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走向战国(又名:开战中国) 作者:周梅森/梦回汉唐
第 45 章
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大多数人,从海拔较低的氧气充足的地方到了空气稀薄的高原,由于缺氧,身体会出现明显的不适。为了适应这种缺氧环境,肌体就要寻找求自我平衡,即大量增生红细胞。红细胞容易与氧和二氧化碳结合和分离,把更多的氧输进人的肌体里,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一旦这样的人突然从高原回到低海拔地区,已经大量增生的红细胞不仅不可能立即锐减,而且还要“工作”,继续大量向肌体供应氧气。氧气过足,就易产生“醉氧”。由此推想,去西藏,特别是去西藏进行大体力军事行动,对战士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是不言而喻的。主要是上高原、下高原,致使肌体运转的突然失衡。缺氧、醉氧,都导致身体的不适应。而身体大量增生红细胞,接着又要消减红细胞,为肌体增加了额外的重负。处理不好会加重士兵们的战前焦虑,严重地挫伤士气。
这个恼人的问题却让陈自耕解决了,他很有预见地生产了一种连耳机加压面罩,士兵不动的时候由微型马达充气,运动的时候则由身体驱动充气。这些连耳机加压面罩不但刚入藏的第十五和二十六数字化空突集团军人手一份,薛皓简也要求每个第十和十八山地集团军官兵都得戴上,在战前就克服“醉氧”现象。
为验证连耳机加压面罩的效果,薛皓简分别要通了四个集团军指挥部的电话,第十五和二十六数字化空突集团汇报没有“水土不服”,第十和十八山地集团军则说通过逐渐加压不知不觉就克服了“醉氧”现象。薛皓简放心了,他可以想象当印度军队面对犹如猛虎下山的解放军高原集群时的吃惊程度。出其不意已经是胜利的一半了……
薛皓简又把屏幕换成印度南面的印度洋地图,上面的两个红色大箭头代表着以迪戈加西亚岛为出发基地的刑凯山印度洋舰队和千里奔袭的太平洋舰队。赵仲逊元帅不顾已过了当水手的年龄,随太平洋舰队行动,亲自指挥解放军海军历史上第一次航空母舰大决战。薛皓简脑海中浮现出和赵仲逊讨论海军如何使用时的情景……
一个星期前,在同样的地点,赵仲逊开门见山地对他说:“我知道钱寒白他们又捣鼓出‘昆吾’Ⅲ型反舰弹道导弹,不过我想这种好玩易儿应该留给日本鬼子,印度的那几艘破船我们海军全包了!”
薛皓简笑着点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为了不显得刻意,我打算还是扔几枚‘昆吾’Ⅱ型反舰弹道导弹唬唬人、应应景。”
赵仲逊却叹口气:“我希望印度阿三别笨到没掌握美日送来的情报,真让瞎猫也撞上死耗子。”
见赵仲逊一脸的为敌人担心,薛皓简忍住笑,忙安慰道:“我会让人在导弹上做些手脚的,保证不击沉一艘印度军舰。”
总参作战值班室内的军官们再也忍不住,爆发出哄堂大笑。
第二十四章海上决战
此刻,“袁崇焕”号航空母舰率领庞大的解放军太平洋舰队,以三十节的速度驶入孟加拉国湾。这艘一年前才下水的“班超”级核动力航母,是中国最新最大的一艘航空母舰。巨刃般的舰首切开黑沉沉的海水,在舰舷两侧激溅起排空的水墙,直朝印度次大陆最南的科摩林角插去。
一个多小时前,它和其它三艘姊妹舰刚完成掩护陆战队独立一、二数字化空突旅在印度的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的垂直登陆,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向西急驶,与从迪戈加西亚岛北上的解放军印度洋舰队形成对印度海军的钳形攻势。
站在舰桥上的赵仲逊骄傲地望着这支他为之毕生奋斗的庞大舰队,回顾着短短二十年间便从千顿级跨越到十万吨级军舰的发展历史。他开始由近及远地扫视着他的这些宝贝。
他的旗舰“袁崇焕”号在总体设计上吸收了“霍去病”级的优点,并借鉴了从金兰湾打捞上美国航空母舰的内部成熟技术。航空母舰标准排水量为104000吨,它的两座各650兆瓦功率的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共可产生360,000马力的推力,使军舰的最高时速达到35节。以30节经济航速巡航时,一周之内可以将其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机动部署。
