙亮,第二关的工作刚刚完成,读卷官们彻夜未眠,都顶着个硕大眼圈,恨不得倒头便睡,可还得把名单都呈上去给阁老看。

    内阁成员中,首辅严嵩因为丧妻之事,次辅徐阶被弹劾避嫌在家,都没有来参加评审,第三关的审定工作就落在郭朴和袁炜头上。

    两人因为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会试舞弊案,对赵肃都有点印象,这一眼扫过去,赵肃的名字赫然入目,排在二甲十五。

    郭朴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

    这个名次,说好不好,说坏不坏,很悬。

    明代规定,一甲与二甲的前十几名,可以入选庶吉士,庶吉士就是以后入内阁的通行证。赵肃的名次,悬就悬在,你想划他入庶吉士,也可以,想把他排除在外,也不违反规定。

    郭朴之前曾经听徐阶说过,让他碰到赵肃这个考生时,能拉一把就帮忙拉一把,当然,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谁也不知道以后的事,但如果郭朴对赵肃有恩,赵肃以后必然得对他客气恭让三分,这是个利人利己,举手之劳的顺水人情。

    他正思忖着,却听袁炜笑道:“昨夜那些卷子我也略看过,这名次排得挺好,质夫要是也觉得无甚问题,那咱们就一并转呈圣上了?”

    “不急。”郭朴也笑道:“把二甲十五名之前的卷子都调来看看,科举乃国家大事,不可轻慢,否则陛下质询,你我也不好交代。”

    他这么一说,袁炜只好点头同意,又看着他把那些卷子都翻开,一张张开始看。

    素来急子的郭朴突然之间变得极有耐,怎么看都觉得诡异,袁炜疑心他另有所图,却又挑不出岔子,只得干坐一旁吃茶,等他看完。

    郭朴看了一会儿,突然出声:“这人的文章写得甚好,名次排在二甲十五,确是委屈了些,还可以再调一调。”

    袁炜探头去看,视线落在考生的名字上,眼皮跳了跳,笑道:“这人的卷子我看过,虽则不错,可笔迹不如他人清秀,遣词也不如他人工整,二甲十五,这名次刚刚好,我看就不必调了吧。”

    郭朴的耐到此结束,他本来就瞧袁炜不顺眼,闻言嘴角便微微一扯:“元峰兄,你这话就不对了,不是谁都能像你这样才华横溢,连青词都写得惊才绝艳,我观此人立意高阔,论调鲜明,假以时日,必能成大器。”

    这番话夹枪带棍,袁炜怎么受得了,闻言马上沉下脸色:“郭质夫,你这是什么意思!”

    郭朴闷哼一声:“不过是称赞元峰兄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罢了!”

    袁炜本身谈不上有什么治国大才,但在文章方面却是一绝,不仅读书过目不忘,就连写的青词也深受皇帝喜爱,正因为此,郭朴很看不上他,今天逮着机会,自然要刺两句。

    此时的气氛已经闹得有点不愉快,其他人面面相觑,正待劝解,门口忽然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白家的白菜粥童鞋的地雷,这名字真有意思==

    谢谢大家的回帖和支持,俺准备下周爆发,来个日更,所以周末两天存稿,周一开始更,吼吼,谢谢大家理解!

    ——今天的小随笔——

    今天来侃侃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帝。

    这个娃不应该叫崇祯帝,应该叫杯具帝。

    一般来说末代皇帝,要么像宣统那样幼年登基,懵懂无知被换了日月新天,要么像刘禅李煜那样,治国无能,只顾享乐,又或者像杨广那样好大喜功,总而言之,基本上皇帝自己要负上很大的责任。

    但是崇祯的悲催就在于,他不蠢,反而很聪明,他也不懒,非常勤政,每天累死累活睡几个小时,就只为了干活,拼命想把明朝给拉回来,结果明朝还是灭了,而且不是灭在嘉靖或万历这样的皇帝手里,而是灭在崇祯手里。

    所以崇祯在煤山上吊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

    意思是我做得不好,导致上天降罪,反贼进京,这都是那些臣子误了我。

    他此时的内心估计有上万头神兽奔驰而过:为什么前面那几位先皇,坏事做尽,还能善终,老子日夜劳,反而得不到一个好结果!

