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辣书屋
首页小傻子的童养媳 小傻子的童养媳在线阅读(94)

小傻子的童养媳在线阅读(94)

    姓白?吴林眼睛一亮,心想这三人倒是没白费力气,总算有了点线索。因此他迫不及待地问道:你怎么知道姓白?
    我是偶然间听到管事和刘老爷说话的时候知道的,这人咽了咽口水,那天管事问刘老爷,说白大人怎么还没到,晚了可就赶不回去看场子。结果刘老爷说这人家白大人的生意,你倒是比正主还上心。所以我想如意坊的东家应该就是这个白大人。
    这明城可没有第二个白大人吴森看着瑟缩的这人语气轻柔地说道,你想说的就是白总兵白大人吧?
    我,我不
    这人还没有说完,吴森又抛出第二个问题:白诚将军械卖与长青的事你们知道多少?
    这下子三个人都露出惊骇的神情,他们怎么可能没有跟刘老爷夜里送过东西?只是他们以为顶多是送进军营里不让带的违禁品,以为是军营里头的大老爷们儿缺女人了所以弄些进去,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给长青送去军械!这可是通敌卖国
    我们不知道哇!
    徐雪峰六神无主,一个劲儿地给吴森磕头,另外两个也是一样,磕了个头破血流。他们的确不是好人,坑蒙拐骗、杀人放火都做,可他们是白玉人,不会做这卖国贼!而且通敌叛国可是要株连九族的
    吴森自然知道这几个人没有这个胆子,不然也不会见面就开口骂人,应该是瑟瑟发抖才对。只是见这些人明显的惊慌,吴森不管几人的求饶,又继续问出第三个问题:
    你们跟白诚去交过几次货?
    几人一下子仿佛被按下了静止键,不过沉默片刻,许海峰便带头交待道:我是三次。一次是昨年六月底,一次是今年三月初
    吴森叫人将这些通通记录下来,留作以后当证据。这三人一个接一个地开口,倒是不到半个时辰便说完了,随即全都忐忑不安地看向吴森。
    我们已经全都交代了,大人能否放我们一条生路?许海峰又带着另外两人磕起头来,求大人放我们走吧
    现在出去可不是生路,而是死路一条才对,吴林没好气地插嘴,你可知道那管事正到处找你们?要知道有句话叫做只有死人才不会开口!
    许海峰一愣,随即立刻明白了吴林在说什么
    我可是救了你们一命!吴林一看呆怔的三人便知道他们已经反应过来,于是嗤了一声,居然还骂我,要不是我你们早就成为那刀下亡魂了!
    吴森派去如意坊的人回来汇报,那里头可是死寂一片,空荡荡的仿佛根本没有人居住过一样。如果吴林没有带回这三人的话,恐怕他们还真的难再找到白诚通敌叛国的证据,从而再指证尚敏。所以吴林这回可是立了大功,于是吴森也不再计较他私自出去找这三人的事,而是打算给他一些奖赏。
    这三个人因此便留在军营之中,不过为了他们不安分,吴森让他们跟着将士们一起训练。这下倒是让他们兴不起逃跑的心思了,毕竟每天累到吃饭时手都抬不起来,哪里还有力气跑路?作为普通人的他们比将士们还要差,每天进了军帐就呼呼大睡,不知道多少次连衣衫都来不及解。
    就该让这些人好好锻炼一下,奉命看管三人的吴林原本是相当无聊的,不过此时却是从中发现了乐趣,以后就应该这样对待那些关在牢里的犯人,白天让他们出来累死累活地训练或者做工,我就不信他们累到吃饭都想睡觉时还有力气折腾。这样说不定还能给国库增加不少收入呢
    第215章
    白诚通敌卖国然后被杀、江暮雨被长青人抓走的消息不到一天便传遍了王城。
    当时正临近年关,一片欢欣的气氛中这个消息就好像在水池里扔进一块重石,溅起层层波澜。所有人都在为江协统担心,因为飞云已经成为了白玉国的守护神,凡是他们出现的地方,就连山贼土匪都是扫荡得干干净净。虽然这支军队不过刚成立一年多,可是无论是襄城还是明城,它都收获了一片赞美声,百姓们无不期望日后它能够成为自己城市的驻军。
    真没想到白总兵竟然是这么一个人!
