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辣书屋
首页窃璧 窃璧——照破山河(91)

窃璧——照破山河(91)

    所以,朕很好奇,乔郁为何选择了你?皇帝声音很柔和,比刘曜询问他时更柔和。
    他慢条斯理地看着刘曜,等待着一个答案。
    事实上,他并不需要刘曜回答,只看他的反应就够了。
    太子在他膝下长大,虽无多少父子之情,但倾注无数心血,其余诸子,若不是母亲得皇帝喜爱,则多被忽视。
    其中当然包括刘曜。
    可他又是最争强好胜,野心勃勃之人。
    皇帝三言两语,便让刘曜想起了少年时不被皇帝重视,受人薄待的日子。
    他压下怒意,竭力让自己笑得自然,儿臣与乔相,无甚私交。
    就算有,在他回皇城,正大光明地监国之后皆会化为虚无。
    连日来刘曜处理诸事,随行诸臣皆以为尘埃落定,待三皇子态度不同往日,俨然如同帝王一般,若非皇帝还活着,刘曜恐怕已用上了皇帝的仪仗,连他自己都以为,帝位舍他其谁。
    无甚私交?皇帝弯了弯眼睛。
    他受病痛折磨,最痛时浑身关节具如闸刀切过,他食不下咽,夙夜浑身,早就瘦得身上的寝衣都不合体,可他眉眼仍有艳色,消瘦令他面容更为锋利,令这种艳色更为凌厉。
    刘曜忽觉这神情很是眼熟,却想不起来为何眼熟。
    皇帝道:你当日亲自举荐乔郁,当是你此生最为正确之事,他笑,吾儿,事成之后,欲以江山几何谢乔郁?
    刘曜只觉那种怒意压制不住。
    他从不隐忍,更不温和,今掌权位,在众谋臣劝解之下竭力掩饰得意与盛气凌人,朝臣近日都对他毕恭毕敬,他险些忘了被人鄙薄是何滋味,偏偏,以玩笑般的语气说出这样诛心之言的人,是他的父亲,是当今最最尊贵之人。
    陛下,刘曜道:儿臣今日种种所得,皆为儿臣自己得之,他低头,尽量不让皇帝看见自己流露出戾气的眼睛,与旁人无干。
    垂落的长袖下,是攥得发青的手指。
    太子谋反,你何故先于老五先来?皇帝温言道:老五出事那日,禁军何以没有在听见异响时便至?禁军首领与乔郁有些私交,他满意地看着刘曜愕然愤怒混合的神情,唔,此事,看来三殿下不清楚。
    刘曜终于忍不住,道:举荐乔郁乃是儿臣此生最后悔之事,乔郁狼子野心,岂能满足于小小相位?他要的却是权倾朝野,扶持君主于他而言有何好处?我与刘昭此消彼长更如他心意!
    他疾言厉色,终于将心中秘而不宣的话说了出来。
    谋臣多劝他施恩于乔郁,但乔郁阳奉阴违野心勃勃,叫他怎么能将前事一笔勾销?故见乔郁次数不多,每次见到都要维持一副卿乃国之功臣的模样让刘曜自己都难受的作呕。
    明明当时不过一依附他的小小幕僚,现今却要他费力哄着了!
    刘曜恨不得马上回宫,寻个由头罢免乔郁,此后是杀是留,皆在他一念之间。
    他这个儿子对乔郁的不满已溢于言表。
    刘曜骄横易怒,不好相与,但好控制,他原以为乔郁想要刘曜上位是为了这个,眼下看来,乔郁与刘曜已离心离德,不论乔郁是不是真心,刘曜得势后都不会再容忍乔郁。
    乔郁不是傻子,他怎会看不出刘曜的态度?
    皇帝似是困倦一般地闭上眼睛。
    乔郁不会束手就擒。
    刘曜悻悻住口。
    乔郁对你尚算忠心耿耿。皇帝道。
    刘曜看向床上闭目的皇帝,眼中的阴鸷不加掩饰。
    可惜,不能。
    皇帝道:明日可要到王城了?
    刘曜垂眼,恭敬道:是。
    翌日。
    大军平安入城。
    斛州军无资格入城,只得驻扎城外大营,待休整些时日后再返回斛州。
    皇帝回宫之后精神比往常更不好,服下安神药后便昏昏入睡。
    刘曜暂居宫中,住所与皇帝寝宫不过百步之遥。
    他为表孝心,殿中无婢女立侍,只庭中有二三粗使用人扫撒庭院,端茶送饭而已。
    刘曜阴沉着脸看书,他与谢居谨交谈时还是一张温和忧虑的面容,刚进寝殿便全然消失,活像被抹去了表情的木头人偶。
    允佩站在门边,亦不言语。
    打破了这片寂静的是侍从的声音。
    允佩看了眼刘曜,在得到刘曜允许后打开了门。
    侍卫下拜,道:殿下,元府与乔府走水。
    刘曜闻言,脸上终于有了一点波动。
    恐怕现在很多人都觉得是他想过河拆桥,但此事确实与他一丁点干系都无。
    况且他先后召见了元簪笔与乔郁,实在不至于在两人走前放火。
    允佩觑着刘曜的神情,道:详细说来。
    侍卫道:是。火是从乔府柴房起的,据说是因府内新买来的佣人所致,乔郁刚回府,迎来送往人多事杂,佣人多在前院,后院少人,柴房起火了亦无人知晓,待发现时火已烧了大半后院,乔府与元府后院相接,连带着连元府都烧了不少,火刚扑灭,两府却一时半会也住不得人了。
    刘曜本想问那他们到哪里住,只想了想便收口。
    这种事显然无论是元簪笔还是乔郁都不会随意在外人面前说出,问了也是白问。
    侍卫继续道:不多时顾太守便派人前来,请两位大人到城外先住。
    刘曜:荒唐,城中有的是无人院落,凭此二人的财力需要到城外暂住?