为克服蒸汽弹射在紧急情况下的不足,“袁崇焕”创造地采用了可把平面飞行甲板首部瞬时调解为倾斜度为12度的滑跳式甲板的设计,由于采用了特殊的记忆合金,整体甲板角度变化不但迅捷而且流畅。甲板长、宽分别为345米/40米,飞行甲板最宽78米。可起降八十多架J─13HⅡ隐身多用途战斗机、J─10HⅢ空优战斗机、J─11ⅢH战斗轰炸机、EJ─10A电子战飞机、Kc─8A中型空中加油机、YJ─8B中型预警机、武直─12反潜型以及海上搜索救护直升机和其他支援飞机。
常常作为旗舰的“袁崇焕”号当然具备先进完善的指挥、通信、探测、火控等电子系统。作战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是火控计算机和实时数据网络,前者对雷达声纳等传感器信息进行处理,根据敌我位置进行射击解算,并控制火炮或导弹瞄准目标,后者则负责分送信息,协调本舰和舰与舰之间各武器系统的工作。“袁崇焕”的火控计算机不仅本身功能强大,还能灵活地和友舰或天军的计算机进行并行处理完成更高的战略任务。通过和天军之间的卫星通讯和导航,“袁崇焕”号具有了数千海里的早期预警能力。它本身还装备了“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系统──改良自1994年从俄罗斯进口的S300地空导弹用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和捞起的美国“宙斯盾”系统的AN/SPY─1B多功能相控阵雷达,雷达安装在上层建筑上部,共4块,呈4方形。
不再像一般雷达那样需要靠机械转动天线来捕捉目标,而是通过电脑将每部雷达阵面上数千个辐射单元进行全方位相控制,即所谓的电扫描。探测速度快,容量大,距离远。探测距离超过280海里,一次可同时有效探测、识别和跟踪500个空中和水上目标,并将其数据快速传送给舰内作战情报中心内的指挥、控制系统──它能掌握480批来袭目标,并自动地将120批目标再分配给舰上的4个导弹制导中心,计算目标的威胁程度之后,确定防空导弹的战斗准备级别。
“袁崇焕”号的─4舰空导弹是俄制48N6E型面防地空导弹缩小改进版。目标杀伤距离可达80海里,惯性加半主动雷达诱导方式。从导弹发射至中间飞行阶段完全按预先制定的航迹飞行,其间随时接受“天空哨兵”雷达传来的目标修正信号,在末段诱导阶段导弹的扇形搜索火控雷达才启动使用。这一使用方式,使后者的多目标搜索能力提高了6倍,两部照射火控雷达可同时拦截数十个目标,性能远在美式“宙斯盾”系统之上。在“袁崇焕”号的舰首和舰尾,分别装有二部─4导弹垂直发射器,它由6×2个位于下甲板上的垂直发射井组成──其中2×2个发射井还可发射射程为18海里的─1反潜导弹,每个发射井内装8枚─4舰空飞弹,,共装有80枚防空导弹,火力极强。
军舰的近程防导是由4座“补天石”近战武器系统负责,它实际上是由“直接命中体制”的25毫米快炮及环绕它的500支9毫米枪管组成的“金属风暴”电子枪和“间接命中体制”的速射型“37/1000”37毫米舰炮两个子系统构成。
“直接命中体制”子系统值得一提的是由澳大利亚“金属风暴公司”推出一种号称全世界最快速的“电子枪”,它采用电点火工艺,彻底取代了19世纪下半叶以来发明的常规机枪的传统结构工艺。在它的枪管里既没有撞针,也没有子弹带,没有弹壳的子弹被排放在枪管里,每一颗子弹相距5厘米挨着枪管内壁的一个电子接触点,一旦通电炸药就会爆炸,使子弹瞬间射出,从而防止了无法控制的连锁反应。
“金属风暴”电子枪经改进装弹方式后已从每分钟打24万发子弹发展到100万发。
理论上能击落来袭的反舰导弹、巡航导弹甚至垂直而下的精灵炸弹。“37/1000”37毫米舰炮源自瑞士厄利孔。康特拉夫斯公司推出了速射型“35/1000”式35毫米转膛舰炮,发射最先进的AHEAD炮弹。速射型“37/1000”37毫米舰炮除射速比传统的37毫米火炮成倍提高外,单个自动机重量仅为半吨。炮口外安装有含3个感应线圈的初速测试和引信装定装置。可通过火控系统将初速数据和由探测跟踪雷达探测到的目标数据进行高速处理后,传给引信完成编程,引信按程序在目标前方给定位置起爆,使弹丸向前射出的子弹丸形成一团“子弹云”袭向目标。AHEAD炮弹的时间测定精度在100微秒以内,弹丸空间定位精度在0。25米以内。每枚AHEAD炮弹有180个旋转稳定的重金属子弹丸,足以毁伤导弹。
