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今日不就是和圣上一起验收成果的,当然要得意。
幽州地广人稀,朝廷规定,无主荒地任由耕种,前三年不收赋税。
占城稻耐旱耐贫,易生长,随手洒下,不用多管就能长成。
在幽州显然发挥了更大的用处。
江南繁华,经济发达,可同样地狭人稠,没有这么多空地种占城稻。
叶敛拔下一株稻穗,鼓鼓囊囊的,没有空穗,产量如何?
老农眼中都是喜意,饶是尽力压制,依旧是泄露出来,亩产三石有余。
三石有余,叶敛在心中换算成斤,也就是差不多二百斤。
亩产二百斤和后世动则千斤的超级水稻比自然是不值一提,但莫忘记大周如今的亩产。
江南富庶的肥沃水田可亩产六至七石,北方稍差,大约在五石左右。
占城稻不用精耕细作,洒在荒地上便能生长,随种随收,这多出来的粮食差不多都是白得的。
哪怕碰上旱灾,单凭占城稻便能度过难关。
钟离微等人都被这出奇的产量惊到。
这占城稻产量如此之高。
钟离微不由得简单算了一下,占城稻成熟快,七十天成熟,幽州尚且可以种植一季,更何况江南两广。
岂非可以一年两种、三种。
如此算下来贫瘠土地亩产也不比肥田低。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众人这才货真价实地感受到占城稻到底有多重要。
当然,钟离微很快冷静下来。
贫瘠的土地肯定不能一直耕作,肯定要休耕。
可即便如此,占城稻的作用依旧不可小觑。
在场众人皆是心潮澎拜。
此情此景,竟让他们这些混迹官场多年的老人想到了初入官场的日子。
只要不是天生的乱臣贼子,谁愿意生活在乱世。
乱世身不由己,饶是他们薄有家产,在战祸面前也是一样,
寒窗苦读,入朝为官,他们当初也是有着为生民立命,开盛世太平的抱负。
现如今看到这沉甸甸的稻穗,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叶敛的心情也不错。
太平盛世,百姓的生活才好过。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就是这个意思。
叶敛继位以来,接连免除天下赋税,休养生息,大周这才缓过气来。
饶是如此,平民百姓依旧是一日两餐,省吃俭用,
可想而知,先帝时繁重的赋税、岁币,频繁的天灾下,百姓生活是何等困苦。
今日便用这占城稻做饭,朕与诸位大人好好尝一尝。叶敛欣慰道。
老农憨厚笑着称是。
和糯米和粳米不同,占城稻的稻米属于一种灿米,直链淀粉较多时,煮好的米饭米粒较硬,没有黏性,本身也缺乏香气。
后世人可能会有人喜爱硬硬的米饭,但对大周人来说,显然更加习惯于有弹性和黏性的糯米和粳米。
占城稻的口感逊色于普通稻米,注定价格会低。
不过农家不讲究,干饭已经是很好的饭食,灾荒年间啃食树皮都有,占城稻作为果腹之物已经是合格。
叶敛的口腹之欲不重,吃的时候不忘评价。
总之,大有可为。
众位大臣府中不缺粳米,自然尝出口感的差别。
但圣上都能吃下,他们又如何不能。
最终每人都吃得干干净净。
抛却口感,占城稻绝对是利民之物,可到底是从林邑取回的稻种。
知名度不够,难以推广。
叶敛敲这桌子看向诸位大臣,心中有了主意。
朕听闻诸位大才,今日也算出游,既是一品占城稻,诸位大人不妨赋诗赋词一首,结合成册,刊行大周。
有什么比这些人打广告更好用。
妥妥的软文广告。
就拿钟离微来说,钟相在大周上下的名气绝对是顶流,无数学子仰慕。
朝中大臣亲自赋诗赞颂。
他们的追随者岂能不支持,如此,占城稻不就推广了。
天下好早日实现一日三餐。
第101章 人心
转眼两年时间一闪而过。
凤仪殿,晴儿指挥着满殿的宫女太监收拾行囊。
娘娘的衣服首饰不用全带,带些轻省的便是。
这些书册账本全部带走。
大件嫁妆先留在宫里
宫女太监手脚麻利。
晴儿转头见自家小姐回来,上前几步接过东西,娘娘,福寿殿刚刚派人过来,说太后找。
钟离熙看着已经收拾得差不多的凤仪殿,这便过去。
晴儿忙帮着自家小姐梳妆换衣。
娘娘今日又去了织造局?不然也不会如此打扮。
钟离熙不舍道,还是放心不下。
娘娘就是太爱操心,织造局的棉布远销海外,物美价廉,臣在宫中都知道。
晴儿如今也是有品级的女官,正五品承旨,越发有模有样,人也越发沉稳。
钟离熙笑道,你的消息灵通,自然什么都知道。
哪有?晴儿反驳。