    侍卫无言以对。
    他烦躁地挥挥手。
    侍卫下去。
    刘曜转向允佩,你如何想?
    允佩小心道:属下愚见他颇踌躇,见刘曜不耐烦地望着他,方才斟酌着说出心中所想,两位大人恐怕心中有所顾虑,所以才会到城外居住。
    如果顾渊渟真与元簪笔交情极深,那城外确实比城内安全,至少刺杀会少上许多。
    你觉得是他们故意?
    允佩道:只是属下胡乱揣测。
    刘曜冷笑一声,没再说话。
    他刚要拿起放下的书,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大呼小叫,殿下,三殿下!
    刘曜把书啪地在案上一砸,震得案上事物一阵乱抖。
    他挑的都不是什么聪明伶俐的奴婢,他无需这些奴婢聪明,做些杂务便可,哪知这些在掖庭呆久的侍从宫婢,少接触贵人,连脑子都不算活络,遑论什么规矩礼仪。
    刘曜竭力收敛脾气。
    那小太监几乎是扑进来的,跪倒在地上,上气不接下气道:殿下,陛下要您过去!
    听说是皇帝口谕,刘曜只得耐性道:本殿马上过去。
    他大步向外面走,步伐有些急切。
    他心中暗暗有个猜测,但不确定。
    可这不确定,已经足够他难以保持冷静。
    允佩跟在他身后,一直保持着两步的距离。
    寝宫内,药气弥漫。
    隔着重重纱帘,皇帝靠坐在床上。
    刘曜几乎大吃一惊。
    难道宫中御医真有什么医死人生白骨的法子,竟能让皇帝病愈?
    他跪在地上,叩首道:儿臣参见父皇。
    皇帝咳嗽几声,仍是一副虚弱病态,明日,朕欲上朝。
    刘曜失望无比,但他不能表现出来,不得已劝道:父皇圣躬违和,朝中又积累了数月事务,儿臣恐怕父皇操劳过度,对身体无益,况且早朝时天色未明,御医说父皇应多休息,实在不宜起的过早。
    他明着是劝慰,实则更像威胁。
    皇帝仿佛很疑惑地问:朕,可是在求你?
    刘曜跪在地上,他看不清皇帝的表情,皇帝更看不清他此刻情状,他缓缓道:陛下不适合上朝。
    皇帝便笑:你当真不会后悔?
    刘曜一愣,忽而察觉出了皇帝话中的深意。
    一阵难以言喻的狂喜险些让他眩晕,他正要开口,皇帝却咳得撕心裂肺,夏公公想要端上汤药,刘曜急忙起身接过,夏公公小心掀起帘子,刘曜先当着皇帝面喝了一勺,只说是试温,咽尽后才拿勺喂给皇帝。
    皇帝咳得面色潮红,喝了半碗汤药方缓。
    皇帝低声道:你欲与乔郁相绝,不可谓不智。
    刘曜怔忪,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乔郁心思诡秘手段狠毒,新帝登基,当焕然一新,决不可留此等人在朝中。皇帝缓缓道。
    刘曜如初梦醒,先前父皇是在
    是在试探他与乔郁的关系到底如何?
    皇帝点头,又是一阵咳嗽。
    刘曜赶紧为皇帝抚背顺气。
    你是朕之子,亦是朕唯一可立为太子之人,皇帝此言不假,他若真立了刘翡,朝中百官不会同意,他这个儿子更容不下刘翡,朕用乔郁,是为朝局凶险,乃是权宜,若你登基,则一无兄弟于皇位虎视眈眈,二少世族分权于帝,朕不愿你用他,乔郁心思难猜,但其野心众人皆知,朕恐他迷惑你,做出些愧怍于天地祖宗之事,他朝刘曜笑了笑,你对乔郁的态度,朕很满意。
    刘曜用力掐了掐自己的手中,他想疼,又深恐不疼。
    这样的美梦,他简直不愿意醒来。
    明日,朕他咳得撕心裂肺,刘曜望着他,眼中尽是孺慕与担忧,朕欲告百官,朕属意于你。
    刘曜愣了许久,父皇,儿臣儿臣他语无伦次。
    皇帝都看在眼里,他用一种从未有过的慈父一般的语气道:朕已写下诏书,便在案上匣中,待明日,宣读于百官。
    刘曜这才反应过来,一撩衣袍下摆,眼泪已顺着脸颊落下,儿臣无德无能,有愧父皇厚爱。
    皇帝朝他笑了笑,你为太子,当担太子之责,从明日后,朕欲令你监国,好让朕修养精神,你可觉劳累?