“37/1000”炮具有“直接命中体制”不可比拟的优点:首先在作用距离上可达3500米以上,最佳作用距离可从几百米到3000米,而“直接命中体制”的最佳作用距离在1000米以内;其次对目标作用面积能够成百倍地增加,而且精度高。“直接命中”和“间接命中”是两种不同的命中机理,可互补但不能相互代替。“直接命中机理”的口径一般为25毫米到30毫米,主要打概率:“间接命中机理”的口径一般为35毫米到40毫米,主要打精度。
“袁崇焕”号还有对来袭导弹进行软杀伤的低能激光综合干扰对抗系统,可利用低能量激光辐射,致盲入侵导弹导引头上的光电探测器和制导线路,使之饱和和过载,导致敌方红外制导导弹和激光制导弹丢失和偏离真目标,失去控制而坠落。它的另一很不人道的任务是暂时致眩致盲或永久致盲敌方飞行员的眼睛,顺便破坏敌飞机中装备的光学仪器、夜视仪和光电传感器,致使敌方武器系统不能观测和瞄准目标。“袁崇焕”号特别装有4门垂直射程达2万米的火箭炮,可发射自备氧的空气燃料炮弹,撕碎垂直而下的弹道导弹;也可发射箔片诱饵弹构成金属云,和舰载多部主动电子干扰机一起诱骗来袭导弹。
此外,“袁崇焕”号还装有雷达告警系统,鱼雷,反潜鱼雷,红外曳光弹和各式战术数据链,积俄、欧美、中之先进科技于一身。
一左一右为“袁崇焕”号航空母舰保驾的是“泰山”级武库舰,这是解放军在克拉地峡反弹道导弹战役结束后才发展起来的新舰种──一艘装满各种导弹和重炮的发射平台。标准排水量为41000吨,长250米,宽31米。为具抗特殊海情能力,保证军舰在恶劣海情条件下的行驶速度和发射重炮、导弹所需要的稳定性,它没有采用低舰身设计和美国强调的作战隐蔽所需的大吃水。该舰由纵横舱壁隔成24个水密舱段,非导弹舱区设有12层甲板,约2000个舱室,具有较强的抗沉性。舰体水下部分采用三层结构,之间镶嵌多层复合装甲,并增强了双层船底板强度;机舱、导弹舱和弹药舱周围均又额外合金装甲防护,备用弹药库设在水线以下;主要作战舱室和上层建筑等均使用“凯夫拉”碳纤维装甲防护;绝大多数舱室为封闭结构,以保持正压,从而达到防核、生、化的三防能力。
为了与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无限续航力相匹配,也为各种费电武器提供能源,更为激光武器电容器腾出空间,采用了核动力综合电力推进系统。该系统由双座一体化自然循环压水堆、多台电动机和推进器组成,主要原因是考虑电力推进可以安装在舰内任何地方,有利舰型设计和舰内布置,并可为激光器和将来换装的电磁炮等提供所需的电力。双堆热功率共600兆瓦,总功率16。6万马力,为“泰山”级武库舰提供32节航速外,还能产生足够电能。一体化自然循环压水堆结构紧凑,装在密闭坚固的钢质硬壳内,且舷侧部分有多层特殊装置和复合装甲保护,可有效地防止核事故的发生。2座核反应堆分别布置在前后机舱内。
“泰山”级武库舰极为重视降低军舰外表各种物理特征。首先为减少雷达波反射,改进舰艇外形设计和采用能吸收雷达波的涂料或覆材。在外形设计上避免大幅垂直面与水平面直角相交,应使其略带倾斜,上层建筑尽可能低矮,所有转角处、结合部尽量圆滑。其次为降低红外辐射,在高温排气出口处设置水雾降温装置,以减弱红外辐射的强度。
“泰山”级武库舰各作战系统间的信号传输几乎全部靠光纤来完成,因为光纤通信具有保密性强、频带宽、容量大、重量轻、相近光路间不互相干扰、抗电磁干扰和地磁干扰且成本低等特点。光纤网采用多余度和多独立接口设计,在主线路损坏的情况下,能利用舰内激光或无线电通讯和舰际各种数据链迅速恢复工作。解放军海军还充分利用民间计算机技术,用光纤全舰局域网和无线舰内通信网把指挥控制系统、武器自动运输系统、机舱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和损管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减少了大量舰员。
