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算他没想好,这些人也必须从京中出发了。他们见过贾放,即日便动身南下。而贾放授平南节度使,节制广南大营与各州县的官员,这旨意往南边送的还要早些,估计不几日就要到南方州县了。
郑伯宜临走之前,贾放对他面授机宜:南方这一两日可能会有山崩地动的消息报到京城,你心里要有个准备。路上要是看到什么,可以草拟文书,先送来荣国府。
郑伯宜大吃一惊,问:什么时候发生的?
贾放:就今天。
郑伯宜:这怎么可能
他不大相信这个少年人说的事,南方贾放的封地距此三千余里,就算是六百里加急的消息,送到京中也起码要五天。今天发生的事,怎么可能有人京中得知?莫不是掐指一算算出来的?
贾放知他不信,但是这消息郑伯宜在路上自然会得知。贾放现在想做的,不过是慢慢建立起自己在幕僚们心中的形象他了不仅仅是个靠爹上位的小孩,他与自己在南方的封地之间,有种神秘的联系。
这边贾放未来的幕僚们便先往南边去了。
武元县,县令袁化坐在县衙中心惊胆战,后怕不已昨天武元县与桃源寨之间的两座无名山倒塌,武元县这边看到的景象也蔚为壮观,令人胆寒。
县尊大人当即想起了当初他还曾经亲自前往桃源寨,为那里的乡民建的济民桥题字。
如果刚好是他去的那天,这两座山崩了,坐轿在林间小道穿行的他,兴许就会被滚下来的山石压着,被冲出来的野兽吓着
袁县令赶紧去了衙署后面、内宅之前的神龛处,烧香磕头,感谢老天爷,高抬贵手,饶了他这条性命。同时他越想越害怕,啐了一口抱怨道:桃源寨什么鬼地方,本官再也不去了。
当日曾经当面羞辱贾放的师爷姓李,李师爷却完全没啥侥幸不侥幸的,跑来找袁县令:大老爷,大老爷昨儿那山崩,势必要上书报与朝廷知道。您您给定个调,这文书,究竟该怎么写?
山崩是大事,当地必要上报的。越是这种事越要措辞谨慎,毕竟也是涉及天人感应的,一旦有什么不妥,就是袁老爷丢乌纱的大事。
袁县令一听就愁容满面,问:本县有无人员损伤?
李师爷摇头:小桂从昨天开始已经去探问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哪里有伤亡的回报。
袁县令闭着眼睛伸手抚胸,连声道:那还好,那还好!
李师爷却提醒:关键是桃源寨那头不知道情形如何啊!
袁县令也苦了脸,嘟嘟哝哝地道:桃源都怪桃源他突然反应过来,连忙问李师爷:那倒塌的两座无名山,是在武元县境内还是在桃源寨境内?
李师爷答道:都在桃源寨境内。
袁县令再次长舒一口气,闭着眼睛抚胸:那还好,还好乌纱基本上是保住了。
你草拟文书的时候,一定要将这一条写仔细了,这祸起之处不在武元县,而在桃源。桃源寨,以一未及弱冠的少年为封主,此人寸功未建,对该处亦放任自流,以至于天怨人怒不能写天怨人怒,你帮本官措个辞吧要将本官的政绩写上去,本官曾亲临桃源寨,主持修造济民桥
李师爷一一应了,突然想起了什么事:您是说那桃源寨的封主乃是一名未及弱冠的少年?
袁县令点头,道:原本是荣国公贾代善的封地,后来转给其子,贾放,在府中行三。年纪么,听说不太大,十几岁吧,肯定未及弱冠之年。
李师爷登时倒抽了一口气,他想起当日青坊桥落成的那一日,桃源寨中有个少年,年纪轻轻略显文弱,亲笔为那桥题字,而旁人都喊他贾三爷。
李师爷咕嘟一声,吞了一口口涎,心想:不会那么巧吧。
他强自安慰自己,绝不会有那样的人,国公府的少爷,千里迢迢跑去封地上为百姓张罗一座桥那一定是管事,一定是个小管事!
两人正在商量,外头靴声霍霍,桂遐学大踏步进来,向县尊大人行过礼,开口道:大人,已经清点过本县各处人口,确认俱无损伤。
袁县令总算彻底放下心来,叹着气道:侥天之幸,侥天之幸!
李师爷在一旁想他的文书应当怎么写:既然无人伤亡,那便只能说是上天示警?
桂遐学当即反驳:这是那两座山的石质所决定的。与上天示警有什么关系?
袁县令与李师爷齐声道:胡说!
山石不就是山石?你看咱们县四周也有不少土山,也没见哪座就这么倒下来的?
