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到了骑射场,二人动作十分笨拙,频频出错,与胤礽、胤禔干脆利落、近乎完美的动作形成对比。不必旁人说什么,他二人就彷佛被人扇了巴掌,又羞又愧,不敢抬头、不敢去看皇阿玛。
但康熙可没心软,将胤礽和胤禔狠狠夸了一通,对着那俩小人只冷笑了两声,至于你们,朕羞于启齿。
兄弟二人霎时间眼泪簌簌而下,终是忍不住开口,皇阿玛,儿子知错了,儿子不敢再懈怠
康熙哼了一声,朝俩大儿子使了个眼色,便背着双手看似潇洒离去。
皇阿玛
胤祉哭着要去追。
胤礽拦下他,三弟,别追了。皇阿玛被你们俩伤透了心,正在气头上,你说什么都不会听的。
那怎么办啊?皇阿玛不要我这个儿子了吗?胤祉哭得更凶了。
胤禔非常有经验的安慰道:只要你好好学习,把功课赶上来,皇阿玛就会重新喜欢上你。
真的?
胤礽和胤禔同时点头,真的。
胤祉和胤禛俩小兄弟松了口气,还好还好,他们还有救。
二哥、大哥,你们教教弟弟好不好?
胤礽自是点头,皇阿玛走前给他递的那个眼色,不就是这个意思吗?只是陪了这俩,他今天就不能去永寿宫看小十和三妹妹了。
唉,面前这俩臭弟弟,真是不叫人放心。
先把你俩手上的伤口处理一下,不然还怎么握笔、拉弓?
胤礽和胤禔带着俩小萝卜头欲去太医院上药,才走几步,就撞上了梁九功。
奴才给太子请安,给诸位阿哥请安。皇上让奴才给两位小阿哥送金疮药。他从将小匣子递给胤礽。
他又看向胤祉和胤禛,叹了口气,貌似无奈道:两位小阿哥可莫要怨皇上,皇上心里也后悔着呢,不该对您二位下手那么狠。但当时见两位小阿哥的学识还不如伴读们,心中着实失望、气恼,这才失了手。
胤祉和胤禛早有悔恨意,这会儿听了梁九功的话,更是自责愧疚。
我们怎么会怨皇阿玛,书上说玉不琢不成器,皇阿玛也是为了我们好。还请公公替我们在皇阿玛面前美言几句,莫要叫皇阿玛为我们伤神。我们往后定然会勤奋读书的!
梁九功欣慰点头,适时的擦了擦眼角泪花。
两位阿哥放心,奴才一定会将您二位的话带到。这药,可赶紧用啊,可别留下疤痕。
再度看向胤礽,太子殿下,老奴告退。
去吧。
胤礽看着梁九功轻快的步伐,再看一脸悔恨、立志发愤向学的两位弟弟,轻轻摇头。
皇阿玛的套路可真多,一套一个准。
作者有话说:
二更会晚一点(朋友们明早再看吧)
第62章
康熙对进学的儿子严厉,对年幼的儿子就宽松许多,从上书房出来,便去东六宫探望其它小六、小七、小八和二格格几个孩子。
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任务,即使再忙、再多孩子,也不能冷落他们。
他少孤失怙,再加上皇考在世时偏心过甚,致使他至今都心有遗憾。他如今的勤勉,何尝不是一种较劲,希望自己做出一番成绩,百年后到了地下见皇考时,能扬眉吐气一番,证明自己比四皇弟那所谓的第一子强得多。
若有人知晓他的心思,许会说他小心眼,富有四海却还跟一个婴儿较劲,可那又怎样?他就是小心眼。缺失的父爱,这是他二十多年来唯一不能获得的东西,也是今生注定无法被补偿的,不管他活再久都不能再得到。
这是他心底的一道伤,平日里看似毫无痕迹,可每到年节祭拜先祖,面对皇考的画像,心底的伤痕便会悄悄开裂,生出一丝疼痛,随着血液在周身游走蔓延。
所以,他偏爱胤礽,却不会冷落其他的孩子,不希望别的孩子跟自己一样心有遗憾。
但因为小孩子容易夭折,康熙也不敢对这群两三岁的小萝卜头投入太多感情,见到他们,只说了一刻钟的话,放在怀中抱一抱、询问日常饮食、活动,再赏赐几个小玩意儿,便结束了。
回到乾清宫,康熙叫人上了一桌夜宵,用过后便去养心殿瞧瞧,看看工匠们有没有造出什么新鲜玩意儿。
华夏文明从商周以来,就不断革新各种技术,文化越发灿烂。但他敏锐的发现,从明末至今,发展似乎就停滞下来。
他希望自己的朝代也能如前人那般,不求比肩,但求有一技之长,所以设立造办处,聚集天下间最优秀的匠人,为的就是能有一个技术改进、革新创造,使造福百姓,更使他能流芳百世。
遗憾的是,看过一遍后,并未出现他期盼的东西。
他不禁有些怀疑,是否是自己插手太多、干预太多,限制了这些匠人们的发挥?