    茶馆里这些天好是热闹,自从这个消息一出,大家纷纷跑到茶馆来了解详细信息,也好作为日后的谈资。于是他们在知道白诚竟然将连弩都卖与长青、甚至以飞云威胁江暮雨喝下迷药之后,纷纷义愤填膺、群情激慨了起来。平头老百姓们破口大骂白诚不忠不义,文人骚客们则是联名上书朝廷要求立刻出兵长青,将江协统给救回来。
    民意如山,即便是每日醉生梦死的皇帝也不能忽视,否则这必定会成为他这勤政一生的败笔。也许是老了,刘帝总是会想起年少时打算一统三国的雄心壮志,会想要做些什么证明自己是千古一帝,能和郑王一样流芳千古。于是他龙颜大怒,先是将王城白家狠狠降职处罚一番,又召集了几位心腹权臣商量攻打天南城、夺回江暮雨的计划来。
    犯我白玉者,虽远必诛!兵部尚书语调铿锵,这简直是不把我们白玉放在眼里,必须得好好教训他们一番才是!
    刘帝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一喜,垂下眼帘问兵部尚书有几分胜算。
    只要军备充足,拿下天南不是问题,兵部尚书见刘帝有这个意向也是悄悄握紧了拳头,因为他也已然到了该告老还乡的年纪,自然想要做些什么叫后人记住他,天南驻兵八万,我们明城的驻军加上飞云军目前是七万。但是我们有连弩和突火枪,他们不会是我们的对手,拿下天南最多不过三个月。
    突火枪是对付长青士兵结成盾阵时的利器。原先白玉和长青打仗吃亏的原因便在于这个盾阵,因为正面久攻不破,时不时还叫那侧面突袭的小支军队给消耗些兵力。如果他们有了突火枪,那么必定会让他们乱了手脚,从而让他们长驱直入。兵部尚书越想越气血翻滚,心想这回可是天赐良机,叫他们来像当年的郑王一样建功立业,流传百世。
    然而这时工部尚书却是出来泼冷水:突火枪只造出了二十件,而且还是为了过年时向来朝的他国展示用。至于连弩则是优先供给了襄城的驻兵,因为这件武器射程短但威力大,对于打仗时一向偏于进攻的草原军更为有用。况且自从飞云离开襄城之后,草原军便异动频繁,恐怕又在打襄城的主意
    白玉每年的国库收入三成给驻军,三成则是用来造军械,听起来不少,然而也不过是让他们勉强配置出第二支飞云军罢了。突火枪用到的铁更多,而且制作起来更加繁复,如果想用这个对付长青的话,至少也要给他们三个月,说不定还能造出个一千件来。
    刘自明此时也站了出来,对刘帝说道:儿臣也觉得此时便打过去不妥,至少也要等入夏之后。这一场战争的关键在于天时地利和人和,如今我们人和具备,可是天时地利却讨不找好。这冬天本就是物资匮乏的时期,如果再加上打仗所需的消耗,我们根本讨不着好。而在地利方面,我们想要出兵便要前往天南,进入长青的国境。
    突火枪是对付长青的利器没错,可是长青人又不是傻子,吃了亏下次还结盾阵挨打。只要他们闭城不出,突火枪又不是攻城锤,对厚实的城门可是没什么作用。而连弩伤害高却射程短,他们如果想借用连弩杀掉守城士兵那么必定会进入对方的射程之内,恐怕还没有造成伤害,他们的将士便被居高临下的对方给重伤。这样的话他们即使有了这两样神兵也没有用,别人在城内享受一年贮存下来的过冬粮食,而他们的将士却只能驻扎在荒郊野外,消耗大量物资。这样一来根本是得不偿失,不仅达不到原先的目的,反而会成为百姓攻击朝廷的又一把柄。
    连仗都没有打过的黄毛小二在这里开什么口!虎威大将军嗤笑一声,只要第一场仗能够大胜,歼灭对方一半的兵力,怎么会久持不下?我们往日和平相处不过是因为势均力敌,对方的盾阵让我们无可奈何,但是如果以七万军力和对面四万的守城军打,老臣认为根本不会超过一个月!