桂遐学大约与这两位早已辩论成习惯,一点儿也不怵,直接反驳:山石的石质当然有关系,我听贾三公子说过,这一带的山石叫做石灰岩,其中的成分可溶于水,雨水日夜穿凿,容易在山腹内形成空洞,年深日久,空洞越来越大,山体失了支撑,自然就塌了。
袁县令继续道胡说的同时,李师爷骇异地问:贾三公子?
桂遐学点点头:就是上次,县尊大人去桃源寨主持青坊桥落成的时候认识的。
李师爷已经快要被他自己给吓厥过去了。
桂遐学这才把最重要的说出来:县尊大人,刚才学生遇到了桃源寨来人,也问了他们那边的情况。桃源寨,与武元县一样,人员均无损伤,不过有些房屋倾斜、家畜出逃之类的小事。
但最紧要的一桩,乃是桃源寨与武元县之间,如今多出了一条便捷的通路。以往靠步行需要大半天的道路,现在最多两个时辰便能到了。
桃源寨那边知会武元县,说是他们会加紧抢修,争取早日修筑一条方便百姓通行的大道出来。武元县辖内,或许也应考虑让现有道路能够连上那边来路
桂遐学兴致勃勃地说了一堆,谁曾想那袁县令与李师爷压根儿没有听进去。两人只管目瞪口呆地对视,毕竟谁都以为山崩是大灾,谁能想到,这山崩之后,路也通了呢?
袁县令呆了半晌,突然跳起来拍李师爷的肩膀:老李,老李,快给本官准备笔墨,本官要亲自执笔这,这不是山崩,这是祥瑞呀!
李师爷也一副喜极而泣的样子,拉着袁县令的衣袖,感触无比地道:可不是祥瑞,可不是祥瑞吗?
旁边桂遐学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道:这不是祥瑞,就是石灰岩的成分可溶于水
算了,眼前这两位已经激动得快要翩翩起舞,桂遐学心想:还是不要白费口舌了。
第112章
在武元县衙的通力合作之下, 关于祥瑞式山崩的报告很快上报,先是报上永宁州,随后送往京城。
京里监国太子读到这份报告几乎快笑傻了:哪有把山崩当做祥瑞来报的?
再一看祥瑞现身的地点桃源寨。
这不就是父皇为补偿那个六弟小可怜, 特为封给他的封地吗?
报自州县,太子完全有权把这份上奏压下去的, 但是不知出于什么心态, 他没有这么做, 而是直接明发, 让朝中的文武百官都能见到。
这是什么狗屁上奏!山崩, 那是山崩啊
天降灾祸, 百姓无端端受此荼毒, 却非要有人说是祥瑞。真不知写成此文的人羞也不羞,耻也不耻。
那武元县的县令袁化,究竟是什么人?
很快袁化是哪一年的进士, 座师何人同窗几何, 立即全都被扒拉出来。但凡留在京里的, 都赶着与袁化撇清,以显示他们很有风骨,至少不会像袁化那样,把民间的灾祸当作祥瑞往上报。
关于桃源寨山崩一事,太子汇总了百官上书的汹汹群情,要送往京郊离宫, 谁知刚巧在这时,来自平南节度使的奏折也刚刚递到太子案头。
太子将那奏折从头到尾看过, 连忙按住了要往离宫送去的百官谏言:不能送!
这平南节度使的奏折是荣国府代为送上来的,理由是节度使贾放本人现在正在荣国府,但已遣其幕僚前往了解了桃源寨山崩的实情, 并将其快马加鞭,上报朝廷。
这份来自平南节度使的奏折,却是平铺直叙,没有半点花头,将桃源寨山崩一事陈述了一遍,写明已经分别向桃源寨及武元县确认,确实并无人员损失,只发现了房屋开裂、牲畜走失等等问题一二三。并言明这些事实已得永安州知州确认。
此外,平南节度使的报告里,也重点陈述了山崩之后,桃源寨通往武元县县城多出一条道路,该道路将由桃源寨承建,两月内修完,届时将把桃源寨往来武元县的路程缩短至原先的一半。
至于山崩的原因,报告里也写得很清楚地质原因,流水侵蚀。并列举此地史上曾发生过的山崩事件一二三。
整个奏章并没有将此次山崩之事与祥瑞扯上关系,但是让人读完凭空生出这样的想法:山都崩了,两地居民非但没有任何人员损伤,反而多出来一条通路,这不是祥瑞,又是什么?
太子看了这份奏折,真的很想把这份给压下去。但他是监国太子,平南节度使是封疆大吏,太子没有权限压下他的奏章,只能下发各部,任由百官传阅。
百官看后,各个气平了些,纷纷赞那平南节度使的奏章写得条理清晰、叙事扼要,节度使本人虽然年轻,从这奏章便可见才具不凡。
太子听着这些赞誉,挂着长长的一张臭脸。他想:老六府里有厉害的捉刀,可以给老六代笔,这又是哪里才具不凡了?
