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辣书屋
首页民国军阀派系正文 第 21 章

正文 第 21 章

    民国军阀派系 作者:陈贤庆

    第 21 章

    第十一章  黔系军阀

    一

    贵州省简称黔,位于桂、湘、川、滇四省包围之中。在中国近代史上,黔系军阀也是西南军阀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由于贵州是一个贫瘠、弱小的省份,经济基础薄弱,因而它具有依附性和掠夺性两个突出的特点。所谓依附性,是指黔系军阀在其形式和发展过程中,常常要依附邻省如滇系军阀等大势力;所谓掠夺性,是指黔系军阀在对外发展过程中,矛头常指向四川、湖南等比较富庶的地区。

    黔系军阀的鼻祖叫刘显世。刘显世,贵州兴义县人,字如周(如舟),1870年出生于地主家庭。其堂兄刘显潜,字如渊,1865年生,也是黔系军阀的重要首领。刘显世的父亲刘官礼,以办团练镇压回民起义受到清廷赏识,先后授游击、同知,后又以功擢升知府,赏戴花翎,控制了一支武装力量,成为盘据兴义的一霸。旧日部下,均为各属大绅,兴义知县遇事非咨请不敢行。地方大小事项,由他一言而决,刘家俨然成为地方小朝廷。

    1902年,广西会党起义军进入贵州,攻陷兴义府城。刘官礼与子刘显世、侄刘显潜乘机扯起团防局大旗,协同清军收复府城,得到清政府嘉奖,刘显世被委为靖边团正营管带。后刘官礼年老多病,刘显世继承了其父的衣钵。刘显世比其父亲更加阴险,有“笑面虎”之称。刘氏父子不仅血腥镇压各族人民起义,还肆意兼并土地。时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刘氏团防局的大门上,上联是:“缙绅诸公,狼公、虎公、饕餮公,公然办公,公心何在,公理何存,无非借公图私利。”下联是:“团防总局,饭局、酒局、洋烟局,局中设局,局内人甘,局外人苦,何日了局庆升平。”这副对联足见兴义人民对刘氏父子的义愤。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贵州巡抚沈瑜庆万分恐慌,急电刘显世速集团防军入省城,协同镇压革命。刘显世即招募队伍,向省城进发。但刘显世尚在途中时,贵州同盟会领袖张百麟(祖籍湖南长沙,生于贵阳)、贵州立宪派首领任可澄(贵州安顺人)以及杨昌铭、周培艺、黄泽霖、谭西庚等人,于11月4日逼使沈瑜庆承认贵州独立。各派经会议,推举贵州新军第一标教官兼讲武堂堂长及陆军小学堂总办杨荩诚为贵州军政府都督,赵德全为副都督,张百麟为枢密院院长,任可澄为副院长,周培艺为秘书长兼行政总长。

    但是,革命党人张百麟等人掌握政权以后,未能采取有力措施巩固和加强自己的地位,反而对立宪派及旧官僚采取了妥协让步的态度,如将奉沈瑜庆令率部入省城镇压革命的刘显世委为枢密院军事股长要职,同时,又把宪政预备会分子多人引进枢密院,客观上鼓励了他们夺权的欲望。任可澄、刘显世及旧官僚郭重光等大肆破坏革命秩序、打击革命力量。他们迫使都督杨荩诚率队离省北伐,迫使枢密院院长张百麟离省城到各地巡视。1912年2月初,他们还把掌握省城治安巡防大权的贵州同盟会首领之一的黄泽霖杀害。当时张百麟巡视各地回来不久,也险遭杀害,不得不逃出贵阳。

