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我和那个日本人说正在参与拍一部片子,就是《小城之春》,听说田导也在里面,他好像很有兴趣。”林晓玲交待道。
“这部片子不接受其他投资,咱们自己拍好了。”林子轩考虑了一下,决定道。
《小城之春》不是资金的问题,主要还是演员的表演。
当然,有了充裕的资金画面可能拍的更精致一点,或者能请来巩俐这种国际明星,但不能保证就比现在的效果好。
再说,林子轩还是希望这部片子是国产片,而不是合拍片,版权要全部属于好梦公司。
这是他给好梦公司准备的一张名片,以后提起好梦公司或许没人知道,但说起《小城之春》的投资公司,大家就会有印象了。
实际上,他想和日本电影公司合拍的不是文艺片,而是商业片。
文艺片赚钱有限,商业片才有无限商机,日本经济虽然低迷,可每年都会贡献可观的票房收入,成为好莱坞电影在亚洲的票仓。
林子轩对日本文化了解不多,只知道日本人喜欢看漫画、悬疑小说和恐怖电影。
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尝试一下。
他叮嘱了林晓玲一番,让她和徐静蕾照顾好金亚琴,老太太不懂外语,平时要有人跟着,在酒店里还没事,出去就要特别注意了。
然后,他就和慕姗姗一起出发了。
慕姗姗以前主持过《方大综艺》,做过那个节目的外景主持人,在世界各国旅游,虽说辛苦,却也有很多的收获。
比如看地图的能力,找车站的能力,和当地人沟通的能力,还要有一点点语言上的天赋。
就算不是野外生存达人,也不用担心会在日本迷路。
他们没请导游,背着包就离开了东京,前往北海道,旅游嘛,这样才有意思,跟着旅行团就失去了探索的乐趣。
当然,两人不是没有准备的乱逛,而是事先打听清楚了各种景点。
他们在书店街买了两本旅游指南,按图索骥,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了。
旅游倒是不在于看什么景致,只要俩人在一起就好了,这种每天一起做一件事,互相依靠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泡了温泉,品尝了美食,享受着假期,偶尔也会发生一些小争执。
等两人回到东京的时候,电影节的颁奖典礼才刚开始,林子轩不想错过这个时刻。
如果《我们俩》没得奖,他要安慰一下妹妹,要是得奖了,他也要和妹妹一起庆祝。
慕姗姗带着林晓玲和徐静蕾到商厦里购买用来走红毯的礼服,那些女明星们都会找专门的服装品牌定做礼服,她们还没出名,只好将就一下了。
金亚琴老太太不愿意买新衣服,她坚持穿自己的衣服,认为朴素就是美。
这是华国七八十年代的观念,那时候大家一水的工作服,朴素到了极点。
老太太见过大世面,在京城话剧团表演话剧被领导人接见过,这种电影节对她来说是小场面,一点都不怵,像没事人一样。
有生活阅历的老人就是这样,见惯了风雨,对这些事情看得很淡。
林晓玲和徐静蕾还达不到这种思想高度,分别挑选了适合自己的服装,毕竟是第一次参加国际电影节,总要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走红毯是剧组的事情,林晓玲和徐静蕾陪着老太太三人一起走,格外引人注目。
年轻人青春靓丽,老太太精神矍铄,被记者拍摄了下来。
林子轩和慕姗姗早就进去了,等待着颁奖典礼的开始,通过前方的大屏幕,看到不少有点印象的日本演员从红毯上走过。
华国电视台引进过日本的电视剧,不少日本明星就这样被国内观众所熟知。
颁奖典礼进行的很快,华国的影片《变脸》获得了最佳导演和最佳男演员两个奖项,《我们俩》获得了最佳女演员的奖项。
《变脸》的演员叫做朱序,同样是京城话剧院的老演员,和金亚琴熟识,都是朋友。
这么一来,国内两位演话剧的演员包揽了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女演员,他们精湛的演技征服了评委和观众,现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电影节的组委会特意安排两人站在一起,田状状来给他们颁奖。
这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华语影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老演员们展现了骄人的风采。
第三百四十二章 管理
离开东京前,林子轩没有忘记给东方书店送去《活着》日文版的序言。
其实没什么好写的,他只是把自己对《活着》这本小说的理解写下来,最多算是感言。
回到国内,媒体免不了一番报道。
林晓玲和她那帮同学出了回风头,有了这份获奖资历,这些学生毕业后到剧组工作就不用从底层做起了,起步不同了。
徐静蕾虽然没得奖,名气却上涨不少,曝光度大增。
媒体报道《我们俩》这部片子的时候总要带上她的名字,读者就算不认识徐静蕾这个人,看多了也能混个脸熟。
这就是为什么明星都去电影节亮相的原因。
这种事情就和林子轩没有关系了,他和慕姗姗正忙着在家里安抚女儿呢。
小丫头这些天没少哭闹,把郑秀莲折腾的不行。
原本以为满周岁后会好照顾些,没想到更难伺候了,老是爬来爬去的,活泼好动,一不留神就不见了,估计长大了也是个调皮的孩子。
--
第400页
同类推荐:
韩娱之上瘾者(TANBI)、
桃桃多肉、
绝品儿媳、
邻居天天肏我(1V1高H)、
她的调教生活(道具,sm)、
淫乱密室逃脱(NPH)、
麝香之梦(NPH)、
王媛张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