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辣书屋
首页[红楼同人]基建高手在红楼 [红楼同人]基建高手在红楼——安静的九乔(5

[红楼同人]基建高手在红楼——安静的九乔(5

    妇人满脸写着:只要人能好起来。
    小妇人只求问大老爷一句,我们那些已经得了鼓胀病的人,还有的救吗?
    贾放沉吟半日,说:自然是有的救。
    他记得《血防手册》上有写,血疫发作,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急性病发作几天之内人就挺不住了,而慢性病拖上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
    这些新移民能撑过好几百里的跋涉,来到桃源村,活下来的人之中,除了健康人之外,应该都是慢性病人了。这些慢性病人只要得到良好的照顾,延长其生存期应当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他才点了头,但是言语里依旧有保留:生病的人,千万不要急着劳作,且宽心养病。到了这里,就算是你们实在没法儿下地,也总能找到法子养活自己,有口饭吃。
    病人加强营养,精心照料,自然自然会慢慢好起来。
    贾放的语气里有那么一丁点儿的不肯定,就被面前的妇人听见了。她极度失望地抬起头,看了一眼贾放,眼泪水继续扑扑簌簌地掉落,但依旧恭恭敬敬地拜了拜,道了声谢,才退到一边。
    贾放心里也不好过,他当然知道这些病人是有药可救的只是这些药的诞生,凝聚了人类千百年与疾病斗争的全部努力。他真的,没有办法在这个时空里把那些药物一一都制造出来。这吡喹酮,既不是抽水机,也不是自来水龙头,他真的变不出来啊。
    所幸新来的移民没有多纠缠,生老病死对他们而言,当是上天注定,无可更改。在贾放这番假大空的言语安慰之下,这些乡民也没生出什么怨怼之心,安安静静地退去。
    这却让贾放更加不好受从潇湘馆拿到的《血防手册》,就像是作弊利器一样。可是他连作弊利器都有了,却还考不了满分这种感觉,实在让人太难受了。
    当初他为啥没有去学医科或者化学呢?
    正在贾放望着乡民们远去的身影发愣的时候,陶村长来了,冲着贾放就喊:三爷,喜事,大喜事!
    邻镇来了个郎中,说他能防治鼓胀病。
    真的?贾放一听大喜。古代人民的智慧也绝对不容小觑,这不就来了个有料的?
    他马上动身,匆匆跟着陶村长去见那位郎中。
    来人是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穿着布衣短衫,背后背着斗笠,手里提着个药箱,脚上则是一双快要走散了的草鞋。
    你是郎中?能治这鼓胀病?贾放问对方。
    谁说不是呢?青年一开口,便是浓重的北方口音,倒和贾放的京城口音相得益彰。他说着便慢慢拜下:学生张友士,见过贾三爷。看情形,是陶村长带他来见贾放的时候,就已经预先透露了贾放的名姓与身份。
    而他口称学生,应是身上有个童生之类的功名。
    贾放登时睁大了眼:你就是张友士?
    《红楼》原著里庸医不少,唯独这张友士算是个神医。其人最出名的事迹就是诊断了后来贾珍的儿媳妇秦可卿的病,断言她并没有喜,并预言了她的死期。书中对他的评价是学问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且能断人的生死。
    张友士也睁大了眼睛:贾三爷听说过小人?
    贾放一下子来了兴致,拉着张友士坐下:来来来,咱们好好议一议这鼓胀病。
    他拉张友士谈话的地方就在老村长家的吊脚楼上。现在天气太暖,这火塘边是坐不住了,两人就在吊脚楼的栏杆侧畔坐着,吹着凉风,一边谈论治病的事。陶村长在旁边听着。
    小人路过附近的镇上,就听说了尊驾在四处寻找郎中大夫。小人一问,方知是贾三爷在四处寻访医者,想要治疗从余江县鼓胀病多见之地迁来此地百姓。小人登时心生感动,知道三爷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咳,好人。因此小人才起意要投效贾三爷。
    张友士的开场白和这个时代的士子们都差不多,先是将对方猛夸一通,然后说起大家三观怎么怎么合适,最后再引到自己身上。
    学生不才,自幼读书,却于功名利禄无意,惟愿悬壶济世,除人病痛。前阵子余江鼓胀病症频发,学生便去了余江,尝试以一己之力救助百姓
    贾放越听越兴奋,搓着手问:怎么样?可有什么特效药没有?