他听张诚和白晋说过,在他们的国家,皇帝不会对科学院有任何干涉、限制,任其发展,倒是叫那科学院搞得如火如荼、硕果累累,有几分百家争鸣的意味。
康熙背着手,眉心深拧,似不理解。
国王怎能对底下人不控制呢,他们就不怕贪官贪污款项?不怕白莲教那样的斜教妖言惑众、蛊惑人心,制造混乱吗?
可从结果上看,对方确实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他一时难以抉择,罢了,还是再等等,看看其它传教士带来的消息。年初他把南怀仁擢升到工部任职后,南怀仁欣喜万分,又往故国写了好几封信,邀请故友来大清发展。
*
康熙走出养心殿,看一眼怀表已是申时三刻,可以去永寿宫了。他刚走到永寿门前,梁九功的徒弟魏珠就步伐匆匆的赶来。
奴才给皇上请安。皇上,曹侍卫回来了,正在乾清宫外等着。
康熙面上一喜,立马调转方向往乾清宫走,梁九功,你去永寿宫跟贵妃说一声,朕今晚有要事,就不过去了。
嗻~
魏珠口中的曹侍卫,便是曹寅,是康熙保母之子,亦是他的伴读,既是君臣也是友人,故而康熙极为信任此人。
曹寅精明能干,康熙惜才,不舍他在内廷耗费时光,遂将他调到六部任行走。
所谓行走,指的是临时调充到某个职务上、却暂无空缺的任职,亦是资历浅还需学习的意思。六部行走虽是小官,却能随意观摩学习六部中任何一部的事物,也不失为一种方便。
这回找粮食的事,曹寅也在其中,他去的地方是江南。他父亲在江宁任职多年,人脉极广,对他助益颇多。
传回好消息的人正是曹寅,难怪康熙这般急于见他。
康熙两步并作三步走,几个呼吸间便走回了乾清宫。
曹寅在殿门前看见他,立马跪下行礼,奴才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他身后的两位老者,亦学着他的模样,下地行礼口呼万岁。
康熙看到那两位老者时,便已经明白了几分,这兴许就是那新粮食的种植户,他若要推广,定然离不了他们的指点。
曹寅办事真是越发妥贴了。
免礼平身,都随朕入殿。
谢皇上。
曹寅带着两位老人入殿,还有两担沉甸甸的箩筐。
康熙一看箩筐之物,坐不住了,指着那纺锤状的黄色物品问道,这便是那玉蜀黍?
回皇上,正是。一般来说,一颗苗能接一个果子,上面有四五百小粒,约有半斤。
这果子刚采下来时,用沸水煮熟,成人吃一两个便能饱腹,若是孩童一个即可。
皇上手里拿的这颗是去年秋天采摘的,早已干透,须得剥下来用石磨碾成粉,熬制成玉蜀糊糊再食用。
曹寅的解释虽然详细,但并未能完全解答康熙的疑问,他继续追问,那一亩地能种多少颗苗子?多少日成熟?要施肥几次?