    革命力量虽然已大大被削弱,但任可澄、刘显世、郭重光等人仍感到力量不足,不敢遽然发动政变,全面夺权。经郭重光献策,他们决定派戴戡(贵州贵定人)到云南找云南都督蔡锷,极力诬蔑贵州军政府和革命党人,请蔡锷派兵入黔“代定黔乱”。蔡锷经过一番犹豫之后,令率师北伐的唐继尧顺路入黔,解决黔政。唐继尧是滇军的一名中级军官,野心颇大,想趁入黔之机谋取个人的发展。当时,贵州同盟会领袖之一钟昌祚由南京回省路过昆明,得知消息后,即亲见蔡锷,详细介绍黔省两派政争的由来,劝蔡锷不要干涉黔省内政。蔡锷即改令唐继尧取道四川入湖北,但唐继尧已得到贵州反动势力推其为都督的许诺,向蔡锷报称前队已入黔,势难改道,遂挥师直进贵州。钟昌祚尾追滇军,企图说服唐张尧停止入黔,但在安顺被暗杀。1912年3月初,唐继尧率滇军进入贵阳,武力推翻军政府,自为都督,残酷屠杀和迫害革命党人,贵州政权落入唐继尧及立宪党人、旧官僚的手中。

    1912年3月4日,唐继尧出任贵州都督,刘显世为军政部长,这样就形成了唐继尧、刘显世对贵州的联合军事统治。为了培养军事人才,唐继尧创办了贵州陆军讲武堂,由滇军将领韩凤楼兼任堂长。讲武堂的队长、大队长均由云南讲武堂毕业生充任,学员则从滇黔军中各部队抽调连长以下军官进行轮训。唐继尧统治贵州后,为把贵州变为他的独立王国,严禁外地进步思想传入,积极扶持地方势力,建立御用组织贵州统一党。贵州统一党的骨干分子是刘显世、任可澄、戴戡、何麟书、郭重光等人。唐继尧以贵州统一党来阻止国民党在贵州省的发展,并为他的统治服务。

    1913年11月,唐继尧调任云南都督。由于贵州省小,袁世凯撤消都督一职而设护军使,由刘显世出任,这样,刘显世便接替唐继尧统治贵州。1914年9月,袁世凯晋升刘显世为陆军中将。1915年,刘显世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爆发,刘显世首鼠两端,后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不得不于1916年1月27日宣布贵州独立,并自任贵州都督。6月,袁世凯死后,北京政府任命刘显世为贵州督军,戴戡为贵州省长。8月,戴戡调任四川省长兼军务会办,贵州省长一职由刘显世兼任。自此,刘显世集贵州军政大权于一身,对内实行军事统治,对外追随唐继尧向四川扩张,形成了以刘显世为首的黔系军阀集团。

    由于刘显世兄弟是贵州兴义县人,以刘显世为首的军阀集团称为兴义系,以区别于后来以周西成为首的桐梓系;又由于兴义系中有“旧派”和“新派”之分,所以,以刘显世为首、以刘显治、刘显潜等刘氏兄弟为骨干,以熊范舆、何麟书、张协陆、郭重光为“四大台柱”的黔系军阀集团称为旧兴义系。熊范舆于清末在兴义为刘家襄办学务,是刘显治的长子刘公亮的岳父,又是刘显世的秘书长兼中国银行贵州分行行长;何麟书是清末贵州立宪派骨干,又是刘显治的次子刘君卓的岳父,曾任贵州政务厅厅长;张协陆于清末在兴义为刘家主办学务,曾任刘显世的财政厅长;郭重光是清末旧官僚、贵州耆老会头目、刘显世的顾问。这帮人资历较深,思想守旧,行动保守,被称为“旧派”、“元老派”,亦叫“文派”或“刘派”。清末贵州立宪派是“旧派”的主心骨,它的三巨头任可澄、唐尔镛、华之鸿无论在省在外都是刘显世政治经济的积极支持者。在中央,刘显世则通过其驻京代表刘显和及贵州籍国会议员蹇念益、陈国祥、姚华等人与北洋军阀及各政党交往;在地方,以刘显潜及其入居要津的子侄辈掌握全省地方游击军,控制老巢黔西南,左右地方各级政权。旧兴义系的主要成员,不是刘氏宗族姻亲,就是门生故旧,它是贵州清末地方团练、立宪派和旧官僚“三合一”的组合体,代表了大地方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旧兴义系对内实行封建军阀统治,对外则依附滇系向外扩张,首先,就是利用护国战争之机协同滇军进攻四川和湖南。