自家小姐擅经营,背景上织造局有宫廷撑腰,技术上还有科院的支持,加之朝廷支持海贸,不光东部沿海的市舶司扩大了几倍,就连西南都开辟了海路。
天时地利人和,织造局早不可同日而语。
在林邑等西南诸国,大周的棉布丝绸可是最受欢迎不过。
如今的汴梁,小型纺织工场遍地开花,都是自家小姐潜心经营的成果。
晴儿为钟离熙簪上一支凤簪,骄傲道,娘娘不知是多少人家的主家。
两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但已经足够汴梁百姓习惯女子做工,自食其力。
古人虽然不懂什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但知道银钱傍身,底气足。
经验丰富,手脚麻利的女织工,月钱不比男人少,甚至能够养家糊口。
朝廷在大都站住脚,汴梁的风采却不减往日。
往日漕运的水道没有被废弃,相反将汴梁打造成四通八达的中心城市。
官道、直道、河运和海运,让汴梁北连大都,南接两广,西通川滇,东达松江。
迎来送往之际,盘活了汴梁。
不光男子不缺活计,女工更是供不应求。
白花花的银子就在眼前,就连往常觉得女孩是赔钱货的乡下都不自觉换了态度。
毕竟古代养孩子本就粗糙,女孩养几年,送入城里做工,日后说不定一年就赚回来了。
更不要说为了彩礼这点蝇头小利,早早将女儿许出去。
太医院联合科院研究常用药,钟离熙时常关心,知道了女子太早成婚生育对身体有损害,生下的孩子也易夭折。
织造局能带来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也是她在推动。
相比两年前,汴梁更多的是都城所带来的光芒,也就是所谓的政治中心城市。
如今的汴梁,纵然还是两都之一,经济中心的优势却是后来居上。
钟离熙亲眼看着汴梁蜕变成如今的模样,怎么可能舍得。
晴儿眨眨眼,小姐舍不得汴梁,就能舍得陛下?
大都的信件最近来得格外勤呢?晴儿笑。
陛下虽然没有催促,但这隔日一封信的架势,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
这信件如此频繁,还要多亏了陛下广建的邮政驿站,否则这信件可不能如此及时。
钟离熙忍下羞涩,戳戳晴儿的胳膊,就你促狭,那些宫女太监若知道你是这般模样,看还愿不愿意被你管着。
晴儿不受威胁,臣这是恩威并施,和娘娘学的。
钟离熙站起身,汴梁已经不需要我指手画脚了。
陛下在信中的劝告有道理,未来的长远发展,还要她放开保护的手。
大都需要娘娘。晴儿脱口而出。
梁太后将钟离熙叫来是商量北上大都的事。
哀家年纪大了,对汴梁是故土难舍,就不去大都了。
梁太后近些年越发深入简出,颇有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的意思。
崇宁长公主负责抚孤院事宜,和钟离熙经常打交道。
钟离熙也知道崇宁长公主时常将女儿欢怡县主留在宫中,却不知道太后何时起了永远留在汴梁的心思。
母后不去大都,儿媳怎么能抛下您。钟离熙拧眉道。
这两年,宫中只剩她与太后。
太后懂进退,通情达理,任由她自由出入宫廷。
可以说是满分的婆母。
整个汴梁,除去太后,钟离熙是身份最尊贵的。
不用时刻注意仪态,被人关注。
钟离熙甚至想过,如果陛下有了新欢,她就留在汴梁,自由自在也不错。
谁料她现在要去大都,梁太后却不去了。
梁太后摆手,你不用陪哀家。
年纪大了,不愿意走动。你和陛下还年轻,多闯闯。
大都与汴梁相距稍远,但陛下休整官道,六七日也便到了。钟离熙劝道。
科院改进后的马车,据说是加了弹簧等结构,更加轻便不说,连颠簸感都降低了不少。
梁太后虽然说是年纪大了,但身体康健的很,想要两地走动也不困难。
与你说句实话,哀家自进宫一直是身不由己,唯有如今的日子才觉得安稳自在。梁太后说道。
崇宁和欢怡陪哀家留在汴梁,哀家高兴地很。
陛下是个有情有义的,你比哀家有福气。梁太后拍拍钟离熙的手,去吧,陛下一直等着你。
钟离熙知道梁太后已经下定了决心,却还是忍不住开口,陛下已经为太后和公主都准备了府邸。
梁太后摇摇头,玩笑道,老太婆去大都干嘛,等你和陛下有了皇子,哀家再去不迟。
等钟离熙离开,赵嬷嬷扶住太后。
小姐这又是何必,陛下和皇后都是真心邀您北上。
梁太后缓声道,是真心,所以难得。
赵嬷嬷,那您为何?