    虎威大将军明显是想战的,就像兵部尚书一样。对于他们来说,军资是否充足是工部和户部的事,他们要做的就是像一柄矛一样插入长青的心脏。他们等了四五十年,如此良机怎么可以再错过?如今明明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全才对,只要他们出兵,那么长青根本不会是对手!
    臣也以为不妥,此时户部尚书站了出来,开玩笑,感情钱不用他们操心就可以这样造?幽城的水患,丰城的蝗灾,工部的开销,今年的国库收入本就不如往年,再打仗可就要赤字了!况且将军所说的一个月不过是他的猜想,如果不能在一个月之内攻下天南,我们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明年可就要补上这亏空
    这一下子局势便清楚很多,工部和户部站在太子这边求稳,而兵部和将军则是站在皇帝那边主战。两派争论不休,剩下的礼部、吏部与刑部自觉没有立场便没有说话,只是荣左相也没有说话却是有些奇怪了。于是两派说到最后都不由自主地往荣左相那边瞥,看他什么时候出来主持场面。
    臣也以为不可战。
    荣左相突然开口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大家心里都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知道再吵下去也不会有个结果,得有个人出来截断这些对话才是。
    长青虽然拿走了连弩,但是以他们的制作水平,未必能仿造出来。况且就算仿造出来也是远不如我们,因此这一点无足畏惧,我们也不必争这先机荣左相低着头将所有人的意见综合,然后一条条批驳或者赞同,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听他讲。今年的收成不好,再拿出一部分去打仗必定会引发民怨,甚至有可能会导致饿殍出现,没有必要。我们不妨先征兵,等到入夏之后,集合军队进攻天南,这样既能平息民愤,又能保证这场仗的胜利,臣以为再好不过。
    荣左相说的有理有据,即便是渴望功绩的刘帝也不再坚持,开始思考起这后续事宜。将军和兵部尚书虽然心有不甘,但是看皇帝没有开口便知大势已去,这一场仗年前注定打不起来。果不其然,刘帝直接下旨要三月征兵,而现在的几个月则是大力制造突火枪,留到明年进攻天青时制敌之用。
    皇帝的旨意迅速传达下去,王城的百姓最先知道了这一喜讯,纷纷表示等到明年便去参军打仗。而当这个消息传到安城的时候,肖潇早就已经不在那里,自然没能及时得到江暮雨为长青所俘的消息。而他去了哪里呢?时间回到肖潇在安城住着,打算等中秋过完就去王城的那一天。
    那天肖潇一出门便看到韩一皱着眉看手上的书信,而经常看到的那个护卫则是低着头站在韩一身边。于是肖潇好奇地上前问道:怎么?出什么事了?