    二

    1916年1月27日,刘显世在讨袁形势的压迫下,不得不宣布贵州独立,加入护国战争的行列。刘显世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编滇军炮队、机械队及黔军第五、第六两团为护国军第一军右翼军,以戴戡为总司令,率部攻打四川綦江,威逼重庆。在四川的袁世凯北洋军,以綦江为重心,集中五、六个团,右至江津、荣昌,左至南川、涪州,组成一道弧形防线。2月中下旬,两军在綦江一线展开激战。由于兵微力弱,黔军进取重庆的战略计划未能实现。綦江之战后,黔军退守川黔边境松坎一线。

    护国战争爆发后,湘西成了护国军与袁军的必争之地。护国军制定了由贵州出湘西,欲直捣武汉的战略计划,遂组织护国军右翼军东路司令王文华率黔军第一、二、三团挺进湘西。袁世凯则调北洋军经湘西欲进夺贵州,攻取云南。1916年2月2日,两军在湖南晃州接火,拉开了湘西之战的序幕。2月间,黔军击溃袁军三个混成团,攻占黔阳、沅州、麻阳等华为首的军事集团——新兴义系正在迅速崛起。王文华,字电轮,又字果严,贵州兴义人,1888年出生,是刘显世的外甥。1911年10月,随刘显世以队官身份率团练到贵阳,追随刘显世窃夺贵州辛亥革命果实,协助滇军镇压贵州革命派而步入军界。1914年7月,王文华趁唐继尧回滇之机,重建贵州陆军六个团,利用唐继尧督黔时留下的一批云南讲武堂毕业生领兵,王文华则以贵州护军使署副官长身份统率全军六个团,并兼任黔军第一团团长。护国战争时,王文华任护国军第一军右翼军东路司令,在湘西与北洋军作战,使他进一步得志于军界。1917年3月,王文华组建贵州陆军第一师,自任师长。贵州陆军第一师的建立,标志着兴义系“新派”的正式形成。“新派”又称“少壮派”、“武派”或“王派”。王文华罗致其妹夫何应钦以及朱绍良、谷正伦、张春圃、李毓华、王纯祖等一批日本士官生,先后委为团长。何应钦、王纯祖、朱绍良、谷正伦等还担任贵州陆军讲武学校校长、教育长及教官。此外,还有附己的卢焘、窦居仁、李雁宾、袁祖铭等人,在王文华周围形成了一个以日本士官学生为主,保定系和云南讲武堂毕业生辅之的年轻军人集团。王文华之兄王伯群,与在京的国会议员牟琳、符经甫“二参议”,在省内的李仲公、张步先“两秀才”以及黔军驻沪代表双清等人,成了新兴义系的智囊。1917年9月,王文华任黔军总司令,进一步掌握了军权。

    新兴义系的主要骨干大多是辛亥革命前后从戎或从政的青年知识分子,比较年轻,容易接受新思想,他们主张适应世界潮流,刷新贵州政治。1918年11月,何应钦、谷正伦等在王文华的支持下,成立了少年贵州会,何应钦任主任理事,这是兴义系军阀集团中,以少壮派为领导,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团体。爱国、民主、创新一度是该会思想的主流。兴义系“新派”同“旧派”在对待北洋军阀和孙中山、对待滇系军阀关系、财政等问题上,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展开了激烈的争斗,终于爆发了“民华两舅甥的关系也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当时,王文华以黔军总司令的身份率黔军占领四川重庆等地,滇军赵又新、顾品珍等部占据成都等地。1920年8月,熊克武联合刘存厚以及川军各部驱逐入川的滇黔军,爆发了靖川之战(又称川滇黔之战)。8月6日,川军夹击成都,经过两个月的激战,将滇军逐出四川。10月上旬,川军分三路直攻驻重庆黔军,展开重庆合围战。10月15日,川军刘伯承部率先破城,击毙黔军一旅长,黔军总司令王文华携带勒索得来的巨款,搭轮东下逃往上海。黔军残部由卢焘代总司令率领,逃往贵州。