“泰山”级武库舰最令人生畏的是它几分钟之内便能发射五百多枚各种型号导弹的能力,且全部采用最先进的发射方式──垂直发射。它的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分可装巡航导弹和反潜导弹的大型、装反舰导弹的中型和装防空导弹的小型三类,能自动完成导弹的装填、发射、目标的搜寻和导引等整套程序,对陆、海、空都具有极强打击能力。
为克服导弹作战的费效比太高,“泰山”级武库舰装有多门大口径化学舰炮──将被电磁炮取代,发射各种制导炮弹,最远的射程达100海里。更重要的是它们都能垂直发射,可迅速为整个舰队在高空构成多层空气燃料云或金属云,抗击弹道导弹的致命攻击。
“泰山”级武库舰装备了解放军海军第一套“后羿”舰载强激光反导系统,它采用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波长是大气吸收最小的1。06微米。为解决单个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输出功率不足的缺点,中国国防科技工作者在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小型化和激光器相控阵列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利用独特的相位控制和光路相位补偿技术,结合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使“后羿”舰载强激光反导系统的输出功率达到6。5兆瓦。
由于大气对激光会产生吸收、散射和湍流效应,激光波长至关重要。大气中的分子和气溶胶──尘埃、烟雾、水滴等质点──使激光束的能量发生衰减;大气湍流会使激光束发生扩展、漂移、抖动和闭烁效应,使激光能量损耗,偏离目标;对于强激光还有“热晕”效应──由于大气吸收了激光束的能量,导致光路加热,从而改变了大气的折射率分布;强激光大气传输的另一种效应是大气击穿,也就是使大气发生电离──当大气被击穿而产生等离子体时,会严重吸收或阻碍激光束的传输,影响其杀伤破坏威力。中国国防科技工作者并不满足于1。06微米激光的这些效应最小,他们发明的“后羿”配套系统能利用低强度高重复频率的先行光束来驱除光路上的气溶胶粒子,然后发射强激光的方法和抵消湍流和“热晕”效应的自适应光学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后羿”主系统的威力。
“泰山”级武库舰也装备了低能激光综合干扰对抗系统和“补天石”近战武器系统等近程反导武器。它还有专门对付水面和水下鱼雷的巨声弹发射系统、雷达告警系统,反潜鱼雷,红外曳光弹等。
由于导弹和重炮频繁的发射对雷达探测系统的严重干扰,它并不具备航空母舰、“北京”级巡洋舰和“旅洋”级驱逐舰精巧的防空目标截获系统,也不具备许多驱逐舰和护卫舰安静的声纳反潜系统。但它装备抗干扰能力极强的通讯系统,依靠外界提供敌我交战态势信息,凭借本身出色的作战指挥系统,能做到“指哪打哪”。另外没了各种外露的大型探测装置,“泰山”级武库舰整个舰体设计完全优先考虑隐身和装甲防护,故它的抗打击力是所有舰种中最强的。
在“袁崇焕”号和两艘武库舰外围第一圈的是两艘标准排水量12000吨“北京”级巡洋舰和四艘标准排水量9000吨“旅洋”级驱逐舰,都采用了深V型和宽舰体舰型设计,保持了最大限度的稳定性和快速性的近乎完美的统一。动力装置由四台国产高效燃汽轮机和两台高性能柴油机共同组成,总功率分别达到9和6万马力,再加上先进的深V型舰型的应用,使它们最高航速达到35节之高,同时庞大的舰体也为航程达12000海里/18节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旅洋”级驱逐舰的舰首高昂两根130毫米主炮,显示了它独有的主力驱逐舰的尊严与魅力,舯部两侧隐身网栅内的五联装533毫米高速反潜鱼雷同先进的YY─03型先进鱼雷诱饵系统一起构成了对敌潜艇的近距防御,舰艉宽阔平坦的飞行甲板可容纳大型直升机起降,而大型半埋式机库既有利于隐身又可存放两架大型直升机。