    当年明月对于崇祯失败的原因,是用一句话来概括的:明朝气数已尽。

    但是我觉得,用气数这个词,仿佛也不能用来完全描述当时的情景。

    只能说实在是太巧了。

    您看,嘉靖闹腾的时候,明朝没亡,魏忠贤闹腾的时候,明朝也没亡,偏偏崇祯在位,明朝就亡了。

    要是一登基就亡国也就算了,还是在劳了十九年之后才灭亡,简直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让人吐血。

    天灾、北方的威胁、皇帝的格、制度的腐败,党争,这些都是明朝灭亡的原因,这不能说是气数,更应该说是一代代的积累,导致必然有这样的结果。

    一声叹息。

    ————

    照顾系统抽风看不到的朋友,下面再贴一次,看过的不用再看。

    37

    赵肃觉得那人有些眼熟,走近了一看,才发现是冯保。

    冯保见了他,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凑近了低声道:“你可出来了,里面那位小祖宗……李娘娘去庙里上香了,王爷又约了人去郊外游玩,小世子闹着要出府,我只好和王妃报备一声,带他到这儿来了。”

    他口中的王妃,就是府里那位常年在香堂茹素诵经如隐形人一般的正妃陈氏。

    赵肃也苦笑不已,去裕王府的次数一多,跟这些人都混熟了,他才知道,由于裕王不受宠的缘故,他本也比较随和,所以安全方面做得很松懈,府里没有太多规矩限制,朱翊钧这才得以三天两头往外跑。

    待到他掀开车帘子看清里面的情形,不由一头黑线。

    裕王府的马车自然还是很宽敞舒适的,但是……

    几床被褥乱七八糟地堆满车厢,就在那小山似的凌乱之中,朱翊钧小朋友四横八叉地躺在那里呼呼大睡,口水把脑袋旁边的枕头都浸湿了。

    现在怎么办?赵肃回头,以眼神询问。

    你看着办吧。有他在,冯保松一口气,索当甩手掌柜了。

    在他看来,赵肃能到殿试这一关,得个进士出身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裕王一直属意让赵肃来当小世子的老师,最难得的是小世子也喜欢他,这样的人,现在不交好,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赵肃:“……要不还是送他回府吧。”

    冯保笑道:“那敢情好,正好天色也晚了,今夜王爷和娘娘都不回来,赵公子不若在府上留饭吧。”

    赵肃摇头:“这不合规矩。”

    裕王不在,府里都是女眷和宦官,他一个大男人,最容易招人闲话。

    冯保想想也是,便不作声了。

    这时候呼呼大睡的小屁孩翻了个身,揉揉眼睛,表情迷迷糊糊的。

    “肃肃……?”

    “嗯。”赵肃的神情柔和下来,弯腰探入车厢,伸手。

    小屁孩很自然地握住,顺势坐了起来,然后歪向他怀里。

    “抱抱。”

    赵肃趁机作思想教育:“都多大了,自己不走会被笑话的,说裕王府出来的小世子都不会走路。”

    朱翊钧左顾右盼装作没听见,表情可爱至极。

    恐吓无效,赵肃忍不住掐住那水嫩嫩的脸颊往两边拉。

    小屁孩吱哇乱叫,有样学样,也要来捏赵肃,后者反应很快,马上侧头躲开,结果小屁孩一爪子拍在赵肃身后毫无防备的冯保脸上。

    冯保:“……”

    赵肃忍笑虚咳一声:“永亭兄,天色也不早了,我们把小世子先送回去吧。”

    朱翊钧小朋友从来就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闻言马上嘴:“我不回去!我要去你家!”

    赵肃觉得脑壳有点疼:“我家没有零嘴,也没有好玩的,被子也不够,晚上睡觉一点儿都不舒服的。”

    朱翊钧嘟嘴:“我不回去,父王不在,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我要去你家睡觉!”