    王文华因黔军在川战中失利,知道别无出路,决定黔军全部回黔,以“清君侧”名义推翻刘显世政权。10月初,王文华在重庆召集谷正伦、朱绍良、卢焘、胡瑛等高级将领布置行动计划。王文华为避“以甥逐舅”之嫌,不便直接参与这次夺权,而避往上海。任命卢焘代理黔军总司令,胡瑛为总指挥,谷正伦为副总指挥兼参谋长,配合在贵阳的何应钦行动。10月下旬,谷正伦派警卫营营长孙剑锋率黔军警卫营到贵阳实施计划。11月10日,何应钦坐镇警察厅指挥,孙剑锋和副营长林子贤具体执行。黔军首先将刘显世调进省城的游击军三千多人缴械,并杀掉了郭重光,熊范舆、何麟书等人逃离贵阳。11月13日,刘显世被迫通电,解除贵州督军、省长职务,流亡云南。谷正伦、卢焘于事变后到达贵阳。卢焘代理黔军总司令发布安民告示,何应钦操纵省议会推选任可澄任贵州省长。事变结束,统治贵州七年的兴义系军阀旧派集团瓦解,新派执掌贵州大权。因这一年是民国九年,故称“民九事变”。

    民九事变的幕后策划者是新兴义系军阀集团的首领王文华,如果在民九事变后,王文华能够及时回到贵州,收拾局面,则贵局也不至陷入混乱。但是,王文华在尚未返省时,已在上海被人暗杀。暗杀王文华的,是黔军另一将领袁祖铭。袁祖铭,字鼎卿,贵州安龙人,1889年生。1909年毕业于贵州陆军小学。1911年初任兴义县团防局附设将弁学堂教练。辛亥革命爆发后,随刘显世进省城,任右队队官。1913年后,历任黔军营长、团长,入川黔军纵队长、黔军第二师师长兼第四混成旅旅长、黔军前敌总指挥等。因与王文华争权夺利而发生矛盾,民九事变后,投靠北洋军阀吴佩孚,旨在夺取贵州军政大权。因王文华是新兴义系的首领,袁祖铭与原贵州参议会议长张彭年合谋,于1921年3月16日派人将王文华刺杀于上海。王文华曾于1917年赴上海拜谒孙中山,加入中华革命党。民九事变后,又被孙中山委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1940年3月,国民党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上将。

    王文华被刺杀后,黔军内部发生混乱,代总司令卢焘无力控制贵州,王文华所部五旅互相争斗,都想夺取贵州的统治权。袁祖铭见时机已到,于1921年4月,由北洋政府拨款二十万购买枪械,在湖北武昌小街正式成立了定黔军总指挥部,袁祖铭任总指挥,张彭年任总参议。袁祖铭将两湖巡阅使王占元调拨给的北洋军组成一个纵队,准备开赴贵州,但因川滇黔和旅居外省黔人反对甚烈,川湘两省不准假道,贵州又无内应,该军到5月份被解散,袁祖铭只得再等待时机。

    这时,在贵州,贵州督军兼黔军总司令卢焘响应孙中山号召,出兵广西,参与讨伐陆荣廷。卢焘,广西思恩人,壮族,1882年生。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入云南陆军讲武学堂。1911年参加云南辛亥起义。1912年随滇军入黔。1914年起,历任黔军营长、团长、旅长、代总司令、总司令。1921年5月,为响应孙中山伐桂号召,减轻贵州粮饷开支,缓和黔军内部五旅的磨擦,卢焘应谷正伦、胡瑛之请,派其率军入桂。6月,黔军分两路入桂。7月,孙中山任命谷正伦为援桂第四路司令、胡瑛为第五路司令,分别向柳州、百色进发。第四路彭汉章、王天培两梯团,会同滇、赣、粤各军攻下柳州。第五路援桂军进抵百色,因虐疾流行,大部染病,又遭土匪袭击,损失惨重。12月,孙中山在桂林设大本营,召集各路援桂军筹商北伐大讲,谷正伦、王天培到会。1922年1月,谷正伦被孙中山任命为中央直辖黔军总司令、彭汉章为第一独立旅旅长、王天培为中央直辖黔军第二混成旅旅长、黔军隶属于李烈钧第一路军,拟北伐时攻击赣南、鄂东。后由于黔军内部纷争,谷正伦、王天培、彭汉章、胡瑛先后回黔。至此,黔军援桂之役结束。