    蝗灾韩一长叹一声,今年他们幽城多地发生蝗灾,韩一虽然不是农夫地主,却也是受到不小影响,毕竟他手下的食肆和花楼每日可都需要大量新鲜食材。原先他以为没有这么严重,可是这封信上说幽城的粮价已经涨了三成,可想而知等明年开春之后是怎样的情景。即便他们有自己的农庄,恐怕也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幽城的蝗灾很严重吗?肖潇皱着眉问道,这些天他不常出门,倒是知道的少了。
    幸好马上就要入冬,因此如今尚在控制之内,韩一跟肖潇解释,只是如果不能在冬天把那些虫卵给清理掉,明年可就是铺天盖地的蝗虫,幽城恐怕会是颗粒无收。
    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庄稼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蝗虫趋水喜洼,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地方。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幽城前几年降雨颇少,不少人担心会发生旱灾,由此刘自明还向肖潇请教过有没有什么对抗旱灾的好方法。可是没想到旱灾还没有真正到来,先来的却是蝗灾。
    第216章
    常见的蝗虫是主要分为土蝗和飞蝗,引起蝗灾的多是飞蝗,因为他们身体有翅,移动性更强;而且它们是寡食性害虫,仅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幽城种的便是禾本科作物水稻。今年幽城的收成少了将近四成,不过不幸中的万幸是这一次爆发的时候已经是秋天,如果是入夏的时候爆发,简直是不给人活路。
    蝗灾甚是可怕,在从春秋战国至清末的两千六百年间,中国历代王朝共发生蝗灾五百三十八次,等于平均每五年就有一次蝗灾。在那个以农为本且科技落后里,这样铺天盖地的破坏景象,就是国家百姓的锥心灾难。不过汉族向来是一个非常坚强且拥有大智慧的民族,因此发明了不少抵御蝗灾的方法:
    第一种是人工扑打法。这是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悠的灭蝗方法。以《捕蝗要法》的记载,这种方法,主要是由乡民们用竹竿撑起八尺长的白布,以顺风的方向三面围追,把蝗虫驱赶到一处后,再集中力量扑打。属于自春秋战国年间起,农民们迎战蝗灾的白刃战。这种方法虽说耗费体力,却工具简单方法简便,且适合大批乡民集体作战。因此两千年来,在中国农村十分普及,这一次幽城的蝗灾最先也是采用这种办法。
    第二个则是壕堑掩埋法。人工扑打法虽说简单,但毕竟人力体力消耗太大。于是到了汉朝年间,累坏了的国人们,也脑筋灵光一现:何必要和蝗虫打白刃战?给蝗虫挖坑不就行了?于是壕堑掩埋法应运而生。
    以东汉《论衡》等典籍介绍,这种方法,要先在蝗虫要经过的地区,挖出大量深宽二尺的大坑,然后在蝗虫到来后,以扑打等方法把蝗虫引入坑里,再集中力量进行填埋。这种办法的歼敌效果极好,通常一埋一大片。操作难度却也高:一旦土埋的太浅,蝗虫也能钻出来。《晋书》里记载,河东地区当时发生蝗灾,人们采用壕堑掩埋法埋杀蝗虫,熟料埋进土里的蝗虫,转眼就飞出来,反而把庄稼啃了个光。
    于是,一种更狠的办法在我国唐朝时开始普及,那就是篝火诱杀法。
    其实,火烧蝗虫的愿望,在春秋战国年间,就是十分强烈。《诗经》里就有秉被蟊贼,以付炎火的呐喊。到了唐朝时,这种火烧蝗虫的操作,也终于成熟起来。
    以《捕蝗图册》和《治蝗全法》里记载,要想火烧蝗虫,就要在天黑时点燃篝火,而且篝火之外,还要在蝗虫密集的地区分路设灯,用密切配合的灯光,把大批蝗虫吸引而来。然后被火烧到的蝗虫,就会失去飞行能力。大批百姓趁机捕杀。还可以以将被杀的蝗虫,在壕堑处集中掩埋。
    唐朝开元年间,面对席卷中原的大蝗灾,唐朝宰相姚崇果断启用篝火灭杀法,短时间里成功将大灾扑灭。
    而发展到农业科技更发达的宋代,大规模的灭蝗烧荒也被采用:将蝗虫的滋生地一把火烧光,不但断绝灾难隐患,更可在烧荒处开荒种地,可谓一举多得。
    最后一种则是据虫除卵法。同样是也在农业科技井喷的宋代,防灾意识深入人心与其在大灾时累死累活灭蝗,不如提前斩草除根。趁着冬天的机会,把蝗虫的虫卵滋生地端掉。因此,就有了据虫除卵法。
    恋耽美


同类推荐: 顶级暴徒被前男友他爸强肏(NP,重口,高H)孽缠:被前男友他爸囚禁强肏(NP,高H)重生国民女神:冷少宠妻宠上天独占帝心:后位,我要了医品太子妃金玉满堂(古言女尊NP)乱七八糟的短篇集(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