    赵肃倒是很能理解,这就像是小时候去亲戚家作客,经常会想留下来玩耍过夜,即便没自己家里舒服,也会有种新鲜感,只可惜朱翊钧身份不同,这种新鲜感从没体会过。

    冯保一脸苦相,跟着劝解,但小朋友表示很坚持,绝不改变主意。

    最后赵肃他们这边只好投降——总不能把泫然欲泣即将大哭大闹的小世子硬绑回去。

    妥协的结果赵肃带着朱翊钧先回去,而冯保则回裕王府报个信,顺便带些换洗衣服过去,反正还有侍卫随行,不虞安全问题。

    赵肃这边的宅子朱翊钧早就来过好几回,轻车熟路,基本每个角落疙瘩都被折腾过,以至于屋顶那只猫咪见了他就绕路走。

    刚刚到家,朱翊钧就嚷着肚子饿,赵肃看看厨房里材料还算多,决定包饺子。

    饺子皮好弄,面是现成的,旁边还有两个孔武有力的侍卫,可以让他们帮忙和面擀面,赵肃则把猪馅剁碎,香菇切碎,再掺些香菜。

    香菇本身可以当万能佐料,什么东西里边都放上一点,其味无穷。赵肃刚到这里的时候,就经常从山上采些野生香菇给陈氏做饭用,多余的还可以卖给回春堂,不过普通香菇卖不了多少钱,因为自宋代起,就已经开始有人工栽培香菇的方法了,到了明朝,闽浙一带的菇民更多,这也大大降低了野生香菇本身的价格。像京城这种地方,经常有人把香菇烘干了来卖,只需要用热水泡软之后就可以切开,而且香味更加浓郁,又可以保存过冬。

    赵肃到京城时,身上的钱在付了这院子一半的租金之后,后来又拿出一部分帮赵暖开铺子,赵暖那间旧货店开了没多久,他自己就进了诏狱,赵肃无法,只好让李松和赵暖的书童帮忙打理,自己偶尔过去看看,指点一下,没了赵暖的经营,铺子少了很大一笔进项,只能勉强维持在不亏的局面。

    眼看没有赚头,自己还要复习准备考试,赵肃索把铺子转租出去,租金收得不多,但也总算比之前好,再者他来回裕王府都有车接送,有时甚至还会被裕王留饭,一个月基本花不了多少钱。

    陈洙是世家出身,陈氏在长乐是一个比赵氏还要庞大的家族,他虽然也是庶子,却不像赵肃那样被苛待,从小吃喝用度都比照嫡子的待遇,这次上京,家里自然也给他准备了足够的银钱。陈洙觉得以赵肃那样的家世背景,日子必然过得很艰难,所以处处抢着付钱,连请做饭的婆子也不肯让赵肃出钱,平素和气的陈洙在这方面尤其固执,他认为朋友有通财之义,两人既然是朋友,就不必计较那么多,反复几次,赵肃就懒得和他抢了。

    如此一来,赵肃用钱的地方几乎没有,他一个大男人,对穿的用的不是那么讲究,但由于前世的人生,在吃上面却比较注意,有时候还会在婆子做饭的时候从旁指导,久而久之,连婆子的厨艺也变好了。

    元殊曾笑话他不是君子,因为君子远庖厨,赵肃答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元殊自是被他驳得哑口无言。

    这一日元殊并不在家,陈洙本也是一同赴殿试的,这会儿还没回来,赵肃等人在厨房忙得大汗淋漓,终于下好饺子汤。

    大家饿得饥肠辘辘,闻到香味都觉得食指大动,平常在家里动辄挑食的小屁孩这次居然也吃了满满一大碗,更别说其他人了。

    那头冯保跟裕王府那边报备完再带着衣物赶过来时,朱翊钧已经吃饱喝足,鸠占鹊巢在赵肃的床上呼呼大睡了,烛光映得白皙的两颊更加粉嫩,活像只小猪。

    什么叫天生富贵命,这就是天生富贵命啊,赵肃看着他的睡颜默默感叹,顺道同情了一下更加悲催的冯保同志。

    殊不知冯保却觉得自从有了赵肃和他一起分担苦难了之后,自己身上的担子已经轻了很多,比起以前,现在的日子简直就是幸福。

    紫禁城,东阁。

    按照规矩,所有殿试的卷子,都要统一被送到这里来。

    卷子的评分过程分为四关。

    先由受卷官预阅,这里是第一关,受卷官一目十行看过去,有些字迹潦草堪比草圣的,有些卷子沾上污渍的,那么卷子肯定会被往后排。

    第二关是读卷官评审,这里来头就大了。由于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选出来的官员,指不定哪个就是出将入相,名留千古的,所以为了考试的公平,也为了照顾各个部门的感受,读卷官会从内阁、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等这些部门里抽调正官组成,把这几百份试卷排出一、二、三甲的名次。

    然后这些排好名次的卷子,会送到内阁阁老那里进行最后的预定,这就是第三关。

    最后一关,内阁要把卷子报上去给皇帝最终钦定。

    但是要知道,科举三年一回,对考试的人来说很重要,对皇帝来说却未必很新鲜,像嘉靖这样在位时间特别长的皇帝,早就对钦定名次没什么兴趣,所以这项工作实际上的终审就会落在内阁身上,皇帝那里不过是最后走个过场而已。