    1922年初,新兴义系内部火拼更趋激烈,黔军参谋长何应钦也因内讧被逐出省。黔军将领王华裔在湘西洪江电请袁祖铭到洪江指挥队伍入黔。袁祖铭已在汉口重组定黔军,自任总指挥,3月5日,袁祖铭赶到洪江。同一天,谷正伦所部参谋长刘其贤、旅长王天培、彭汉章等公开发出通电,欢迎袁祖铭回黔,定黔战争爆发。

    定黔战争在贵州东南部、西南和西北部、东北部三个地区进行。东南部是定黔战争的主战场。3月下旬,袁祖铭进驻镇远,发布了《定黔军誓师词》、〈〈定黔军讨逆檄文〉〉等文告,随后会同西北两路攻贵阳。谷正伦因实力所限,退往遵义,卢焘通电退职,避往安顺,职务由张春圃代理。张春圃与孙勤梁、窦居仁等联合抵御定黔军,但因战略上失误,使王天培、彭汉章于4月10日乘虚占领贵阳。张春圃、卢焘、谷正伦在遵义组织行署抵抗,但无从可救,败逃四川。袁祖铭于4月19日进驻贵阳,取得定黔战争的基本胜利。其后,在西南、西北、东北各战场,定黔军也取得胜利,定黔战争于6月全部结束。

    定黔战争的结果,是袁祖铭掌握了贵州的军政大权,新兴义系瓦解。新兴义系的几个重要人物,如谷正伦、何应钦、朱绍良等,都先后投靠广州国民政府,后来都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

    四

    袁祖铭发动定黔战争,掌握了贵州的军政大权,1922年8月,袁祖铭就任贵州省长。但是,贵州的局面并没有因此而平静,因为滇系军阀这时又在凯觎贵州省。

    云南督军唐继尧,于1920年6月宣布废除督军称号,以靖国联军总司令名义行使职权,出兵四川。8月,滇军在靖川之战中被遂,滇军将领顾品珍班师回滇驱唐,唐继尧被迫于1921年2月通电辞职,出走香港。1922年3月,唐继尧返回昆明,重新控制云南军政大权,扩编所部滇军为“建国军”,自任七省建国联军总司令。此外,唐继尧还组织滇、黔联军,自任总司令,以流亡云南的刘显世为副总司令,决定重新控制贵州。1923年3月,唐继尧以其弟唐继虞为东南宣抚使兼滇、黔联军前敌总指挥,率军进入贵州。3月12日,贵州省长袁祖铭不敌滇军,退入四川,宣布参加“武力统一”四川之战。唐继尧、刘显世联名委任唐继虞为贵州军事善后督办,刘显世恢复省长名衔。唐继虞将贵州分为五区、十余分区,设置卫戍司令,进行严密控制,贵州再次沦入滇系军阀的控制。

    滇系军阀虽然控制了贵州,但其兵力也受到牵制,难以向外扩张。1924年,唐继尧决定乘第二次直奉战争、吴佩孚下台之机,摆脱困境,问鼎中原,向外扩张。为解除后顾之忧,唐继尧与时任川黔边防督办的袁祖铭实行妥协。滇军方面派出与袁、唐双方均有故旧或亲戚关系的毛鸿翔、何麟书、卢焘为代表,于1924年10月开始进行和平交接贵州的谈判。同年12月间,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主要内容为驻黔滇军全部由黔入湘、桂,由袁祖铭派彭汉章回黔主政。12月25日,袁祖铭公开通电表示尊戴唐继尧和派彭汉章回黔自治。1925年1月5日,唐继尧通电黔境滇军全部开拔,黔政概归黔人自理。1月23日,彭汉章率黔军进抵贵阳,接收军民两政。刘显世恢复贵州省长名义一年多,这时也随之下台,归家隐居。1927年10月病逝。其兄刘显潜,在民九事变后赴云南投靠唐继尧。1922年任滇黔边防督办。1923年任滇黔联军前敌总指挥。重返贵州后曾代理贵州省省长。滇军离黔时,任唐继尧第一路军第七军总司令,入桂进攻柳州,失败后回黔,后所部被彭汉章缴械,归家隐居,1938年病逝。