    刘曜深深叩首,儿臣定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期盼。
    于是皇帝点头,笑得称心遂意。
    自皇帝回京后,淮王再不见客。
    不知道有多少人想从他这打听皇帝的消息,见,反而多了好些事。
    他刚从西苑回来,脸上还蹭着脂粉,因他随和无拘,一路下人只望着他笑,并不提醒。
    淮王慢悠悠地踱步回书房。
    书房还是那个书房,没有任何变化。
    唯一不同的是,书房中给外客坐的椅子上,坐着一个不该存在于他书房内的人。
    淮王很疑惑地看了眼端坐着的元簪笔,纵然看见了原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不速之客,他面上也没有多少怒气,他本就是个十分不重规矩的人,元大人,本王仿佛说过,本王不愿意见客。
    元簪笔道:深夜前来,是臣冒昧。
    淮王道:倒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本王不想弄得脸面上过不去,元大人如何来的,就如何回去。他随手拿起桌上的铜镜,但见自己印着红痕的脸,便伸手将胭脂擦去了,待他回身,元簪笔仍旧坐在那。
    元大人?
    元簪笔一撩衣袍下拜,毕恭毕敬道:臣有一事相求。
    第100章
    同样消瘦不少,刘曜身着官服立于下首,显得英姿勃发精神奕奕,反观丹陛之上的皇帝,面色惨白如纸,说了不过两三句话,便咳得上气不接下气,给人行将就木之感。
    立储之事关乎国祚,太子病逝,刘昭殒身,夏公公宣读立储诏书时众臣亦不觉得意外,只皇帝止不住咳嗽,与夏公公中气十足的宣读声混杂在一处,纵然诏书写的郑重其事,却难免令众臣感觉别扭。
    待夏公公读完,众臣正欲下拜,皇帝却抬手令止。
    众臣疑惑,刘曜本极力掩盖喜色,要上前接旨,皇帝却突然打断,令他稍有不悦,也令原本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皇帝微微喘息着道:朕昔日曾做一错事,经年以来所行种种于事无补,朕心甚愧。
    此言既出,宫室寂静。
    淮王难得上朝,不曾想自己数月来第一次上朝便赶上立太子,他毫不意外,只悠闲地赏析众臣表情而已,原想早点散朝早点回家,闻言皇帝之言却面色微变,联想到昨日元簪笔所言,不由得看向乔郁。
    乔郁眼中亦有疑惑,但更多的则是警惕与不耐烦,皇帝寡恩薄义,太子谋反都没见他心生悔意,今日说自己愧疚,实在令乔郁觉得好笑,只待他接下来究竟还要说些什么。
    谢居谨一行人则眉目紧锁心有戚戚,他们所能想到的,能令皇帝用愧疚一词形容的旧事唯有当年宁佑案罢了,难道皇帝自知时日无多,要重审宁佑党一案?
    皇帝环视四周,满朝皆是人精,少有情绪外露,其中最为淡然的便是元簪笔了。
    皇帝心中喟叹,确有其兄遗风。
    若元簪缨还活着,他们兄弟二人皆在朝堂,又何尝不可谓佳话?
    今乔郁,被褐怀珠,学行修明、廉隅细谨,有殊勋异绩,立赫赫之功,于国殚诚毕虑,朕知其心,观其行,感篆五中。皇帝语调虽缓慢,却极其清晰,他有意让所有人都听清,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今赐国姓,封候为璧,愿尔如玉,不磷不缁、冰壑玉壶。
    群臣大惊,谢党众人相顾失色。
    封侯在本朝非罕见之事,赐国姓亦不稀奇,然此等恩宠多赐于有卓绝功勋之人,譬如数百年前的元雅,今者战功赫赫如魏阙等,亦无此等厚赏。
    赏赐虽丰,却也不是群臣惊愕的理由,而是因皇帝将其愧与乔郁封侯联系到了一起。
    当日乔氏一族满门抄斩,唯存乔郁一人囚禁于静室,朝中百思不得其解,乔郁时年十五岁,已不是总角孩童,皇帝就算是为了不显得寡恩太过,也不该挑这样一个人,以乔郁的身份,本不该入朝,然其自为官后官运亨通,青云直上,虽有种种流言,但无异被证实。
    皇帝到底在愧疚什么?
    愧疚宁佑党事,为何不赏元簪笔?
    其兄长曾为皇帝心腹,元簪笔更是国之股肱之臣,皇帝要安抚,应从元氏开始。
    恋耽美


同类推荐: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呕吐袋(骨科,1v1)扶她追妻性奴训练学园(H)被丈夫跟情敌一起囚禁操玩(强制 1v2)欲女绘卷(nph)被自家超色的狗强奸,好爽....[完][作者不详]【崩铁乙女】总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