    张友士便道:这倒没有,但学生发现了一样,这鼓胀病,恐怕不止是病,而是虫。不仅是虫,而且能传人,且与当地一种体型长而尖细的水生螺类有关。
    听见张友士说起这个,坐在贾放身后的老村长不免哦了一声,长长叹了一口气,听起来像是有点儿郁闷,毕竟张友士知道的,贾放刚说过一遍,现在张友士知道的,全村人都知道了。
    张友士却全然不知,继续兴兴头地往下讲,讲述他是如何在余江住了好几个月,追踪鼓胀病病人,一个个地询问他们去过哪里,做过什么样的农活他又是如何在余江各处分布着鼓胀病人的田野里一处处地比对,查找异同,最终发现了但凡出现鼓胀病人的地方,水田河道里,都存在钉螺这种水生生物。
    张友士滔滔不绝,陶村长却越听越尴尬。老村长几次三番想向张友士暗示,说他说的这些,都是面前这位贾三爷说过的,说的还比他清楚。但是张友士满怀自信,愣是没给老人家开口的机会。
    学生以为,只要在本地根除钉螺,这鼓胀病就不会过人。最终张友士抛出了他的结论,学生一路来时有查看本地的河塘水渠,曾经见到此物的踪迹。因此学生恳请三爷,由学生发动本地的村民百姓,根除钉螺。至于已经搬迁到此处的病症患者,则可以继续集思广益,徐徐图之。
    小郎中,陶村长哈哈笑着拍着他的肩膀,多谢你的提点。但是你说的这些,贾三爷刚刚已经向我们全村都说过一遍啦,大家正照着他的话做呢!
    张友士登时将眼睁得溜圆:这真的吗?
    半晌他才反应过来,恐怕对贾放有些不敬,赶紧一拱手,低头道:学生学生还以为就只有学生留意到了学生实在是班门弄斧。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脸上的兴奋尽数去了,流露出几许怅惘,开口道:学生的父亲时常教导学生,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生当时还曾不以为然。如今观之确实是如此。
    贾放却温言道:你凭一己之力,能发现钉螺与鼓胀病的关系,已经非常了不得了。
    他的确是佩服张友士,一个读书人,却拒绝死抠书本,而是有这等毅力,不断往来于田间地头,实地调查,并且真的发现了钉螺与鼓胀病人之间的联系,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这就是致知格物的精神啊。
    那么,张先生,敢问你对鼓胀病患者的病症缓解以及对症下药,可有什么看法吗?
    贾放一问,张友士继续露出惭愧的神色,说:学生并未能找到特别好的,治疗患者的方法。
    学生见过上千名患有此疾的病人,急症与慢症都见过。多数人的病症是肝脾肿大,一般医馆都是给开补脾和肝汤。但是这补脾和肝汤,就算是好人也能吃得,药效又慢。学生极少见到有因为服用这汤而痊愈的病患,多数是不好不坏,就这么熬着。
    学生就顺着自己的思路想,既然觉得是虫,就得找驱虫药才行啊!光补脾和肝肯定不行。但若是能毒得了人体里的虫,又不能把人也给一起毒了。这,这学生一时还着实没有想到。
    贾放点点头,望着张友士:你的思路很对,但就是驱虫药难找啊!
    这回张友士更吃惊了,他见贾放不过是个十五岁上下的少年,不仅能全盘理解他的思路,而且似乎早已通晓这一切。张友士不由得从心中生出一些知己的感觉,赶紧拱手道:三爷高见。学生到此刻,已经是对三爷佩服得五体投地。
    贾放却赶紧摇头:千万别佩服我。
    而我不过是凭借医书药典中的记载,才了解的这些。而你却是冒着染病的危险,亲身走访,积累了第一手资料才得出这样的结论。现在我才应该对你无比的佩服。
    贾放的话把张友士吓到了:医书药典中的记载?贾三爷,您这说的是什么医书药典?《本草》还是《千金翼方》?我怎么从来没看到过?
    贾放随手拿出一本,直接递到对方手上,道:就这本,借给你了。
    张友士冷不丁手中多了一本《血防手册》,一惊之下,飞快地翻了起来。
    贾放提醒他:这里面好些言语可能会有些晦涩,若是你有不明白的,可以之后来问我。
    张友士却摇着头说:不,不晦涩,学生大致能明白。他看着看着看出了神,贾放便在一旁与陶村长商量了几句。
    这头张友士已经一股脑将整本书翻了个大概,将这书抱在胸前,激动地问:贾三爷,您这书为什么不早拿出来?这本书上所讲的原理,比他自己摸索的可是详细得多了。
    贾放:?
    他只能推脱:家中整修旧屋,这才从古籍堆里找出来。
    张友士还在感慨,若是您早点找出来,许是余江的百姓便不用多受这些苦楚。
    贾放:谁说不是呢?
    但他没忘了提醒对方:张兄,别忘了我们还未找到对症驱虫的药物。
    我不是你,对医书药典研究没有那么深,寻常药物我即便见了也不认得。比如说这书上写着的吡喹酮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他打算抢先把张友士要问的问题堵住。
    吡喹酮啊!张友士每个字都读了半边,总算把这三个字都读出来了。他也对天发怔:这到底是什么神仙草药?