    1925年1月,彭汉章率黔军进抵贵阳,主持黔政。2月,彭汉章出任贵州全省清乡总司令、贵州省省长。彭汉章并非贵州人,而是四川潼川人。1890年出生。1902年在云南入伍当兵,后进云南讲武堂学习。1912年初随唐继尧入黔。唐继尧返滇后,彭汉章留黔隶属袁祖铭所部,历任连长、营长、团长。1922年6月,支持袁祖铭定黔有功,升任黔军第一混成旅旅长。1923年3月,随袁祖铭离黔,参加川战,被北洋政府任命为黔军第一师师长,后改任第二师师长。1924年1月,被授予将军府志威将军。由于彭汉章出身于滇系,又在黔军中长期任职,所以他接收黔政,对唐继尧和袁祖铭来说,均认为合适。

    袁祖铭指派彭汉章率部分黔军回黔主政,而他自己仍率黔军主力参与川战,与川军刘湘部组成川黔联军,合驻重庆。1925年12月,川黔联军在自流井召开善后会议。为争夺四川兵工厂、防区等,刘湘与袁祖铭交恶。当时,刘湘有潘文华、鲜英、李雅材、兰文彬等师、旅,袁祖铭有二师及一警卫旅。1926年1月24日,袁祖铭返抵重庆,立即下令增调黔军四个团入城,在浮图关、两路口、磁器口等要地配置重兵,一时全市人心惶惶。而这时,刘湘正滞留成都,处理善后会议未完事情。重庆各界深恐战祸再起,乃分推代表,向川黔呼吁和平。袁祖铭佯装接受民意,邀刘湘部驻重庆将领潘文华、王陵基、兰文彬等会商,达成协议,城内除留少数军警和警卫部队外,所有川黔军各部均于1月30日移驻城外。1月29日,刘湘部队正移防时,袁祖铭突然策动鲜英、何金鳌部哗变附己,鲜英仅率残部一营突围与兰文彬会合。1月30日,袁祖铭又派兵攻击刘湘部守城卫队,占据刘湘的川康边务督办公署,接收川军各驻重庆的机关,收缴川军守卫队枪械,追击已撤退至白市驿等地的兰文彬、鲜英师,将刘湘势力全部遂出重庆。刘湘各部且战且退,分别退至壁山、垫江一带。这事,史称江巴事变(又称渝变)。江巴事变成了其后驱袁之战的导火线。

    刘湘势力被遂出重庆之后,刘湘与袁祖铭公开决裂。刘湘自度势单力薄,决定联合在“统一”之战中兵败奔赴汉口投靠吴佩孚的川军将领杨森,共同驱袁。杨森也想趁此机会东山再起,于1926年3月1日返回川东万县,召旧属六部来归,渐达件。国民政府令唐生智先剿灭袁祖铭,再图北伐。1927年1月,唐生智命令教导师师长周斓,趁农历年关请吃年饭之机,设宴诱杀了袁祖铭。其部属经过两昼夜激战,亦被唐生智消灭。

    袁祖铭部将彭汉章,原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参加北伐。1927年8月12日,亦在汉口被唐生智枪决。另一部将王天培(贵州天柱人),原被任命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四·一二”政变后,任南京政府军委会委员、东征中路江左军第二纵队指挥、第三路军前敌总指挥。1927年8月在徐州战役后被蒋介石召回南京囚禁,9月2日,被蒋介石秘密处死于杭州。