    比如说殿试里的某个人,卷子写得特别好,本来中状元是绰绰有余的,结果他得罪了内阁里的某位阁老,又或者别人找关系走了后门,那么在第三关的时候,他的名字就从一甲被涮到三甲,连庶吉士都没份,而皇帝最后也只是略略扫了一下前几名的卷子,本不会注意到这个人,于是他的命运发生了颠覆的改变,从此也将走上不同的人生。

    这并不是空来风,明朝开国两百多年至今,这种事情不算稀奇。

    所有的程序必须在两天内完成,两天之后,名次公布天下,那是最为轰动的一刻,而此时,阅卷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所幸这会儿不是三伏天,这么多人凑在一块,只觉得暖和,而不是闷热。

    一夜过去,天蒙蒙亮,第二关的工作刚刚完成,读卷官们彻夜未眠,都顶着个硕大眼圈,恨不得倒头便睡,可还得把名单都呈上去给阁老看。

    徐阶因为被弹劾避嫌在家,严嵩也因为丧妻之事,都没有来参加评审,第三关的审定工作就落在郭朴和袁炜头上。

    两人因为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会试舞弊案,对赵肃都有点印象,这一眼扫过去,赵肃的名字赫然入目,排在二甲十五。

    郭朴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

    这个名次,说好不好,说坏不坏,很悬。

    明代规定,一甲与二甲的前十几名,可以入选庶吉士,庶吉士就是以后入内阁的通行证。赵肃的名次,悬就悬在,你想划他入庶吉士,也可以,想把他排除在外,也不违反规定。

    郭朴之前曾经听徐阶说过,让他碰到赵肃这个考生时,能拉一把就帮忙拉一把,当然,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谁也不知道以后的事,但如果郭朴对赵肃有恩,赵肃以后必然得对他客气恭让三分,这是个利人利己,举手之劳的顺水人情。

    他正思忖着,却听袁炜笑道:“昨夜那些卷子我也略看过,这名次排得挺好,质夫要是也觉得无甚问题,那咱们就一并转呈圣上了?”

    “不急。”郭朴也笑道:“把二甲十五名之前的卷子都调来看看,科举乃国家大事,不可轻慢,否则陛下质询,你我也不好交代。”

    他这么一说,袁炜只好点头同意,又看着他把那些卷子都翻开,一张张开始看。

    素来急子的郭朴突然之间变得极有耐,怎么看都觉得诡异,袁炜疑心他另有所图,却又挑不出岔子,只得干坐一旁吃茶,等他看完。

    郭朴看了一会儿,突然出声:“这人的文章写得甚好,名次排在二甲十五,确是委屈了些,还可以再调一调。”

    袁炜探头去看,视线落在考生的名字上,眼皮跳了跳,笑道:“这人的卷子我看过,虽则不错,可笔迹不如他人清秀,遣词也不如他人工整,二甲十五,这名次刚刚好,我看就不必调了吧。”

    郭朴的耐到此结束,他本来就瞧袁炜不顺眼,闻言嘴角便微微一扯:“元峰兄,你这话就不对了,不是谁都能像你这样才华横溢,连青词都写得惊才绝艳,我观此人立意高阔,论调鲜明,假以时日,必能成大器。”

    这番话夹枪带棍,袁炜怎么受得了,闻言马上沉下脸色:“郭质夫,你这是什么意思!”

    郭朴闷哼一声:“不过是称赞元峰兄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罢了!”

    袁炜本身谈不上有什么治国大才,但在文章方面却是一绝,不仅读书过目不忘,就连写的青词也深受皇帝喜爱,正因为此,郭朴很看不上他,今天逮着机会,自然要刺两句。

    此时的气氛已经闹得有点不愉快,其他人面面相觑,正待劝解,门口忽然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第 37 章在线阅读

    第 37 章

    肉文屋  /

    第 37 章

    第 37 章


同类推荐: [综清穿]侧福晋快穿之尤物养成_御书屋成人(未来穿越古代 开放结局 np n大于四 文笔好)群狼环伺np_御书屋[盗墓笔记][瓶邪]家有闷油猫五年之痒_御书屋穿进肉文被操翻了怎么办_高辣文_御宅屋快穿之狠肏娇弱花_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