上层建筑具隐身性,也都装备“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系统、垂直导弹发射系统、“补天石”近战武器、和拖曳式声纳等武器系统,具有极强的防空和反潜能力。
最值的一提的是它的第二代先进新型舰用多功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该系统可随任务需要任意改变搭载武器的种类和数量,该系统可兼容中国的c-803/80X系列超音速反舰导弹,cJ─X系列反潜导弹和俄制改装的海红旗系列中进程对空拦射导弹,并有以四个单元的容量装载一枚重型的超远程高超音速反舰/对陆两用巡航导弹。该系统以模块化形式装载,每个模块有8个标准单元或2个特大型巡航导弹单元或32个近防导弹单元,该系统的效能是美国K─41系列垂直发射系统的4倍,而价格只有其一半而已,体积也比K─41系列缩小25%,因此“旅洋”级就装载了24个标准单元,其中8个标准单元置于舰体中部的甲板下,内置有64枚“红旗─9!”中程防空反导导弹。该导弹一般以两枚齐射方式对45公里内的来袭两倍音速反舰导弹有98%的摧毁率,对五倍音速以内的来袭导弹有90%的杀伤概率,同时也具有对5公里以内的掠海飞行两倍音速反舰导弹95%的摧毁率和对45公里以内飞行高度不超过3万米的超音速飞机98%的杀伤概率,该型导弹的开发成功标志着中国舰载点防空导弹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另有2个大单元位于外形低矮且全面应用隐形设计的舰桥前的甲板上,其内置有16枚c─803型超音速中程反舰导弹,该型导弹最大射程可达150公里,且末端将以2倍音速在海面以上5─7米内做掠海飞行直至击中目标,这就使得敌舰很难进行有效的拦截,该型导弹也是一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型舰对舰导弹;最后32个近防导弹单元分别被置于舰桥前反舰导弹单元的前面和舰艉直升机机库与发动机进排气柱之间的甲板上,其内各备有256枚“海红卫!”型小型近程反导导弹用以抗击最为猛烈的饱和攻击。这样一艘功能齐备而强大的大型驱逐舰因其自动化程度极高所以只需要195人操纵即可以实现三班体制,舰内生活设施先进而又齐备,舰员生活非常舒适,这也为长时间在海上巡航、作战提供了重要保证。
“北京”级巡洋舰除拥有和“旅洋”级驱逐舰相同的武备外,主要区别不是它的垂直导弹发射系统有36个标准单元,且能发射远程防空导弹,而在于它的“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系统最完备,探测距离最远,可通过舰际通讯系统指挥整个舰队的防空。虽然它不如航空母舰威风,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却更适合做舰队旗舰。
更外圈是专司反潜的5000吨级“海卫”高速护卫舰、扫雷艇、各种导弹驱逐舰和各种辅助船只。每支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水下还有三艘093级核攻击潜艇和四艘常规动力潜艇。
现在由四支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构成的解放军太平洋舰队已距印度海岸不足五百海里了。
印度海军以改自英“竞技神”的28700吨“维拉特”号、改自俄“戈尔什科夫元帅”的44500吨“圣雄。甘地”号、改自俄“库兹涅佐夫元帅”的67500吨“尼赫鲁”号和自制26000吨的“英。甘地”号四艘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大舰队正在靠近巴基斯坦卡拉奇附近的洋面上执行封锁任务,突然接到印国内核基地遭受中国“外科手术”式的攻击,且已经瘫痪的报告,急忙拉向靠近科摩林角的机动海域,准备阻止中国两个大洋舰队的会师。
3月24日早上8点整,“尼赫鲁”号上的远程导弹预警雷达发现了十几枚弹道导弹正从高空逼近大舰队,立刻整个舰队拉起了凄厉的导弹警报声。舰队司令阿德瓦尼中将并不太担心,因为他的舰队装备了由美国发明日本改进的防弹道导弹系统。他立刻命令:“发射箔片弹!信号破译机开机!”