曹寅有些犹豫,似在回忆,康熙便直接看向老者,老人家,你们来说。
褐色衣裳的那位老者,整整衣裳又清了嗓子,才恭敬的回话。
皇上,这玉蜀黍,若是精心伺候,一亩地能产八百公斤左右。若是糊弄它,也就三四百公斤。
康熙心中震惊,八百斤!那真是高产!
即便收成不好,三四百斤也很不错了,抵得上寻常水稻的产量。
老人家,何为精心、何为糊弄?
老者解释道:回皇上,精心伺候便是得耗上许多心血。
须得在秋日收完这玉蜀黍,立马翻地,让太阳把地晒晒,杀死里面的虫子,将晒干的草木堆拢点燃,用草木灰肥地。冬日里再翻一次,好叫霜雪把土里的虫子冻死。
如此两翻两晒,才能把土地养好了。不然地越种越薄,后面出不了庄稼,得停好几年呢。
康熙点点头,果然世事皆有学问。
他走到茶几前,倒了两杯茶,递给二人,老人家先喝杯茶,再慢慢说。
他的动作极为自然,彷佛家中晚辈递水一般,两位老人亦是直接伸手接过。
曹寅看得直瞪眼,想要训斥他们失礼,叫康熙一个眼神制止,随即也递给他一盏茶,子清也喝口茶。
曹寅双手接过,谢皇上。
老者看曹寅动作,知晓自个又失礼了,欲学他谢恩,康熙摆摆手,老人家还是继续与朕说这庄稼的种植吧。
是,皇上。这春天的土,得正月里就开始翻了,翻完了好等雨水把它浇透,这样种下去,苗子才有水喝,才种得活。
不过,刚翻地的时候,就得开始点苗子了。
找一块地挖得比馒头还松软,浇上几担粪水,然后把去年留的种子洒上去,再用沙土盖住,过个七八天就能出芽。
芽尖见了太阳,就越长越快,到苗子翠绿、跟中指一般长短时,就能分苗种了。
种下去后,还得日日去巡逻,怕有鸟雀、山鸡叼了它,得及时补上。
不能扎稻草人驱赶吗?康熙不解。
嗨,那家伙没用,鸟儿可聪明着呢。老者一副嫌弃的样,种下去三五日,若苗子还是绿的、没有干枯,便说明活了,就该施肥了,得施好几次,种下去是一回,长到半人高是一回,快要扬花时又是一回。
不过咱家也没啥肥料,全靠人和鸡鸭鹅产的,之前就用光了,还出去捡牛粪。要是在外头干活,再急也得憋着,得跑到自家地里撒尿,可不能叫别人的地占了便宜
曹寅立马咳嗽,这老倌越说越没分寸,在皇上前一个劲的说屎尿,多冒犯啊。
老者不知道自己哪说错了,但入宫前曹大人就跟他们约定过,曹大人一咳嗽就不能再说话,就得闭嘴,遂闭嘴,颇为不安的看着康熙和曹寅。
康熙朝曹寅微微摆手,无妨。
他知晓曹寅在意什么,但仓廪足而知礼节,这些乡野人家每日在意的是庄稼收成,哪有机会学礼节?况且他常去京城的南北两区晃荡,什么昏话脏话没听过。
他看向老者,笑得温和:老人家不用管他,咱们说咱们的。这玉蜀黍的种植,朕如今是搞懂了,若朕现在开出一块地种它,可能结出果子?
老者思索一阵才道:皇上,这东西在我们南边,晚上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一样能出果子。这北边,草民也没种过啊。
康熙摸着黄色的玉蜀黍,冰凉硌人,手感很不好,连这殿内的金砖摸着都比它舒服。可这是粮食啊,是救人命的东西。
朕想试一试,两位老人家可愿留下来帮朕。
都听皇上的皇上的,草民一家都跟着来了。
两个老者笑得合不拢嘴,来的时候曹大人就告诉过他们,留在京城,孙子能读书,儿子能去大户人家、去工坊做工,前途比在乡下好多了。
康熙又指着另一担的东西询问,这个可就是番薯了?