    五

    周西成是桐梓系军阀的首领。桐梓系的形成要追溯到1920年。当时,贵州桐梓县人周西成任黔军第一旅第十团第二营营长时,就将同乡毛光翔、刘楷森、江国璠  、王家烈等人升为连长,为桐梓系集团形成打下了基础。随后,他们利用西南军阀之间的矛盾,活跃在贵州、四川等地,抓住同乡和亲戚关系,逐渐发展。1923年,周西成组织“靖黔军”,又纠集了犹国材、侯之担、蒋在珍、车鸣翼等一批骨干分子,在四川涪陵召集军官会议,公开确定了“群(毛光翔号群麟)、绍(王家烈号绍武)、佩(江国璠 号佩玙  )、用(犹国材号用侬)”的继承序位,标着桐梓系集团正式形成。几年时间,周西成由营长升任团长、旅长、师长、军长,1926年6月1日,周西成担任了贵州省省长,掌握了贵州的军政大权。

    桐梓系集团高级文武官员,非桐梓人不用,时人有“无官不桐梓”之说。周西成对内加强统治,扩充军力,他将贵州陆军讲武学校改为贵州陆军崇武学校,刘其贤任校长,彭鸿业任教育长,严余春、钟山瑛等任教官,陈仲英、黄集成等任大队长,大量培养各类军事人材。对外,周西成联合两广,对抗蒋介石。蒋介石对周西成这股割据势力怀恨在心,欲除之而后快。蒋介石屡次挑起贵州内部和滇黔两省的战争,但未能达到倒周西成的目的。1928年秋,蒋介石终于找到机会,指使第四十三军军长李燊  回黔倒周。

    李燊   ,号晓炎,贵州贞丰人,1889年出生。早年入贵州陆军小学,毕业后投黔军袁祖铭部,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被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后所部被改编为第十六军,后又改为第四十三军,李燊 仍任军长。袁祖铭、彭汉章、王天培相继被唐生智、蒋介石杀害后,省外黔军只有李燊  一个军。李燊  率部长期在外征战,深感孤军在外的危险。周西在对李燊  部不仅不容,而且为了削弱李燊  的实力,派人收买其部属,这就促使周李矛盾更加尖锐。当时李燊  的部队驻守宜昌,旅汉黔人主张周李合作,共赴时难,进行了多方调解。周李双方遂派代表协商,于1928年初达成了《周李协定》。该协定规定第二十五军和第四十三军在兵员、军费、武器、情报等方面互相支持。根据协定,两军在宜昌组织了联合办事处。但是,此协定不过是周西成的缓兵之计,不久,即被周西成撕毁。在蒋介石的策动和支持下李燊  决定率这回黔倒周。

    1928年10月,周李之战(也称黔东之战)爆发。周李两军开始在四川酉阳、秀山及黔东之松桃、铜仁带激战,李军战败,又在贵定石门坎遭到周军伏击,李燊  负伤,遂向西退入云南,求援于云南军阀龙云。1929年4月,李 燊 在龙云的支持下,陈兵黔边,伺机反攻。周西成分三路迎击,自领一路从安顺出发,亲赴前线指挥。李燊  亦分两路向盘县进攻,相继进战盘县、普安、花江等地。周西成率部进驻镇宁,见情势危急,亲赴鸡公背督战,不料被李部包围抄袭,在激战中周西成中弹负伤,落水身亡。5月28日,李燊  率部到达贵阳,组成贵州省临时政务委员会。不久,蒋介石明令李燊  为贵州省主席子。6月中旬,周西成旧部之毛光翔、王家烈、犹国材、廖怀中,联合向李燊  发起反攻,逼使李燊  随滇军退出贵阳,西走云南。李燊 将残部交与龙云,只身去香港,不久在香港病死。

    李燊  退出贵阳,桐梓系重新控制贵州大局,蒋介石不得不任命第二十五军副军长毛光翔为贵州省主席兼第二十五军军长,第二师师长王家烈升为副军长。毛光翔是周西成的表弟,又是王家烈的妹夫,被定为桐梓系第一继承人,毛光翔主持黔政,王家烈也无可奈何。但毛、王原来就有矛盾,此时矛盾则更为加深。毛光翔虽然不久又被蒋介石委任为第十八路军总指挥,但他对蒋介石的态度,始终若即若离;对王家烈,毛光翔更是担心他势力得到发展,危及自己的统治地位,多次设计想夺取王家烈的兵权。蒋介石极力拉拢和支持王家烈,使他逐步占据了黔东南和黔东北。另外,蒋介石又资助王家烈各类新式武器,扩充部队,使王家烈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新增加了几个团。对蒋介石的“关怀”,王家烈也投桃报李,几度奉蒋介石之命出兵湘西,“围剿”红军。因他“剿共很有成绩”,受到蒋介石的赏识。当王家烈认为自己的羽翼丰满时,便公开与毛光翔决裂,决心夺取贵州政权。