    贾放给陶村长一个眼神,两人同时站起身,贾放带头,向张友士拜了拜,直接将对方唬得跳了起来,连连摇手:这这如何敢当?
    贾放老实地道:我是想请先生帮一个忙,请先生在桃源村多住几日。看看有没有办法找出对症的药物。
    陶村长也在一旁乐呵呵地说:先生若是住在我们这儿,就算是贾三爷偶尔出去郊游我们也不担心了。
    贾放:
    陶村长继续:您看,您住在桃源村,一切食宿都由桃源村负责。你需要人手,也可以尽管与老汉说,村里知道您是为了治着鼓胀病,一定会鼎力支持的。这待遇就和老邵、姜夫子是完全一样的。
    另外,我也亟需先生这样的人才,辅助我做些接纳余江乡民的工作。
    在贾放口中,张友士成了人才,话音还未落,这张友士浑身的骨头都轻了二两,贾三爷但请吩咐,学生无有不从的。
    然而贾放讲述了一番,张友士才明白了贾放的用意:这是要统计人口。
    贾放要张友士牵头,统计从余江迁来的人口信息,而不只是清点一下人数而已。这件事与治疗血疫息息相关,所以贾放才想要交给张友士完成。
    他想要统计并且登记每一个新移民的姓名、年纪、疾病史,也统计他们的劳动能力、识字情况,甚至受教育的意愿等。这些事,他不方便亲自去做,也没功夫去做,但是张友士却完全可以借着治病问诊的机会,把这些信息一一收集起来。
    还有一个计划贾放没有明说,但是势在必行。他想要把桃源村的人口情况也摸一遍底,并且建立一个比黄册/鱼鳞册更加详细的档案。这项工作之前没做,但是现在接着防血疫的机会,让张友士牵头把这事儿给做了,桃源村土著肯定不会拒绝。
    详细的户籍登记有多重要,只要看秦汉之交时候,萧何从咸阳拖出来天下郡县的户口版籍、土地图册,最后帮刘邦奠定了大汉朝的基础就能知道。
    而贾放做这份工作,却多半是为了好奇他想看看他治下的桃源村(现在不止是村,更是桃源寨了)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口构成,大家都是做什么的。这样他才能考虑以后为桃源寨安排什么样的发展方向。
    村里姜夫子和老邵都是识字的,他们最近都能腾出空来帮你。贾放继续说,对了,这本册子在你手里,你不妨写个条陈,将这预防血疫之术一条条列出来,写成建言。我替你找个途径,呈上去,拉一把天下受血疫之苦的百姓,也替你扬名。
    贾放刚开口要张友士帮他写条陈的时候,张友士以为贾放想把自己当做幕僚一类的人物,起草文章,功劳算贾放的。
    但一听贾放说了替你扬名四个字,张友士才晓得自己误会了贾放,他眼中闪着无比热切的眼光,起身郑重拜谢:多谢贾三爷不,多谢贾大人提携!
    虽然张友士这时的表现颇为功利,但贾放现在是用人之际,当下没顾虑这人会动什么心思,只管把任务一件又一件地布置下去。他也要看看张友士此人的能力如何。
    第68章
    张友士看起来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 贾放把话放出来,他立即着手,与老邵和姜夫子三人各自分配了任务, 马上开始推进人口统计的工作。
    统计主要以户为单位,登记户主和每户成员的信息。如有孑然一身, 并无父母妻室子女的, 也作为一户, 被贾放命名为单身户, 单独进行登记。
    在登记过程中, 贾放从贤良祠里带来了很多上等高丽纸裁制的空白小簿子, 簿子的封面统一印上了户口簿三个大字, 封面的右上角还盖了一个编号。每本簿子的编号都是唯一的。
    张友士等人每登记一户,便使用一本户口簿,在簿子扉页上写下户主的姓氏, 然后在接下来的每一页上填写每户成员的姓名、籍贯、出生年月、婚配与否等基础信息。
    与此同时, 张友士等人手里也在登记一本人口登记册, 上面的信息却比这户口簿上要多一些,多出的内容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特别技能、身体健康状况、有无宿疾之类。
    所有这些信息都填完之后,登记册由张友士等人保管,户口簿却是发到户主手里的。
    这给咱做甚?一个来自余江的新移民疑惑地问。
    恋耽美


同类推荐: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呕吐袋(骨科,1v1)扶她追妻性奴训练学园(H)被丈夫跟情敌一起囚禁操玩(强制 1v2)欲女绘卷(nph)被自家超色的狗强奸,好爽....[完][作者不详]【崩铁乙女】总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