以8艘6700吨“德里”级驱逐舰为首的护航军舰开始集中向“尼赫鲁”号导弹控制室算出的来袭弹道发射箔片弹,迅速在万米以上高空构成浓密的金属云。
各舰的信号破译机也捕捉到了“昆吾”Ⅱ型反舰弹道导弹制导弹头的特征频率。接着各舰开始向5000米左右的空中发射空气燃料炸弹。在“昆吾”Ⅱ型攻击弹头穿越金属云瞬间,各舰的电子干扰器同时朝金属云发出和制导弹头同频率的强大信号,利用金属云的反射搞乱已同制导弹头失去联络的攻击弹头。这一招很见效,大部分弹头纷纷落偏甚至自爆,少数几枚也引爆了空气燃料炸弹而变成了齑粉。
阿德瓦尼不禁得意地想:“看来由日本改进的东方电磁盾远超过美国蛮力的西方导弹盾。中国人还是得由东方人来对付!”
与此同时,解放军两大洋舰队的舰载机已开始起飞。“袁崇焕”号的升降机已把一架架原本折起翅膀的飞机送上飞行甲板。第一攻击波指挥长是赵海龙中校,在他在跨进J─13HⅡ座舱前,身板笔直地朝舰桥方向敬了一个长时间的军礼,直到他确信父亲赵仲逊元帅已经还过了礼,才狠狠把手向下一劈,转身登上了飞机。
作为一个入伍不到四年的飞行员,赵海龙晋升速度是火箭式的,不过这和他作为赵仲逊的儿子毫无关系。或许他爱炫耀自己的技术,或许他喜欢冲头阵,他总是玩命的冲进敌机群中,用他高超的飞行技术击落比别人多近一倍的敌机。他出类拔萃的飞行技术和幸运女神的青睐使他一次次化险为夷,甚至从未有过战斗机被重创或弃机的经历。由于他每次都能立下赫赫战功,因此他成了新兵中的传奇人物,老飞行员们也开始对这个勇敢的年轻人另眼相看。
他打开引擎,在完成飞行前的全部检查后,向甲板上穿黄衣的甲板航管员握拳示意可以进入弹射的准备过程。甲板航管员用两个黄色指挥棒引导飞机滑行,使其前轮位于弹射轨道的中心。当前轮“格登”一声驶过弹射滑块后,赵海龙刹车使飞机停下来。然后穿红衣的绳索员用系留索把飞机固定在甲板上。系留索的强度非常之高,能把处于发动机全推力状态的飞机固定,并将在弹射的一瞬间由机械装置把它解开。然后,赵海龙慢慢地松开刹车,使飞机向前滑行,把系留索张紧,并打开开关,放下飞机上的弹射牵引棒。甲板上的也穿红衣的弹射操纵员麻利地把弹射滑块和飞机的牵引棒连接在一起。这时飞机机械师跑过来迅速地对飞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证飞机能安全起飞。同时,弹射操纵员根据J─13HⅡ的起飞重量调整推动弹射器的蒸汽压力,并等待弹射指挥人员的弹射信号。
第 45 章
恋耽美
正文 第 45 章
同类推荐: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呕吐袋(骨科,1v1)、
扶她追妻、
性奴训练学园(H)、
被丈夫跟情敌一起囚禁操玩(强制 1v2)、
欲女绘卷(nph)、
被自家超色的狗强奸,好爽....[完][作者不详]、
【崩铁乙女】总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