当初陛下迁都,不得已将皇后留在汴梁。可如今陛下已经二十有二,膝下空虚,一直推拒了充盈后宫的谏言。朝臣奈何不了圣上,只能求助于皇后。
梁太后露出一个笑,圣上将皇后留在汴梁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做过抢夺圣宠的美梦。
现在约莫是梦醒了。
陛下就是没有皇后,也不要外人入宫。
所以哀家说皇后的命好,碰上老叶家难得的痴情种。
否则帝后分居两地,皇后无子,说不得早就被陛下忘到了脑后。
哪里能像皇后这样,大半个朝堂上奏,迎皇后北上。
小姐?赵嬷嬷面露担忧。
梁太后无奈一笑,哀家早就想清楚了,先帝早就是过去的事。
时间还是太短,称不上稳妥,汴梁毕竟还是都城,不能一位镇场的人都没有。梁太后说道。
皇后不得不北上,她便留下。
赵嬷嬷一脸心疼。
梁太后轻声道,哀家也不是全无私心,陛下清明,看得到哀家的付出,日后多关照崇宁和欢怡也就是了。
父母爱,则为计深远。
她如今能护住崇宁,待她去世,恩宠就看人心了。
大都。
正值朝会,八百里加急的传令官忽然出现。
参见陛下,陛下大喜,船队回来了!
一年多前,叶敛组建了一支新船队,意在远洋贸易。
彼时占城稻的产量已经公开,叶敛的理由也很正当。
林邑虽为小国,仍有占城稻这宝物。我大周地大物博,但也不可固步自封。远洋出海,开阔见识,取长补短,也能一扬我大周国威。
朝臣已经习惯了当今圣上爱折腾的性子,还能怎么办,只能同意。
毕竟市舶司外贸的利润不菲,府库宽裕,他们的俸禄都在上涨。
有魄力的家族,跟着陛下,朝廷吃肉,他们喝汤,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于是新的远洋船队就这么一致通过了。
但朝臣低估了叶敛所说的远洋。
往常船队出海,秋冬出发,夏季返航,最多也不会超过一年。
然而陛下的船队九月出海,到了来年的九月依旧杳无音讯。
朝臣都猜测是不是遇到了意外,见圣上不提起,也不敢多言。
于是整个朝堂都默契地避开了新船队的事。
现在,他们都放弃的时候,船队竟然回来了?
叶敛倒是知道远洋出海超过一年也正常。
但航海本就是充满冒险,他便是自信于大周的造船技术,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此刻听到船队返航,饶是叶敛都不禁惊喜。
毕竟船还好重建,这船队上千名航海经验丰富的水手可不好找。
船队到了何处?叶敛问道。
传令官单膝跪地,正在泉州港。
既是到了泉州,北上要不了多久。
叶敛接着问,沈大人如何?
沈大人让臣告诉陛下,他路途颠簸,只是有些疲惫,一切无恙。
传令官呈上一小册子,这是沈大人托臣带给陛下的。
沈大人自然是沈溪。
当初船队出海,沈溪自告奋勇愿随之出海。
叶敛知道他心思细腻,便将寻找高产作物的任务交给了他。
传令官退下,朝会也顺势散了。
叶敛将钟离微留下。
皇后不日就要到大都,正好能赶在船队前面,看个热闹。
第102章 接人
七月初六,钟离熙一行的车队到了大都的驿站。
正值黄昏,夕阳在地平线上似坠未坠,马车的车轮和马蹄声踏在官道上,声音很有节奏。
因为临近大都,迎来送往的官员多,驿站修建的比府城的要大气。
皇后娘娘,此处距大都有五十里,天色不早,是继续赶路?
一路护卫的禁军将领卫闻拱手在马车外请示。
马上就要到大都,也不急于一时。
钟离熙下车,客气道,卫将军辛苦,一路奔波,今晚就歇下吧。
卫闻顺势应下,微臣这便下去安排。
五十里路,精兵强将莫说骑马乘车,便是步兵,日行百里也是常事。
不过钟离熙一行不是士兵,加上行装,行程并不快。
尤其皇后的安危要紧,卫闻也不敢趁夜赶路,自然是住在驿站安全。
更何况明日见圣上,皇后没准也想着养精蓄锐。
见皇后没有逞□□闻麻利的去联络驿站。
自大兴府改名大都,成了都城之后,驿站也水涨船高,连带驿丞都见识了不少大官。
卫闻一行人早就入了驿丞的眼。
先不提这浩浩荡荡的护卫,单看驾车的马匹,毛皮油光水亮,身姿矫健,就能猜到这一行人身份不凡。
驿丞心中一阵嘀咕,不知是那家的皇亲国戚进都,场面如此大。
卫闻掏出一枚令牌,将驿站最好的房间收拾出来,备好热水和饭菜。
驿丞看到令牌上的雕龙,手一颤。
妈呀,这还真是皇亲国戚。
好好好,大人您快进。
晴儿去拿饭,黄嬷嬷和柳嬷嬷也没闲着,尽力将驿站的房间安排的舒适些。
高裕则守在门口,防止没眼色的冲撞到贵人。
黄嬷嬷见钟离熙面露疲色,劝道,娘娘今日好好休息,明日梳妆打扮好见陛下。
赶路到底是不比宫中,不是每日都能碰上驿站旅馆。
恋耽美
全文免费阅读-晋元(62)
同类推荐:
顶级暴徒、
被前男友他爸强肏(NP,重口,高H)、
孽缠:被前男友他爸囚禁强肏(NP,高H)、
重生国民女神:冷少宠妻宠上天、
独占帝心:后位,我要了、
医品太子妃、
金玉满堂(古言女尊NP)、
乱七八糟的短篇集(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