    1932年2月,王家烈在蒋介石的怂恿下,在洪江率领四团人马,直趋贵阳,对贵阳形成包围之势,胁迫毛光翔交印让权。当时,毛部不少师、旅长主张对王开战,但受到毛光翔之母力阻。毛光翔权衡利害,也只得遵从母命,交贵州军政大权交给了王家烈,自己专任第十八路军总指挥,退往遵义。

    王家烈胁迫毛光翔交印让权后,国民政府立即任命王家烈为第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主席。王家烈生于1893年,1914年8月起入黔军当兵,后入桐梓同乡周西成部,连年征战,由排长逐级提升至第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主席。大权在握之后,他不禁飘飘然,唯我独尊,终日沉溺酒色,尽情享乐,昏庸度日,不理政事。其妻万淑芬,贵州铜仁县人,是个颇有野心的女流,趁此机会即肆无忌惮地干预政事。万淑芬自幼饱读诗书,虽是女流之辈,却喜读兵书,能屡屡给王家烈出谋划策。许多以王家烈名义发表的文告文章,其实是出自万氏之手。每当王家烈行军打仗,万淑芬又总是乘轿随行,在军中作参谋。这时,她把头发高束,戴上帽子,穿一身西装,并穿着宽大而塞了棉絮的皮鞋,掩饰着一双小脚,外人还不知她是女流。万淑芬还有着“外交夫人”的美誉,她代表王家烈,到各地活动。她到广西访问李宗仁、白崇禧,协商贵州烟土输入出境“通关税”。她到广东会见陈济棠,代表王家烈订立黔、桂、粤“三省互助条约”,暗中反蒋。她又到南京访问蒋介石,争取补助;到香港访问胡汉民,分担在西南政务委员会承担的任务。蒋介石提倡“新生活运动”,她又在《贵州日报》增设副刊,亲自撰稿提倡礼义廉耻。她还插手军队,很快掌握了八个团的兵力。在人事方面,她援引自己的兄弟子侄出任要职,其叔父万稚新任省府秘书长,其兄万载之任第二十五军军部经理处长兼省总金库主任,万式俊任县长,万式炯任团长,万式楷任营长,万式师、万式德任排长,旅长蒋德铭、军械处长黄集成都是侗仁人。这样,就在王家烈的政权中形成了一个以万淑芬为中心的铜仁人掌权集团。时称这个集团为“铜仁派”。铜仁派从桐梓系骨干分子手中夺去了相当部分权力,致使桐梓系骨干深为不满,两派之间互相争权夺利,斗争十分激烈。而王家烈对此不闻不问,致使贪官污吏比比皆是,兵匪横行,税收多如牛毛,军队成了手握步枪和鸦片烟枪的“双枪兵”,人民陷入深重灾难之中,怨声载道。当时,有人作了一副对联讥讽王家烈的统治:王纲坠地,万恶滔天。对联中的“王”指王家烈,“万”指万淑芬。

    不久,“金克木”的舆论开始流传。“金”代铜,指铜仁派;“木”代桐,指桐梓系,“金克木”显然暗示铜仁派将取代桐梓系,使桐梓系分子更为不满和恐惧。1932年8月9日,桐梓系将领江国璠  策动政变。政变虽然未遂,但一场更大的战争——王犹之战在两个月后即爆发了。

    六

    第 21 章

    恋耽美


同类推荐: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呕吐袋(骨科,1v1)扶她追妻性奴训练学园(H)被丈夫跟情敌一起囚禁操玩(强制 1v2)欲女绘卷(nph)被自家超色的狗强奸,好爽....[完][作者不详]【崩铁乙女】总合集