上头有些泥块,看不清颜色,个头倒是不小,有的跟他拳头一般大小,有的细长如手指。
老者上前,将两个番薯碰在一起敲了敲,泥块脱落,显出它本身的颜色,大的是黄褐色,小的是红色。
皇上,这番薯挖出来得带着泥晾干,不然放不住。这个是黄皮红心,个头大,叶子小茎也细。红皮这个,里头是白心,个头细长但是甜,叶子肥大鲜嫩能做菜,茎又粗又长。
皇上可要种?现在正是时候呢,容易得狠,把它埋进土里,多多洒些水,四五天就能出芽,十来日就有四五寸,割下来掐成一寸长,插在雨后得土地里,长得飞快。
这家伙不用施肥,只要多翻几次多拨草,等到了中秋,就能挖起来,一个个跟碗口一样大,好得很哦。
老者实在是喜欢这番薯,跟康熙说话时也忘了规矩,说得很是畅快,眉毛眼睛都笑做了一团。
康熙被他感染,心情亦是大好,好好好,朕也种。这个一亩地能产多少斤?
好的时候能有五六千斤,再差也是两三千呢。
这么多!!!
康熙倒吸一口凉气,差点掉了手里的茶盏。
这样的好东西之前怎么就没推广开呢,怎就局限于那一个小镇了!
实在可惜至极!
种!朕一定得种,看看这是何方圣物,竟如此高产。
康熙也不嫌它脏,拿着那番薯不住揉搓,忽然问:老人家,这个现下可能吃?
能吃能吃,洗干净了就能直接吃,皇上要是喜欢吃软和的、甜的,就叫人煮熟了吃。
康熙跃跃欲试,叫魏珠装了几个,送去御膳房烹煮,老人家怕这宫里的厨子不晓得做法,还要跟着去。
康熙顺便叫他们二人去用膳,留下曹寅说事。
才说了不到一刻钟,那番薯就被呈上来了。
不同于之前脏兮兮的模样,这洗净煮熟后,颜色竟好看了许多,红色的好似云霞,黄色的彷佛桂花。康熙用手拿起一个,十分绵软,吃进嘴里更是入口即化,松软甘甜。
他不住点头,好东西啊好东西,此物应大大推广。
曹寅,此番回京,你带了多少农人进京?
一共带了六户人,除去儿童,能种地的青壮年有三十二人,暂时都安置在奴才府上。
那就先委屈你两日,你与他们一同歇一天,后日便带着他们搬进丰泽园,开始种这两样庄稼
丰泽园就在清华园边上,是康熙正月里才叫人弄出来的,有五六亩计划种水稻的田,如今有了玉蜀黍和番薯,那就再扩。
带回来的种子能种多少亩?
玉蜀黍能种六七亩,番薯可种十亩。曹寅这还是保守了说的,他怕一些种子不能出芽。
康熙思索片刻,便道:那玉蜀黍就种六亩,番薯也是八亩。剩下的留给朕,朕在御花园和上书房种一些,方便观察。给朕留几个人,在宫中指导。
是,奴才明白了。
你跪安吧。
**
曹寅退下后,康熙看着那两筐子粮食一直笑。
梁九功,将这番薯挑五斤送到太子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那边亦是。
梁九功带着人麻利分拣。
没过多久,进殿回话,皇上,奴才已经叫人分送各宫了。
还剩多少?
还有半框,约莫十来斤,奴才把他们送到御膳房去了,让御厨给皇上钻研几个菜式。
恋耽美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41)
同类推荐:
顶级暴徒、
被前男友他爸强肏(NP,重口,高H)、
孽缠:被前男友他爸囚禁强肏(NP,高H)、
重生国民女神:冷少宠妻宠上天、
独占帝心:后位,我要了、
医品太子妃、
金玉满堂(古言女尊NP)、
乱七八糟的短篇集(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