他却不知道,贾放这一份奏章,一部分是郑伯宜抵达南方永宁州之后所写,并曾携带文稿拜会了永宁知州,另一部分是这份文稿送上京之后贾放所加(主要是地质原因的那一部分),一并誊抄之后再呈上的。
郑伯宜只能算是半个捉刀人。贾放事先提醒过他,关于山崩之事,文稿力求简洁、务实,只陈述事实,不加主观判断。因此郑伯宜写出来的文章,与他以前那些花团锦簇的全然不同,写起来删删改改,觉得别扭无比。但是与武元县袁化的上奏一比较,郑伯宜这篇简直是精准到位加朴实,让人读了,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这虽不是祥瑞,却胜似祥瑞啊!
没几日,武元县县令袁化痛哭流涕的请罪奏章就送上来了。袁化在奏折中自陈:发现两地百姓无恙,凭空又多出一条通路来之后,欣喜欲狂,头脑发热,便擅自将此事称为祥瑞,以至于贻笑大方,如今已猛醒,特上书请罪,并自请与桃源寨一道,发动本地民夫,修建两地之间相通的道路。
贾放在荣国府读到了这份奏折,便知道他的幕僚们已经到了武元县了。
*
实情也却是如此,武元县的县尊大人袁化正望着盖有平南节度使鲜红署印的征用令,结结巴巴地道:大人大人要征用下官的县衙?
虽然只是幕僚,郑伯宜和南永前气势却比一般的地方官官威气势更盛。
南永前挺胸凸肚地在堂上一站,腰间的佩刀和脸上的刀疤交相辉映,让袁老爷和李师爷都不怎么敢再看他一眼。
而郑伯宜却稳得像是满瓶水,丝毫不动声色,淡然道:若是大人有其他适合贾大人处理公务的地点也可,不一定非要县衙。
这是典型的上来先甩一耳光,然后再给个甜枣尝尝。袁化登时感激无以,请贾放的两位幕僚入座:两位请先少坐,待我考虑周全大人欲在武元建府绝对是下官的荣幸,下官一定给贾大人寻一个妥当的地点。
郑伯宜却依旧没有什么反应,漠然点头。
袁化胆战心惊地下去与师爷商量:难道我真的要把县衙拱手相让?为何这节度使要征用寻常小县的县衙?
李师爷比袁化更加心惊胆战:您您您是说贾贾贾大人要常驻本县?
袁化点点头:贾大人的封地就在隔壁桃源寨,就因为这个才想把驻地设在本县的吧?
李师爷登时脸如死灰,心想若节度使大人真是上次那个被他当成是管事呼来喝去的少年,而且常驻武元县,那他不如一头撞墙好了。
这时书办桂遐学过来,听见两人的议论,登时撇撇嘴,道:那不如让贾大人征用文庙,地方又大又宽敞,稍微改一改就可以用作官署。
袁县令与李师爷登时双双反应过来:这确实是个好主意。
这武元县有一座供奉文曲星君的文庙,据说前朝时也曾经用作本县童生试的号舍,但是后来本地文风不盛,文曲星君也渐渐无人问津,文庙便荒废了。
但是这建筑的主题建筑还在,只需稍加整修,便能改成一座节度使府邸。这样既防止了本县的县衙被征用,又能时时用来拍一拍贾大人的马屁,说点诸如对方是文曲星君降世之类的赞美。
袁县令登时点头赞许:小桂,你任本县书办以来,难得一次这样灵光一现啊!
他说话有些口音,小桂说的与小鬼一样。
桂遐学完全不以为意,笑道:县尊大人夸奖了。便自去忙。他来武元县县衙,做过不少事情,却唯独只有这样一个提议得到了县尊的夸奖,心里也颇觉有些讽刺。
不过桂遐学也有些好奇,自打他听说了新封的平南节度使也叫做贾放之后,就一直在暗自琢磨,这个贾放,是不是就是那个贾放呢?
*
贾放自然是先去了桃源寨。
他与幕僚们约定了日期,届时幕僚们会前往桃源寨见他,然后众人一起前往武元县,准备入驻新府署。
在此之前,贾放还可以先检查一下桃源寨内部的情况。
各个工作小组的工作一直在按计划稳步推进,当日山崩之后的善后工作已经完成得七七八八,住房出现问题的人家也已经将隐患修复,渐渐地都搬离了简易活动房,回归本家。
青坊河的下游,奇迹般地出现了一个青坊湖,湖面宽阔,山崩之后十几天,湖水一直不曾泻至别处,看起来像是稳定下来了。
恋耽美
[红楼同人]基建高手在红楼——安静的九乔(1
同类推荐: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呕吐袋(骨科,1v1)、
扶她追妻、
性奴训练学园(H)、
被丈夫跟情敌一起囚禁操玩(强制 1v2)、
欲女绘卷(nph)、
被自家超色的狗强奸,好爽....[完][作者不详]、
【崩铁乙女】总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